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除热轧窄带钢表面红锈的生产实践*

2021-05-19蒋玉梅宋金平

现代冶金 2021年1期
关键词:氧化铁钢带表面质量

蒋玉梅, 宋金平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35)

引 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环保约束力度的加大与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对酸洗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要求日趋严格。通过抑制表面红锈,消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残留,降低氧化铁皮厚度,提高酸洗效率,均是热轧酸洗带钢表面质量提升的目标。很多文献指出,适当提高除鳞温度,提高除鳞压力,适当降低Si含量,严控轧辊使用制度以减少辊面脱落等手段,均有利于控制带钢的红锈缺陷及氧化铁皮残留,但仅靠采取以上措施,往往仍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氧化铁皮、红锈涉及连铸、加热、轧制、冷却等诸多环节的综合影响[1]。

1 生产现状

1.1 生产流程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带钢厂45Mn生产流程:坯料经推钢式加热炉加热后,经三套高压水除鳞系统、两架三辊式粗轧机、一组十架连续式轧机,通过在线激光测宽仪、射线测厚仪后经平板运输链空冷后进成品卷取。产品规格为:(1.5-6.0) mm×(130-330) mm。

1.2 现场调査

在热轧生产45Mn带钢时,由于没有层流冷却,空冷温降小,卷取温度高,堆冷冷却时间长,造成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在带钢两侧边的富氧区,氧化时间长造成氧化铁皮厚,形成红锈缺陷,夏季尤为明显。带钢表面存在红锈缺陷,将严重影响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带钢在抛丸、酸洗、电泳、涂漆等工序后,半成品表面依然可见明显色差。由于红锈缺陷酸洗不易去除,对用户影响较大。在对有红锈缺陷的带钢进行冷轧时,因酸洗不净,造成冷轧氧化铁皮压入造成表面凹坑,从而导致冷轧成品表面质量不合格,并且冷轧后的成品板由于存在红锈,从而有强烈的色差感(如图1所示)。因此,解决45Mn红锈问题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对45Mn带钢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核实发现:冶炼出钢过程,采用硅铁预脱氧;精炼过程,利用硅铁粉进行脱氧造渣,使得钢渣富含硅元素,钢渣中的硅极易被铝等元素还原进入钢水中。

带钢厂加热炉为推钢式加热炉,采用焦炉煤气加热,焦炉煤气中水分含量较大,热值波动。在优特钢的轧制过程时,为了使钢坯在加热炉中均匀加热,加热温度比步进式加热炉高50 ℃左右,使得钢坯表面氧化更严重。夏季环境温度高,且带钢场地狭小,堆放过程中散热较慢,增加了红锈的产生。

图1 改进前45Mn带钢表面

2 产生机理

在高温氧化的过程中,钢中的硅元素,由于氧化皮内层的部分氧化亚铁(FeO)被高温时形成的铁橄榄石(Fayalite)抓住,从而残留在带钢表面,并在后续的热轧过程中被破碎、氧化,从而生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Fe2O3)。因为三氧化二铁(Fe2O3)具有高温塑性,在同样的轧制温度下,轧制变形量越大,氧化铁皮延展的越薄;而且随轧制温度的升高,氧化铁皮塑性增强,在较大轧制变形量下,将氧化铁皮压实,加大了与基体的粘附性,从而降低了氧化铁皮的剥落[2]。

3 改进措施

解决红锈缺陷的措施有很多,常规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钢种成分优化,降低硅元素的含量;(2)优化加热工艺,尽可能降低坯料的出炉温度;(3)优化除鳞工艺,提高除鳞压力,增加除鳞道次等。(4)优化轧制工艺,出炉温度提高,采取高温快速轧制工艺;(5)后道堆放进行优化。

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且调整成分需征得用户同意,降低硅元素含量的方案不可行;坯料出炉温度的调整需考虑热轧主轧机的轧制能力,低温出炉的轧制变形抗力太大,对轧机要求高;提升出炉温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带钢厂热轧生产线,即使粗轧及精轧除鳞水道次全部投入,红锈缺陷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因此,攻关的方向为优化终轧温度、卷取温度及优化堆放方式的组合,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去除带钢表面红锈缺陷的有效方法[3-4]。

1)调整轧制工艺,适当下调轧制各工序的温度制度,控制终轧温度≤940 ℃,目标≤920 ℃;卷曲温度≤690 ℃,目标≤650 ℃。

2)保证除鳞设备正常运行,压力稳定。

3)优化冷却工艺。平板链采用2架雾炮和4架风机冷却。运输链采用5架风机冷却。打包称重后立即转运到外库进行露天冷却。

4)冬季根据环境温度对冷却及堆冷进行适当优化。7-10月份所交付的45Mn钢带,通过优化终轧和卷曲温度、轧后冷却方式,红锈得到明显控制。考虑冬季与夏季温度差异较大,每个轧制号轧完,优先在带钢库入口处堆冷并在1 h后转外库进行露天冷却;中雨、大雨需要在带钢库入口处单独堆放18 h后才能转外库。

4 结束语

45Mn钢带表面红锈的成因,主要是钢中含量较高的Si与Fe生成一种难以剥离的2FeO·SiO2氧化物;在轧制过程中,其中的FeO被进一步氧化生成Fe2O3,最终形成难以酸洗除净的表面红锈。南钢带钢厂通过优化终轧和卷曲温度、轧后冷却方式措施后,钢带表面红锈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2020年8-12月累计轧制了17000余吨45Mn钢带,钢带表面光洁,没有出现红锈;用户使用后,未出现酸洗不净的现象,改进得到用户认可。

猜你喜欢

氧化铁钢带表面质量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热轧65Mn宽钢带扁卷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裂纹敏感性钢铸坯表面质量控制
“2019钢带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召开
高强化平行流电解提高A级铜表面质量实践
热轧无缝钢管表面状态对后续氧化铁皮形成的影响
石英玻璃旋转超声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朗盛集团增设颜料级氧化铁新厂
微细发泡注射成型制品表面质量改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