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耽美文学传播的因素探析

2021-05-17严佳丽虞佳燕章倩倩

美与时代·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资本

严佳丽 虞佳燕 章倩倩

摘  要:耽美文学对唯美爱情的追求迎合了部分女性读者的爱情想象,给了女性读者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欲望满足。课题小组通过社会调查,借助问卷发放、随机访谈等手段,发现耽美文学的流行一方面是女性作者与读者的合力推动,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助力,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受众广,传播快,交互性强。同时,资本的介入也成为推动耽美文学传播的一股新势力。

关键词:耽美文学;网络文学;传播因素;资本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培育建设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耽美文学,是指以描写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和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唯美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1]。耽美文学追求完美的纯爱,迎合了女性唯美的爱情理想,实质上是以女性为中心来欣赏男性,女性获得了主体审美地位,因而赢得了女性阅读者的喜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的56.67%的读者中,有63.82%是女性,读者群中女性占多数。探析耽美文学的流行,发现女性经济的崛起、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资本的介入,是推动耽美文学传播的三驾马车。

一、读者养成:作为耽美文学

接受者与推动者的女性力量

在本次调查中,81.31%的接受调查者为女性,其中10.08%的女性对耽美文学这一概念“不了解”,67.31%的女性表示“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18.69%的男性受查者中,有45.61%的男性对耽美文学这一概念“不了解”,同时,仅有28.07%的男性表示“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在其他研究者的文章中同样也反映出耽美文学读者群(也有包括作者群的调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一现象。就作者群而言,“在100名作者中,女性作者的比重占90%以上,男性作者为5%”,可见“与男性相比,女性对耽美小说的创作更为热衷”;就读者群而言,“女性占绝对多数,非常活跃”[2]。由此可见,女性作为耽美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在耽美文学的流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耽美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女性主义的色彩。

首先,女性试图在耽美文学中创设一个自主的叙事场。耽美文学以书写男性之间的爱情为主要情节,以虚构女性心中理想男性形象为旨归,利用作品中女性的不在场,摆脱现实社会对女性的规束[3]。正是由于这种不在场,在阅读过程中,女性始终与作品保持距离,不再以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视角去观看或被观看,而是作为一个阅读的主体,依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去观看作品中的男性。对于创作耽美文学作品的女性而言,现实社会的爱情让人失望透顶,平庸的生活消磨了爱情的纯洁性和超越性,书写男性之前的爱情首先摆脱了两性爱情生育的功利性,使得理想爱情的乌托邦在自我叙事中成为可能。同时,随着耽美文化的逐渐流行,无论是耽美文学的写作群体还是受众群体,其边界也日益清晰。她们试图摆脱传统的男性视角的宏大叙事,创立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叙事术语”,形成特定的女性群体范围内的叙事场,以构建出“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带有明显的女性联盟的性质[4]133。

其次,女性试图在耽美文学中改写男性气质以瓦解男性话语权[5]。在耽美文学中,诸多男性形象被改写,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传统气质,同时也与社会期待的男性气质有所区别。属于这一部分的男性,他们大多身体柔弱、性格敏感、善做家务,男性形象女性化。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首次便提出女性性别的社会建构论,性别的二元对立依靠生理性别决定社会性别的观念在男权社会中形成一套权力序列,毫无疑问的是,在这里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而在耽美文学中,女性作者通过性别、性格模糊的叙事手段,试图打破社会规范的性别边界,表达人格多元化的诉求;女性读者则在阅读中体验超越性别的阅读快感,获得身份的置换[4]134,实现在男权社会中长期被压抑的欲望表达,成为独立于文本的观看主体。

耽美文学的流行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女性主义的狂欢。对于中国的女性而言,男女平权、思想解放的观念向来不是由内生发的。所谓女性主义,的确是由一股力量推动着,这股力量可以是男性,可以是政治,也可以是国家,但从女性主义在国内的发展来看,女性解放运动的主导权向来不在女性自己手中。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的权利因为百年来的社会变革逐渐得到保障,但是,女性的解放只是作为“人”的解放的一个分支得以实现。最终,女性能够步入公众领域,但她的身份是政治的、集体的,她是模糊的[4]133。新时期以来,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引起思想的浪潮,女性作为个体得以“浮出历史地表”,但在这一时期,真正意识到作为个体存在的女性仍然只是少数的女性精英知识分子。无论如何,大多数女性始终没有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直到互联网的盛行。网络为沉默的千千万万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此,她们用略显粗糙的笔调构建区别于男性或精英知识女性的叙事场,表达自我的声音,形成自己的文化。这股力量是自下而上的,来自民间的,也许粗糙,甚至略显低俗,但却是一股原生的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力量。

二、科技助力:

新介质——互联网奠定传播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时代到来,移动手机终端无疑成为信息的最直接来源。无论从信息发送、传播还是接收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大下降,不用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人人便可以成为热点的制造者,人人便可以成为信息的消费者,这为多元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的人中,91.38%的人通过互联网接触并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50%的人通过影视作品接触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41.38%的人通过广播剧接触阅读过耽美文学作品。而影视作品及广播剧均能够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耽美文学,正是依赖于新媒体的便捷性,得以获得较多的阅读流量。

耽美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文学作品相比,明显带有网络文学交互性强的特质。网络的匿名特性,将个人的一切身份隐去,在日常生活中被社会身份剥夺的权力再次回到个人手中。这种权力的回归,让个人获得一种自我掌控的快感。在网络的掩护下,个体几乎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网络文学的读者同样具有这种特性,不同于传统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创作——接受”,他们将权力话语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使用它、享受它,不仅满足于接受活动中的再创造,而且渴望以一种平等的姿態加入作者的文学创作,形成一种与作者的新型关系。网络就是这种新型关系所依附的平台。读者在网络文学文本阅读中,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反馈、评论,传达自己对于作品的情感与期待,达成与作者的互动,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众声喧哗”,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双向交互的局面。不仅如此,对于文本达成一致期待的读者在不自觉中联合起来,凝聚成力,几乎能够形成一股引导舆论的势力。而这股势力足以对作者产生影响,最终使得作品与读者个人的期待视野达成一致。

互联网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网络上,不同于以其他载体为依托的作品,网络文学不免沦为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品。个人的注意力成为作者想要抓住的资源,因而,如何在短时间内以最短的文字抓住读者,成为每一个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思考。更有甚者,为了更好地促成网络文学的消费,诸多网络文学网站按照读者思维制订出一套完整的创作机制,在充分了解、掌握读者期待的基础上,创作文学作品,实现网络文学的大规模、高效率、批量化生产,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工业化生产。由此,文学变得可预测,创作将不可避免地缺失。文学创作在倾向于消费主义和市场化的背景下,网络文学的读者被抬上高位。读者的点击率几乎成为判定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实现了读者期待网络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

因而,当需要耽美文学作品的读者群集结出现时,以网络为载体的耽美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蜂拥而现。正是依靠互联网这一媒介,当原先自以为孤立无援的亚流文化爱好者在网络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精神同路人时,一种在现实社会中缺失的归属感得以实现,当宏大叙事的主流文化大肆传播的同时,多元小众的亚流文化也在庞大的网络空间里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网络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交互空间[6],真正意义上的“众声喧哗”最终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得以达成。

三、资本介入:为耽美文学经济推波助澜

如今网络文学市场与影视文化市场接轨,网络文学又不断地为影视界输送新兴资源。耽美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凭借着居高不下的热度吸引了市场资本,阅读过耽美文学的受调查者中有91.38%是通过影视作品和广播剧开始了解耽美文学的,市场资本的介入为粉丝本就较多的耽美文学又增添了一股新的热潮。市场资本从热度较高的IP(耽美原著)中看到了逐渐扩大的粉丝圈层,于是,网络媒体公司自制或者投资拍摄的网络耽美改编剧和影视作品,纷纷出笼。《上瘾》2016年一上市即掀起收视热潮,《镇魂》2018年备受追捧,《陈情令》2019年盛极一时。同时,在动漫和广播剧的带动下,耽美原著也会相应收获一波新粉,阶段式的营销为读者提供了新的作品,而读者又会掉入资本投入的视觉“销售”中。

粉丝热情成为市场资本营销推广耽改剧的新路径,作为“数字劳工”的CP粉就为耽改剧不断加热。“在作品生产与分配环节中,粉丝是无权的,但在文本解码环节中他们却拥有着主导权。”[7]61作为自由劳动力,他们集生产、推动和消费于一体。CP粉为了延续剧中人物带来的CP感,他们会撰写同人文、剪辑同人视频、制作表情包,架起“精神世界与客体世界”的桥梁,构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乐园。这种意义生产使他们在享受到“磕CP”的精神狂欢的同时,也为影视剧创造了一定的热度。“淡化目的性,草根化的二次创作以病毒式传播的速度快速将网络剧推向流量顶点”[7]61,正如《镇魂》热播期间,因两位主角在剧集宣传时互动调侃,随后“毛猴”的表情包一次又一次被顶上微博热搜,其中粉丝“镇魂女孩”成为剧集宣传蓄势的主力军。粉丝巨大的热情与力量对网络耽改剧的资本营销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在无形之中带动了原著的传播与阅读。

“捆绑式”营销能够满足粉丝兴奋点。为了达成粉丝新近“爱豆”的期望,剧集宣发人会要求主创们进行“捆绑式”宣传,包括两位主演合体出席综艺活动、时尚杂志的拍摄以及双人直播,由戏内到戏外的亲近相处模式给了粉丝更多的想象素材,为剧集制造热点话题,同时给予粉丝男男CP福利,从而达到宣发1+1>2的效果。例如2018年的网络耽改剧《镇魂》,两位男主录制了一期《快乐大本营》,并在“一直播”平台上进行了一场合体直播。为了让观众沉浸式地追剧,两位主演还合唱了主题曲。

宣传营销创意独特。网络耽改剧不同于传统影视,缺少了电视媒介宣传渠道,市场资本在宣传时紧紧抓住了网络媒介作为突破口,迎合年輕群体。宣传文案偏委婉含蓄,将影视中的同性暧昧情节戏称为“社会主义兄弟情”。耽改剧改编自耽美原著,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一些隐晦情节适当进行改编,尽可能还原书中场面,将细节做到极致,包括原著中的人物和场景,像《陈情令》就是以原著《魔道祖师》为核心,几乎还原了书中的人物性格与场景,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影视剧集当中,增强了观影效果。《陈情令》热播期间,官方与粉丝在原剧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激发了粉丝们的输出能力。

动漫与广播剧也是如此,它们的热度会带动先前从未接触过此类作品或者暂时没有阅读此作品的读者,为耽美文学蓄力。网络耽美改编剧新辟了以腐女群体、原著粉为主要受众的市场,辅以独到的营销手段,在激烈竞争的影视产业中分得了一杯羹。

四、结语

耽美文学在当下网络小说的众声喧哗中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耽美文学未来的预期又会怎样呢?通过调查,有78%的受调查者认为今后耽美文学会逐渐发展,成为网络小说的一个分支;有11.76%的受调查者则认为今后耽美文学仍可能处于亚文化状态;有1.18%的受调查者认为耽美文学将为主流意识形态打压,最终消失。耽美文学娱乐属性明显,绝大多数耽美文学作品的读者是抱着猎奇和消遣的心理阅读耽美文学作品的。以对于同性恋的好奇或为了娱乐消遣、打发时间为目的的阅读使得不少网络作家在创作耽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以故事曲折离奇、情节扣人心弦为目标,为笼络读者,让作品的情节发展顺应读者的期待。资本为了提升耽美文章的点击率而刻意去迎合受众的阅读口味,从而形成了一种媚俗现象。耽美文学从早期的展现同性间纯爱的“清水文”,发展到现在追求感官刺激的“肉欲情色文”。原本为了平衡男女权力关系的内容,在资本的调控下发生质变,低俗肤浅,最后沦为取悦读者的视觉欲望工具。

参考文献:

[1]姚培娜.耽美文学探析[J].名作欣赏,2012(30):81-83.

[2]闫文菲.中国耽美小说的发展现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5):134-137.

[3]张博.父权的偷换——论耽美小说的女性阉割情结[J].文学界(理论版),2011(9):11-12.

[4]李昊,吴玉杰.女性文学异托邦建构的可能性——以“耽美文学”为例[J].当代文坛,2018(6):131-136.

[5]尤微. 耽之于美:当代耽美写作中女性主义的审美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6]韩冰,刘超越.耽美影视作品中的异类文化与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2015(22):52-54.

[7]林尊一.浅析网络耽改剧的营销策略[J].视听,2020(1):60-61.

作者简介:严佳丽,常州大学。

虞佳燕,常州大学。

章倩倩,常州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资本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超四亿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2014年度中国资本“金桥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