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斯语课》:善恶与因果

2021-05-18黄雯靖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5期
关键词:科赫上尉俘虏

黄雯靖

【剧情简介】: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在集中营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以求保命,被一位德国军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语。对波斯语完全不懂的吉尔斯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编造出上千个“波斯语”单词。军官在残暴的环境中对吉尔斯竟有了依赖,并开始袒护他,不料集中营来了一个真正的波斯人……

优秀电影离不开对人性的诠释,打动人心的好电影有很多,而今天,名单上又多了一部《波斯语课》。

影片聚焦残酷的犹太人集中营,从真实故事中取材,讲述了一个近乎荒谬的传奇故事,为消逝的无辜生命献上一曲挽歌。

电影讲述比利时裔犹太人吉尔斯,为了从纳粹军官的枪口下活命,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证据是他刚用一个面包换来的波斯语神话书。恰巧集中营里冷血、聪明的科赫上尉想要学习波斯语,吉尔斯捡回了条命,然而他需要编造出一门语言,保证自己能记住还能讲授。吉尔斯意外获得了誊抄集中营俘虏名册的机会,于是他把那些名字稍加改造变成假波斯语单词。如果科赫仔细看过俘虏名单,便可发现端倪,然而他没有,傲慢与冷漠让科赫在学习假波斯语的路上一路狂奔。

电影讲述比利时裔犹太人吉尔斯,为了从纳粹军官的枪口下活命,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证据是他刚用一个面包换来的波斯语神话书。恰巧集中营里冷血、聪明的科赫上尉想要学习波斯语,吉尔斯捡回了条命,然而他需要编造出一门语言,保证自己能记住还能讲授。吉尔斯意外获得了誊抄集中营俘虏名册的机会,于是他把那些名字稍加改造变成假波斯语单词。如果科赫仔细看过俘虏名单,便可发现端倪,然而他没有,傲慢与冷漠让科赫在学习假波斯语的路上一路狂奔。

随意烫伤犹太女佣的纳粹女军官,也有平常的少女之心,会为心爱的男人化妆打扮;批量焚烧犹太人的纳粹军官,会聚会野餐,会聊思乡之情,看着平凡自然。这样强烈的对比令人不寒而栗,战争令人性泯灭,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全片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是学习波斯语的科赫上尉。他原本是个厨师,因“看见党卫军潇洒地在街上高声畅谈”,决定加入纳粹,成为集中营负责后勤的军官。

科赫的哥哥在得知他加入党卫军后,与他决裂,并去了伊朗德黑兰。这也是科赫学习波斯语的动机。他梦想战后去德黑兰开始新生活,开一家餐馆,找到心爱之人。

科赫上尉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平庸之恶”。影片开始,多疑偏执的他对吉尔斯随意打骂。随着学习假波斯语的深入,他对吉尔斯产生了友谊,用假波斯语向吉尔斯讲述自己年少时的往事——幼时的贫穷、母爱的缺失、对爱情的向往。他还用学习的假波斯语创作了一首向往和平的诗歌。他曾把吉尔斯从死亡名单上划掉,但又漠视其他犹太人的生命。他告诉吉尔斯,那些犹太人是无名之辈,不值得费心关注。当吉尔斯指责科赫残忍时,他辩解称:“我并没有直接施加伤害,我只是保障后勤。”

人性的丑陋恰藏此处,不是所有恶魔都有獠牙,那些沉默的帮凶同样有原罪。科赫等人是杀人机器上一个又一个齿轮。

影片最后,科赫机关算尽,自以为躲过了盟军的攻击,成功逃往德黑兰。当他信心滿满操着假波斯语过海关时,不出所料被抓。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匹配结局。

与科赫相对应,犹太人吉尔斯则展示了人性中坚韧、向善的一面。他一开始只想求活,绞尽脑汁编造谎言。然而当他不断目睹同胞的惨死,心中的善意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为了帮助他人自愿放弃生的希望。他即便生处险境,也可以作出崇高的选择。

最后,吉尔斯等来了盟军的救援。当他坐在帐篷里,盟军询问他,集中营俘虏的名册已被烧毁了,他是否记得几个同胞的名字时,吉尔斯双眼含泪。他记得2840个同胞的名字,他们不是无名之辈。

以二战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很多。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讲述了德国商人辛德勒的救赎之路,波兰斯基的《钢琴家》讲述了犹太钢琴家的逃亡之路,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讲述了伟大的亲情与乐观的精神……所有描述战争的伟大电影,无一例外用镜头诉说着人性的伟大和战争的丑陋。

而《波斯语课》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用一个看似荒唐的故事告诉所有观众:善与恶都没有固定的脸谱,但有固定的因果。

这是残酷历史之下的沉重反思,有着穿透时光、穿透银幕的力量。

猜你喜欢

科赫上尉俘虏
俘虏
狼被俘虏
递归加权科赫网络中平均的齐次与非齐次加权接收时间(英)
病人与皇帝
细菌造就微观界巨量
休战期(短篇小说)
不疯魔不成医
外星人
救人
善良也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