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2021-05-18曾隽永陆志成

关键词:根治术结肠癌炎性

曾隽永,陆志成

·消化道疾病专题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曾隽永,陆志成

(常熟市中医院胃肠科,江苏 常熟 215500)

研究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治疗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行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术,B组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7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7 d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术后7 d并发症发生情况。B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7 d的血清IL-6水平和A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B组显著低于A组;术后7 d 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均<0.05)。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以快速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损伤,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安全性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病情发展至晚期则表现出体质量减轻、贫血等症状。目前,临床多使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该术式对机体创伤较大,麻醉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为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且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近年来逐渐被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治疗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2~78岁,平均(71.23±3.61)岁;Dukes分期[2]:A期5例,B期19例,C期6例。B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63~79岁,平均(72.18±3.94)岁;Dukes分期:A期6例,B期18例,C期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近1个月未使用免疫增强药物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二次复发患者;近2个月内参与过其他临床试验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A组行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仰卧,于腹部正中作切口,切开肠系膜,游离肠段,清扫淋巴结,在距肿瘤5 cm处切断肠管,将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切除,然后进行止血、缝合切口等工作。B组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采用4孔法建气腹,将压力维持在10~15 mm Hg(1 mm Hg=0.133 kPa),将操作器械置入,使用腹腔镜探查确定肿瘤位置,并查看腔内情况,用超声刀将肠系膜游离,结扎血管,清扫淋巴结,在距肿瘤5 cm处行纵行切口,并将肠系膜和肠道拉出腹腔,将病灶进行游离后取出,并进行常规切除。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7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胀维持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②分别于术前、术后7 d采集两组患者晨起静脉血3 mL,以2 500 r/min离心8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呕吐恶心、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B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2.2 炎性因子 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和A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注:与术前比,*<0.05。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

2.3 并发症 B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总发生 A组302(6.67)3(10.00)3(10.00)4(13.33)2(6.67)14(46.67) B组301(3.33) 2(6.67) 1(3.33) 2(6.67)0(0.00) 6(20.00) χ2值 4.800 P值 <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指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分为结肠癌与直肠癌两种,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常见,极少数为鳞癌,其病因尚未清楚,已知与结肠息肉恶性病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高脂肪饮食、遗传因素等有关[4]。开放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具有高效性、根治性的手术治疗方案,但因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5]。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腹腔镜在腔内可改变角度,腹腔镜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可发现的淋巴结较多,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6]。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提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手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机体的创伤,加快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血清CRP、TNF-α、IL-6的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CRP、TNF-α、IL-6水平也随之升高,所以血清CRP、TNF-α、IL-6常被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指标[7]。手术治疗极易引起患者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引起的炎症反应较为轻微,可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8]。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术后7 d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A组,提示相较于开放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减轻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以加快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损伤,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1] 马君俊, 洪希周, 何子锐, 等. 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术者主观感受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 15(9): 892-896.

[2] 高友福, 林浩, 姜波健. 胃癌Dukes分期的临床病理特征[J].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2003, 2(7): 623-625.

[3] 顾晋, 汪建平, 孙燕, 等.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12(1): 3-23.

[4] 李桂, 聂小菲, 陈晓莉, 等.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症状群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7, 22(32): 19-23.

[5] 陈展辉, 唐世龙, 陈锐河, 等. 腹腔镜与开放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8): 965-967.

[6] 孔宪诚, 黄建平, 沙粒, 等. 经腹腔镜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对高龄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9): 1700-1702, 1746.

[7] 黄有群, 王振奋, 周卫平. 结直肠癌患者IL-6、TNF-α、CRP的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J]. 癌症进展, 2018, 16(9): 86-88.

[8] 刘作民.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胃肠功能及术后血清CRP, TNF-α, IL-6, 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 2018, 33(6): 977-981.

曾隽永,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方面疾病的诊疗。

陆志成,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方面疾病的诊疗。

R735.3

A

2096-3718.2021.07.0003.02

猜你喜欢

根治术结肠癌炎性
左、右半结肠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助“癌”为虐的细菌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