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ANO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2021-05-19迟晓琦李浩然吴雪张文秀韩晓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阻断剂重构受体

迟晓琦,李浩然,吴雪,张文秀,韩晓华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山东 青岛 266071)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1-3]。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血管重构[4],而后者是导致高血压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损伤的关键病理生理学基础[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诱导血管收缩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升高血压;此外,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通过促进VSMCs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外基质分泌等作用,促进血管重构的发生[7-8]。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和心血管组织中AngⅡ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ngⅡ可能是促进高血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9]。

ANO1是2008年发现的钙激活氯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有广泛的表达[10-11]。ANO1参与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已有较多报道[12-14],这可能是由于ANO1激活导致VSMCs内Cl-外流和膜除极,进而激活细胞膜电压依从性钙通道,触发胞外钙内流和血管收缩,但是ANO1和血管重构的关系报道较少。有研究发现,ANO1参与了肾型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血管重构的形成[15]; ANO1能通过血管重构促进肺动脉高压(PH)的形成[16];在野百合碱和低氧诱导的大鼠PH模型中,ANO1被证实是肺动脉VSMCs的钙激活氯通道,且高表达的ANO1通过促进血管收缩和血管重构参与PH的形成[14]。WANG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ANO1在SHR的血管组织和VSMCs中均呈高表达,并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形成,但是诱导ANO1高表达的因素并未被阐明。根据前期研究,我们推测AngⅡ可能通过促进VSMCs的ANO1蛋白表达,参与对VSMCs功能调控。因此,本实验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s,观察AngⅡ上调ANO1表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进一步探讨AngⅡ作用的受体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AngⅡ、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1R)阻断剂氯沙坦钾(LP)和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2R)阻断剂PD123319(PD)由ApexBio公司提供,ANO1抗体购自Abcam公司,β-actin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公司,DMEM高糖培养粉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自美国BI公司,BCA蛋白检测试剂盒购自Thermo公司,RIPA裂解液由碧云天生物科技研究所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实验仪器包括CO2培养箱、无菌超净工作台、Eppendorf高速离心机、SpectraMax M5多功能酶标仪、微量分析天平以及Western显影仪等。

1.2 VSMCs的原代培养

实验选用体质量80~100 g的Wistar大鼠,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VSMCs的原代培养[18-20]。大鼠以80 g/L水合氯醛(4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用体积分数0.75的乙醇消毒,迅速剥离胸主动脉,转移到提前加入培养液的预冷玻璃皿中,清理血管内的血液及血管外筋膜,轻轻刮去内皮,将血管条剪成约1 mm3的小块,铺于培养瓶底部,加入含体积分数0.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4 mL,垂直放入CO2培养箱中,静置4~5 h后翻瓶,培养约1周后VSMCs在血管块周围长出,选5~8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1.3 实验分组

实验1将VSMCs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处理)和AngⅡ组(分别加入1、10、100、500、1 000 nmol/L AngⅡ),处理24 h后观察AngⅡ对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2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培养液)和AngⅡ组(加入100 nmol/L AngⅡ),观察AngⅡ作用不同时间(1、6、12、24、48 h)对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3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培养液)、AngⅡ组(加100 nmol/L AngⅡ作用24 h)、AngⅡ+LP组(AngⅡ处理前加入1 μmol/L LP)、AngⅡ+PD组(AngⅡ处理前加入1 μmol/L PD),观察AngⅡ受体阻断剂对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Western blot检测

药物处理结束后以RIPA裂解液提取蛋白,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样品均以20 μg蛋白上样,经SDS-PAGE电泳后转移至PVDF膜上,加100 g/L脱脂奶粉在室温下摇床慢摇封闭60~120 min,分别加入ANO1(1∶1 000)和β-actin(1∶10 000)一抗,在4 ℃摇床上孵育过夜。用TBST洗膜3次后,加入二抗,在室温下摇床慢摇孵育1 h,TBST再洗膜3次后,用ECL发光液显影。用Image J软件分析条带的灰度值,结果以ANO1/β-actin比值表示。实验重复3~4次,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浓度AngⅡ对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

对照组ANO1蛋白表达水平为0.78±0.02,以1、10、100、500、1 000 nmol/L AngⅡ处理细胞24 h后,AN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0.85±0.05、0.92±0.03、1.14±0.10、0.95±0.02和0.91±0.02(n=3,F=18.56,P<0.01)。在各浓度组中,以10、100和500 nmol/L AngⅡ组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q=4.866~12.820,P<0.01),且以100 nmol/LAngⅡ作用最为显著(图1)。

Con为对照组;1、10、100、500、1 000分别表示AngⅡ的浓度为1、10、100、500、1 000 nmol/L。

2.2 AngⅡ作用不同时间对ANO1蛋白表达影响

对照组ANO1蛋白表达水平为1.00±0.09,以100 nmol/L AngⅡ处理1、6、12、24、48 h后,AN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05±0.17、1.28±0.30、1.65±0.28、1.82±0.14和1.58±0.12(n=4,F=10.84,P<0.01),其中AngⅡ作用12、24和48 h后,ANO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q=5.661~8.053,P<0.01)。见图2。后续实验选用100 nmol/L的AngⅡ处理24 h进行观察。

Con为对照组;1、6、12、24、48分别示AngⅡ作用1、6、12、24、48 h。

2.3 AngⅡ受体阻断剂对AngⅡ诱导的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

对照组、AngⅡ组、AngⅡ+LP组和AngⅡ+PD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9、1.45±0.14、0.95±0.16和1.41±0.06(n=3,F=9.68,P<0.05)。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AN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q=5.313,P<0.05);与AngⅡ组相比,AngⅡ+LP组ANO1蛋白表达降低至对照组水平(q=5.872,P<0.05),而AngⅡ+PD组ANO1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q=0.452,P>0.05)。结果提示AT1R阻断剂LP能够完全阻断AngⅡ诱导的ANO1蛋白表达,而AT2R阻断剂PD则无此作用。见图3。

Con为对照组。

3 讨 论

AngⅡ是RAS的主要活性物质[21],也是公认的诱导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键致病因素。系统或血管局部生成的AngⅡ,不仅可以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加升高血压,还可以通过刺激VSMCs异常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形成,促进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8,22]。AngⅡ主要通过结合AT1R或AT2R发挥作用[23]。AngⅡ与AT1R结合后,可激活磷脂酶C(PLC)/三磷酸肌醇(IP3)信号通路,通过肌质网内钙释放,导致胞内钙水平升高,AngⅡ也可以激活AKT、ERK、RhoA/ROCK信号途径以及升高胞内活性氧(ROS)等多条途径,参与对VSMCs的功能调控[24]。AngⅡ对AT2R的亲和力较低,一般认为AngⅡ与AT2R结合可拮抗其与AT1R结合所产生的效应[25]。

ANO1是血管平滑肌上的钙激活氯通道[26],可参与血管功能和血压的调节,并且和高血压的血管重构密切相关。一项针对SHR的研究表明,ANO1在血管组织和原代培养的VSMCs中均高表达,并且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形成[17]。由于SHR血循环和血管组织局部RAS过度激活已有报道[9],且WÖSTEN-VAN ASPEREN等[27]研究发现,AngⅡ能够增强ANO1依赖性钙激活氯电流,因此我们推测AngⅡ很可能促进了VSMCs中的ANO1蛋白表达,进而参与AngⅡ对VSMCs的功能调控。

本研究首先利用组织贴块法进行VSMCs的原代培养,然后通过将不同浓度AngⅡ加入VSMCs作用不同时间,观察AngⅡ对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ngⅡ能够明显促进VSMCs的ANO1表达,并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通过利用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AngⅡ上调ANO1的作用是通过与AT1R结合而实现的。钙激活氯通道ANO1是心血管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探讨AngⅡ对VSMCs中ANO1表达的影响及受体机制,为进一步明确ANO1可能参与AngⅡ诱导的VSMCs功能异常提供了前期的实验依据。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血管重构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对ANO1的深入研究,可能为高血压血管重构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阻断剂重构受体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长城叙事的重构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控制黔东南小香鸡就巢行为提高产蛋量的试验研究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康复中适宜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