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锁髓内钉术对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5-18丁昆祥

关键词:髓内优良率四肢

丁昆祥

带锁髓内钉术对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丁昆祥

(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盐城 224001)

探讨带锁髓内钉术对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白介素-35(IL-35)、转化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α(INF-α)水平的影响。将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与观察组(43例,带锁髓内钉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 d血清IL-35、TGF-β1、I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较高;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术后3~7 d VA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 d两组患者血清IL-35、TGF-β1、INF-α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患者血清I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0.05)。带髓内钉术治疗新鲜四肢长骨骨折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利于手术创伤的愈合,提高治疗优良率。

新鲜四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术;疼痛;白介素-35;转化因子-β1;干扰素-α

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类型,近年来,交通事故与运动导致的四肢长骨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治疗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1]。既往临床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但其创伤较大,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且预后情况不佳[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已逐渐普及,带锁髓内钉通过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对于骨痂塑形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长骨骨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现以带锁髓内钉术对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炎性因子的影响为研究重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2.65±10.02)岁;骨折部位:13例股骨干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22例胫骨干骨折;致伤原因:22例交通事故伤,14例外力砸伤,7例高空坠落伤;15例开放性骨折,28例封闭性骨折;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41.01±9.75)岁;骨折部位:12例股骨干骨折,7例肱骨干骨折,24例胫骨干骨折;致伤原因:21例交通事故伤,14例外力砸伤,8例高空坠落伤;13例开放性骨折,30例封闭性骨折;其中男性19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及骨折开放或封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关于新鲜四肢长骨骨折的诊断标准者;经CT影像学确诊者;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者等。排除标准:既往有长骨骨折史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粉碎性骨折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采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起效后,于骨折部位外侧切开,长度略长于钢板,逐层拨开后于肌间隙进入,暴露骨折端,并复位,后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缝合伤口。观察组患者行带锁髓内钉术治疗,臂丛麻醉起效后,对于开放性伤口者及时清洁。股骨骨折者选仰卧位,于膝部正中作切口,对髌韧带行纵向劈开后进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肱骨骨折者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骨折骨骼组织后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者仰卧位,在牵引床上对其进行复位,于胫骨前外缘或者髌上入路切开,采用骨钳固定,弯曲关节,充分暴露髌韧带内侧胫骨结节斜坡,并行扩髓处理,置入髓内钉并固定。两组患者均术后观察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优:术后关节恢复良好,屈曲度>120°,可正常行走,无痛感;良:膝关节可完全伸直,屈曲度90°~120°,基本可正常行走,伴轻微痛感;可: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屈曲度60°~ 90°,行走困难且伴明显痛感;差:关节功能恢复差,屈曲度<60°,伴明显疼痛感,无法行走。优良率=优率+良率[4]。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③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5]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7 d疼痛情况,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④抽取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 d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8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白介素-35(IL-35)、转化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α(INF-α)水平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治疗优良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优良可差总优良 观察组4328(65.11)13(30.23) 1(2.33)1(2.33)41(95.34) 对照组4321(48.84)14(32.56)5(11.63)3(6.98)35(81.40) χ2值 4.074 P值 <0.05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2.3 VAS评分 与术后1 d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术后1 d比,*<0.05;与术后3 d比,#<0.05。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2.4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与术前比,术后2 d两组患者血清IL-35、TGF-β1、INF-α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患者血清I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4。

3 讨论

新鲜四肢长骨骨折即手臂长骨骨折与下肢长骨骨折,四肢长骨一旦发生骨折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可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但该手术暴露范围较大,同时也增加术后感染风险[6]。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相较单纯的外侧固定而言,其具有中心固定优势,更符合生物学传导,一方面有助于减小力臂,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内固定失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无需剥离骨膜,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采用带锁髓内钉术治疗不仅能够保护骨膜,避免局部血运遭受破坏,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其可提供均匀分布的弹性压力,确保其抗旋转能力与抗压缩能力,促使骨痂生长并加快骨折愈合[7]。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较高,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7 d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还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手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周围软组织造成一定的创伤,带来局部的炎症反应。IL-35、TGF-β1是常见抗炎因子,机体存在手术创伤后抗炎性保护效应,促进抗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手术创伤的愈合;而手术创伤也会促进INF-α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因此术后会引起患者机体血清IL-35、TGF-β1、INF-α水平的上升。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而言,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骨质与其周围软组织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故给机体全身与局部带来的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同时可提升促炎因子水平,可使伤口快速愈合[8]。本研究中,术后2 d血清INF-α水平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而IL-35、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给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带来的炎症反应较轻,且利于手术创伤的愈合。

综上,带髓内钉术治疗新鲜四肢长骨骨折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利于手术创伤的愈合,提高治疗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4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注:与术前比,△<0.05。IL-35:白介素-35;TGF-β1:转化因子-β1;INF-α:干扰素-α。

[1] 叶丹丹, 李升, 侯志勇, 等. 牵引复位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10): 1229-1231.

[2] 尚文强, 安晓晖, 吕飞, 等. 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8): 902- 904.

[3] 于雷刚, 吴希林, 潘同谋, 等.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有效率及并发症率分析[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1): 254-255.

[4]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3.

[5] 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273.

[6] 党华.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20): 33-36.

[7] 张金山, 郑勇强, 许永权, 等. 微创经皮接骨术与带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研究, 2018, 31(9): 1228- 1231.

[8] 冯健.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 2018, 21(6): 716-718.

丁昆祥,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四肢骨折创伤相关临床研究。

R683.4

A

2096-3718.2021.07.0032.03

猜你喜欢

髓内优良率四肢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