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唑来膦酸注射液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效果观察

2021-05-18郭得辛刘春枝杨柳潘玉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4期
关键词:钙剂骨密度椎体

郭得辛 刘春枝 杨柳 潘玉林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骨科 郑州450052)

老年人骨代谢异常造成骨矿物质含量下降,骨质疏松,椎体骨微结构退变,脆性增加,容易因暴力、跌倒等造成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常规钙剂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钙含量,减少椎体骨折后的胸背疼痛,但是效果欠佳,再发骨折风险高[1~2]。 唑来膦酸注射液可以抑制骨代谢、抗骨质疏松,联合钙剂有助于增加骨钙和骨磷水平,加强骨折部位骨性组织的修复,可能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 术后骨密度有潜在增强作用,降低术后胸背疼痛发生。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OVCF 术后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 年3 月~2020 年3月治疗的103 例老年OVCF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OVCF 的诊断标准;成功行PVP 治疗;年龄≥65 岁;对药物无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等;既往有腰椎手术史;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疾病;病例脱落或失访。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3 例老年OVCF 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观察组男32 例, 女20 例; 年龄68~75 岁, 平均(72.3±3.2)岁;胸椎骨折21 例,腰椎骨折31 例。 对照组男29 例,女22 例;年龄66~74 岁,平均(71.9±3.0)岁;胸椎骨折19 例,腰椎骨折32 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PVP 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C 臂透视下定位骨折椎体,标记椎弓根位置。 C臂透视下缓慢沿通道注入骨水泥, 保持4 min 左右至骨水泥固化, 完成手术。 对照组在术后第1 天常规给予基础钙剂补充, 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10950029) 口服,600 mg/次,1 次/d, 连续治疗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138)5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1 次/月,连续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1 周和术后6 个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采用双能光子骨密度仪(美国HOLOGIC 公司, 型号Discovery-Wi)检测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及骨钙素(BG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发热、软组织痛、关节痛、再发骨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密度比较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密度比较(g/cm2,±s)

表1 两组骨密度比较(g/cm2,±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同组术后1 周相比,#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P<0.05。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L1~L4 骨密度治疗前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52 51 0.63±0.12 0.64±0.11 0.70±0.11*&0.65±0.10 0.77±0.11*#&0.70±0.10*#0.62±0.11 0.64±0.09 0.71±0.12*&0.66±0.10 0.71±0.12*&0.66±0.10

2.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术后1 周,观察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LP、β-CTX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 个月, 观察组BALP、β-CTX 水平低于对照组,BG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同组术后1 周相比,#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P<0.05。

BGP(ng/ml)治疗前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BALP(U/L)治疗前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β-CTX(mg/L)治疗前 术后1 周 术后6 个月52 51 31.27±3.97 32.02±3.38 28.39±3.50* 20.18±3.84*#&27.55±3.42*24.57±4.03*# 0.65±0.12 0.64±0.11 0.60±0.09*0.62±0.09 0.53±0.09*# 5.46±0.67 5.50±0.64 0.32±0.06*#&6.67±0.75*&6.08±0.68* 10.16±1.28*#&7.28±1.0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 例软组织痛,1 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 对照组出现2 例关节痛,1 例发热,1例再发骨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4/5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唑来膦酸是第3 代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 能够促使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到类骨质中形成正常骨质,同时每月应用1 次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联合钙剂治疗,可促进肠道对于钙和磷的吸收,有助于增强骨质修复,提高椎体的强度,因此可提高OVCF 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骨密度增强和降低骨代谢障碍[3]。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代谢异常造成的骨密度降低,因此,提高骨密度能够减轻骨质疏松程度。 在本研究中,术后1 周、术后6 个月,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口服钙剂能够在短期内促进老年OVCF患者术后骨密度提高。 这主要原因在于唑来膦酸的二氮咪唑杂环结构提高了其直接与骨表面组织结合能力,抑制骨破坏,同时口服钙剂增加了钙磷吸收,可促进钙盐的沉积,增加骨密度[4]。

BGP、BALP、β-CTX 能够反映骨形成, 其中BALP、β-CTX 是由骨细胞合成和释放,其水平越高代表骨破坏严重,而BGP 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水平的标志性物质,其水平增加代表新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强。 在本研究中, 术后6 个月, 观察组BALP、β-CTX 水平低于对照组,BG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促进老年OVCF 术后患者的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 唑来膦酸可阻断破骨细胞内甲羟戊酸通路,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加速破骨细胞的凋亡和增强新生成骨细胞活性,减少BALP、β-CTX 的合成释放,促进BGP的生成[5]。 但成骨细胞活性在术后1 周即可表现,而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的影响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够体现,因此术后1 周,两组BALP、β-CTX 未见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并未发现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口服钙剂增加不良反应,因此老年OVCF 术后患者应用唑来膦酸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张俊越等[6]研究认为,唑来膦酸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炎症介质增加、继发甲旁亢等有关,水化和缓慢滴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常规钙剂治疗能够增加老年OVCF 术后患者BGP 水平, 降低BALP、β-CTX, 促进骨密度增加,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钙剂骨密度椎体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选择钙剂要看清三点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钙剂选择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