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捷径

2021-05-23陈龙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陈龙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牢记许多模式。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符合这些模式的数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然而,学生在记忆和运用这些模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养成一种机械的、呆板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成为束缚其解决问题的绊脚石。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不少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珍宝,但也有不少落后陈腐的观念影响着今天的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现象,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从而出现孤僻、狭隘、盲目自尊、自高自大以及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诱发各类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能力学习新知识,这样就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挥掘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①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些学习成绩好,具有专长,口吃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并進行积极培养。②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③必须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学好数学,所以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就必须将数学中的概念、规律、法则等的化成可以观察的事物、模型的形象或可以动手操作的程序,有了这些直观的具体材料为依托,就可以为学生构建起:“合作学习”的舞台。④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机制,激励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大的发挥学生间合作的效能,可采用一系列竞争方法。

一、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不但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减少某些片面的思维定势的形成。数学知识之间很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部分知识,都要安排并上好复习课和综合练习课,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例如:如右图,已知点A是半圆上的一个三等分点,点B是弧AN的中点,点P是半径ON上的一动点,若⊙O 的半径为1,则求AP+BP的最小值。

根据问题求AP+BP的最小值,联想到尺规作图:作出点A关于ON成轴对称的对称点A′,连结BA′交ON于P点,从而AP+BP= P A′+BP= BA′,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使问题得到解决。

由勾股定理得BA′= ,所以AP+BP的最小值为 。

案例1、七年级数学中,掷硬币的游戏,求正面朝上的概率?请拿出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地以后,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你猜它会出现正面还是反面?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实验来体会。

(1)同桌两人做30次的抛硬币的游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试验总次数 30、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正面朝上的概率 、反面朝上的概率。

(2)统计全班同学实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60次、90次、120次,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频率,并画出折线统计图。

(3)观察正反面的折线统计图,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并猜出这个试一试结果。在这个问题中,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同一方法结果不一样?这时学生将对不同想法进行自我评价,质疑,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可能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各有见解,尽管见解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全面,甚至错误,但他们会在不同的观点的交流与沟通中,用他人的推理,思维过程来发展自己,充分认识了合作交流的价值,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多,有些小组反面朝上的多,有些小组正反面几乎一样,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得到规律。

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独立思考,按各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多人的优势,相互学习,小组间的交流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明自己的思想,并与别人相比较,倾听别人的声音,感受别人的心情,同时能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个人友谊。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积极的心理,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扩大了知识的应用范围。

三、合作学习有利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意识

案例3:在“日历中的方程”中,老师说某人有特异功能,不看日历,在一个竖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把三个数的和告诉他,他能马上告诉你这三天分别是几号!然后问学生他是怎样知道的?教师提出了探究问题,学生分小组探索,对手中的日历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讨论归纳出规律。要求学生口述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数学语言表述规律。

日历中每一条数学规律,不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模仿记忆,而是靠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教师引导,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猜想,判断,归纳出来的问题的解决也不是靠题海战术,而是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思维被激活后再经小组讨论,在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