APP下载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5-23田强张娟马君娇李嘉琪游雅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就业问题

田强 张娟 马君娇 李嘉琪 游雅楠

摘要:在当下经济与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众多中小企业倒闭消亡以及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攀升,市场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各高校金融专业乃至其他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毕业生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从校园中稳步迈入社会中是一个新的难题。本文是基于这种背景提出的,旨在探寻金融专业的就业问题,根据自身观察和研究,量体裁衣的制定有效对策缓解这一现状,以期帮助金融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专业;就业;问题;对策

一、引言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随着高校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其生源显著增多。然而,时下的就业市场情形不容乐观。由于这两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市场环境逐渐恶化,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众多中小企业不堪重负纷纷消亡,导致了就业岗位的锐减,同时又由于毕业生人数较往年有增无减,金融专业又是热门专业中的香饽饽,导致了近年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险峻。众多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归根结底是由于人数过多,竞争更加激烈以及时代发展衍生出了对金融专业的新的要求导致的。从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就业形势危急且悲观,因而必须采用针对性的举措来缓解这一现状。

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尚存问题

(一)就业意识落后,丧失就业关键期

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其自身主要有两大问题,其一是其保守的就业观念;其二是其被动的就业能动性。

1、保守的就业观

由于毕业生长期居于校园和家庭的双重保护伞,用文学词汇来形容便是“温室里的花朵”。这表露的是大部分金融专业毕业生长期身处校园和家庭的宽松、宽容环境之中,学校和家庭对于其就业问题往往十分包容,尤其是家庭灌输的观念,导致了毕业生往往形成错误的就业认知观念,没有形成一定的压力感与紧迫感,导致了其在专业知识学校的放松、懈怠、不认真现象,后果便是踏入社会求职时无所适从。由于定向知识、技能学习的缺失,导致了其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职位要求不对口,导致了其难以入职和(或)入职后无所适从不得已频繁离职的现象。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对自身实力的正确认知和作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在求职中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又不切实际,往往注重短期内的薪资报酬效益,忽略了自身能力的长期发展规划[1]。

2、被动性就业

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是在迫不得已的状况下实施的。其往往是在毕业以后通过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试图延长学期,规避和(或)延期就业,试图逃避就业。然而,往往在碰壁之后,面对家庭内部压力和自身生存压力不得不硬起头皮匆忙的找寻工作。这也造成其求职中往往囫囵吞枣,不考虑工作的适配性和发展前进,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班的仓促就业。这亦是目前就业率低、就业满意度欠佳、高离职率现象的主要成因之一。毕业生缺乏积极主动有针对性求职的理念[2]。

(二)民办高校就业资源少,就业资源配套不到位

目前的就业困境,對于民办高校来说,其就业对口单位相对较少,优秀的工作单位第一位考虑的不会是民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就业资源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就业资源配套不到位,没有深入探查专业教学是否于往后就业岗位对口和适配,导致了专业课程教学落后,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学无所用,对其之后的就业乃至发展几乎毫无作用。尽管高校每年都会定期举行春招、秋招两次校园招聘模式,也有与其他企业联合的招聘会,但这些措施远远不能够有效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三)地区差异显著,就业环境不平衡

目前地区间的就业机会存在显著区别与差异,这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就业机会相较于西部地区更多,待遇往往也更好。这就造成了毕业生一窝蜂的涌入一线城市,导致了城市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变相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问题。拿武汉为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武汉经济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其就业岗位显著减少的情况下,毕业生求职人数竟然有增无减,甚至愈演愈烈。这也激化了就业问题与就业矛盾[3]。

三、解决金融专业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就业教育,端正价值观

学生自身要对就业和求职形成正确、健康的认知与理解。要科学合理的看待就业问题,将其当作人生中必定经历的阶段,不能怀有畏惧、抗拒等不良情绪。在客观对待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专业积累实况和专业前景,具体全面的分析考察自身、专业以及市场状况,点、面相对的量体裁衣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同时,对待求职,要秉持积极主动出击的态度,在职场上保持自信和健康的心态,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并且要对入职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要无目的式的仓促入职,减少离职的频率和损耗,降低不必要的牺牲和机会的浪费[4]。除此以外,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也要具有目的和计划性,注重参与实践活动,重视实习机会的把握,争取早日实现校园与职场环境的对接与转变,更好适应角色的转换。

(二)加强校企合作,配套就业设施

学校在金融专业教学上要与时代和就业现状接轨,设立与社会岗位适应的教学目标,其专业课程知识、技术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功用性,要保证学生在就业中能够有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就业指导方面,要重视该课程的重要作用,力图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引导其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细致、切实的规划,帮助其实现校园—社会的过渡。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以实践应用为最终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创设更多的实习机会来锻炼学生,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职场环境。

(三)规范就业市场,加强政策倾斜

一方面,由于地区的就业机会不平等,同时企业对于学生对学生学历与学校存在偏见,部分企业甚至僭越法律法规的界限,公然在招聘过程中欺诈和违约。这对毕业生的身心打击不小,因而国家要推出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企业行为同时保护毕业生,积极创设健康、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5]。另一方面,对待毕业生就业扶持时,给予非一线城市更多的就业政策倾斜,来缓解地区就业机会不平衡现象,减轻一线城市人口接纳压力,同时缓解恶性竞争,解放毕业生的一部分就业压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高校规模和数量激增,市场环境恶化,市场经常渐趋激烈,金融专业毕业生想要有效解决自身就业问题,除了依赖自身的努力和主观能动性,更要依赖学校针对性的教学更新与优化、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帮助以及社会的大环境的营造、社会不良风气的改善。只有社会各界万众一心,才能有效缓解现阶段的就业困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付建迪, 徐文清, 杨宇航,等. 高校金融学毕业生就业供需错位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 No.346(02):230+232.

[2]姜友雪、张思齐、王凡.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解析与对策[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No.150(04):56-58.

[3]姜军亮.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 No.693(11):284-284.

[4]王英让. 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宁夏教育, 2019, No.471(11):81-82.

[5]于晨. 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以财会金融系历届毕业生为例[J]. 环球市场, 2020, 000(004):168.

武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就业问题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