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地方高校为例

2021-05-14陈红艳袁书卷郑宽明董开莎井军弟

关键词:人际资本职业

陈红艳, 袁书卷, 郑宽明, 董开莎, 井军弟

(陕西理工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为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1]。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鼓励大学生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既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又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新时代推进大学生积极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战略,也是提高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创业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具备的职业品质,大学时期是个体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研究指出,创业者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影响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创业差异,在创业者的诸多心理素质中,心理资本处于创业资本的重要地位[2]。从“资本”理论演进上看,资本理论发展经历了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到心理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人力资本是个人通过教育、培训和学习等投资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社会资本是个人从社会关系角度投资生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而心理资本是将个人潜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一种“类状态”的积极心理能力[3]。

心理学家路桑斯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影响下,开创了积极组织行为学领域,提出增强组织和个人竞争优势的第三个重要来源——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是个体内在的介于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之间的“类状态”变量[4]。这种类状态变量具体表现为个体积极的心理能力,是能够在后天学习和实践中得以改变和开发,经反复使用后成为个体稳定且持久的内在心理特质,包括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乐观(即乐观解释风格)、希望(即积极思维模式)和韧性(即心理弹性水平)四个维度。在职场和组织中,个体拥有的心理资本对职业适应和事业成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中的希望和乐观是个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应对困境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也是计划行为、就业成功、工作业绩和战略决策的支柱性心理要素[5-6]。

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领导效能和组织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它是个人在职业探索中形成的积极心理能力,也是成功创业者需要具备和提升的重要资本,对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具有潜在的价值增值性。创业心理资本是指能够满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情感要求并促进创业成功的心理资源总和,是个体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及建设性力量[7]。创业心理资本具体包括自信乐观、坚韧进取、善于交际和真诚奉献四种积极心理能力,其中,前两种属于事务型的创业心理资本,后两种属于人际型的创业心理资本。研究发现,创业心理资本具有开发和挖掘特性,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瞻性资本[8]。开展创业教育和心理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心理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人际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目标实现。

一、调查概况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2019年9月—12月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了西安理工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和陕西理工大学5所陕西省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56份,回收率为96.33%。涉及的专业有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热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学前教育、历史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中,男生有617人,占53.4%,女生有539人,占46.6%;大一学生有214人,占18.5%,大二学生有309人,占26.7%,大三学生有336人,占29.1%,大四学生有297人,占25.7%;文科生有341人,占29.5%,理科生有428人,占37%,工科生有387人,占33.5%;城镇学生有530人,占45.8%,农村学生有626人,占54.2%;中共党员有273人,占23.6%,共青团员有883人,占76.4%。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614人,占53.1%,未参加有542人,占46.9%;有学生干部经历有381人,占33%,无学生干部经历有775人,占67%;调查大学生平均年龄19.52岁(SD=5.83)。

2.研究工具

采用创业心理资本量表测量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状况[9]。该量表共有25个条目,包括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个分量表,其中,事务型心理资本分量表包含自信乐观和坚韧进取两个维度,人际型心理资本分量表包含善于交际和真诚奉献两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方式,从1代表“完全不符合”到5代表“完全符合”。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 0.893,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2.847,CFI=0.923,NFI=0.939,RMSEA=0.017,信效度良好。

采用自尊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自尊水平[10]。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4点计分,从1代表“非常不同意”到4代表“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表明个体自我价值感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3,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1.058,CFI=0.941,NFI=0.926,RMSEA=0.024,说明信效度良好。

采用职业探索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和探索活动[11]。该量表共有12个条目,包括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两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从1代表“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维度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职业探索越积极。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2.933,CFI=0.936,NFI=0.908,RMSEA=0.015,信效度符合测量要求。

大学生创业指标主要从对大学生的创业状况及经历进行考察,在个人信息调查中,设置了创业经历、创业动机和创业困境等项目,将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心理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测量指标。进一步考察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设置了性别、年级、生源地、政治面貌、专业、学业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等基本情况,作为反映大学教育对学生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测量指标。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实践和创业经验相对较少

经统计,被调查的1 156人大学生中,有创业经历的97人(占8.4%),正在创业的82人(占7.1%),有创业实践的183人(占15.8%),无任何创业经历的794人(占68.7%),说明大学生总体的创业经历相对较少,创业实践和创业经验较为缺乏。在大学生创业动机中,以获取财富为动机的368人(占31.8%),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动机的317人(占27.4%),以机会顺势为动机的266人(占23.1%),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动机的205人(占17.7%),表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呈现多样性,以积累经济资本和实现个人潜能占主导。在大学生创业困境中,创业经验不足的393人(占34%),人脉资源缺乏的256人(占22.2%),资金不足的221人(占19.1%),缺乏冒险拼搏精神的109人(占9.4%),个人能力有限的88人(占7.6%),没有好的创业方向的57人(占4.9%),缺乏创业伙伴的32人(占2.8%),表明大学生创业困境主要集中在创业实践经验缺乏、人脉资源匮乏和创业资金不足三个方面。

2.创业心理资本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描述性分析发现,事务型心理资本(3.61±0.48)和人际型心理资本(3.62±0.57)均显著高于量表的理论中值3分(t=43.26,36.95,P<0.01);在四个因子得分上,真诚奉献得分(3.65±0.55)最高,坚韧进取得分(3.63±0.55)位居第二,自信乐观得分(3.54±0.49)位居第三,善于交际(3.51±0.55)得分最低。创业资本是创业实践的中心要素,创业心理资本在创业经济资本、创业人力资本和创业社会资本等所有创业资本中处于重要地位[12]。高水平创业心理资本有助于推进创业实践,促进创业活动积极发展。大学生群体中无任何创业经历的有68.69%,大学生相对缺乏创业实践,未曾体验创业的艰辛与挑战,对创业活动持乐观态度,创业挫折经历和创业挑战经历不足,事务型心理资本中坚韧进取发展低于乐观自信。诚然,创业是一种团队行为,成功创业是团队的结晶与智慧。大学生在校以学业和能力发展为主,侧重综合能力提升,心理发展处于延缓偿付期,自我同一性建立逐步完成,人际认知发展优于人际能力,人际型心理资本中真诚奉献发展好于善于交际。

3.创业心理资本存在性别优势差异

由表1可知,大学生两类创业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的事务型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74,P<0.01),而女生的人际型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77,P<0.01),男生和女生的创业心理资本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24,P>0.05)。

表1 创业心理资本的性别差异分析

性别差异理论指出,性别角色获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群体及其文化塑造着社会性别角色,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都持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定位观点[13]。社会对男性角色地位是工具性角色,男性有较大影响力、处事坚定理性、富有竞争力和思想独立,这种文化定位中男性从小就侧重于参与事务型活动并培养这种能力,所以男生乐观自信、坚韧进取,富有力量感和解决力;社会对女性角色定位是表达性角色,女性倾向于照料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觉察性,这种定位侧重培养女性的人际品质和交际能力,在这种文化期许中成长和发展,女生表现出善于交际,真诚奉献,更有亲和力和同理心。

4.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优势不同

由表2可知,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创业心理资本总分的专业差异均显著(F=14.14,P<0.01;F=15.90,P<0.01;F=18.91,P<0.01),事后检验显示,理科学生的事务型心理资本显著高于文科和工科学生(I-J=0.10,0.17,P<0.01),文科和理科学生的人际型心理资本显著高工科学生(I-J=0.18,0.21,P<0.01),理科和文科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总分显著高于工科学生(I-J=0.19,0.13,P<0.01)。

表2 创业心理资本的专业差异分析

伏尔泰曾说:“除了野蛮的国度,世界上所有地方都被书统治着”。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和发展,是国民掌握了先进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学科专业领域差异潜移默化渗透于学生能力差异和人格倾向中,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理性,工科的思维基础则是工具理性[14]。理科的科学理性思维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故理科学生的事务型心理资本较高。文科的人文理性思维模式侧重人类文化视角的多元思维和价值观,研究和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相应文科学生的人际型心理资本较高,更善于交际,更善于表达。工科的工具理性思维强调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正确地面向世界和事实,认识生存的世界,遵循规律和行为准则,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较高,人际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中等。

5.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干部经历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发展

在本研究中,以学业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干部经历、加入党组织等作为反映大学教育的衡量指标。由表3可知,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创业心理资本总分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上差异均显著,其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创业心理资本总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t=4.01,P<0.01;t=2.85,P<0.01),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创业心理资本总分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t=7.51,P<0.01;t=5.54,P<0.01)。创业心理资本在学业成绩和加入党组织上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创业心理资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干部经历差异分析

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和书本,步入实践领域接触社会,通过勤工助学、做家教、项目实践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丰富个人经历以提升实践能力。学生干部经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大学阶段的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助手,借助学生会、团委、社团、班级等组织,通过上传下达组织活动、策划管理、实施计划,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探索能力、职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具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事务型和人际型的心理资本水平更高。

6.自尊和职业探索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有积极促进作用

由表4可知,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及创业心理资本总分与自尊、职业探索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5~0.54,P<0.01),自尊与职业探索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8~0.24,P<0.01)。

表4 创业心理资本、自尊及职业探索的相关分析(r值)

以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政治面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干部经历、职业探索、自尊9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创业心理资本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尊、职业探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干部、专业、性别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均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5~0.58,P<0.01),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共同解释力为39%,生源地、年级、政治面貌三个自变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

表5 自尊、职业探索和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对于大学生来说,自尊自信与否关乎个人成长、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自尊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高自尊者对自我价值的评价较积极,能积极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宽容、尊重,对行为结果容易做出自我服务的归因,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潜质发挥,心理状态倾向于务实乐观和热情奉献。研究证明,有过职业探索的个体在工作后,能体验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16]。大学生明朗的职业取向、知道自己拥有的职业机会以及利用职业机会实现就业是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种职业探索行为和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身优势、熟悉职业领域不断历练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综合能力。

三、对策与思考

1.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近几年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7]。高校不断实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创业引导性教育,强基础、宽口径、创新拓展大学生职业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的职业发展创新理念。同时,加强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改革探索,为大学生打牢基础、强化根基,更新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和专业竞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和第二学位教育,拓宽大学生的发展口径。因此,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大学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和深度融合,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把脉、导航。

2.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细化创业指导体系,培养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建立分类指导、分层施策、协调行动、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切实转变创业教育观念,挖掘、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性别特点和不同创业经历的特点,深度调研、合理决策、制定切实可行地大学生创业指导机制和创业工作管理机制等。同时,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经历、创业意向和创业心理资本的具体表现和内部差异,合理评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创业能力短板,引导大学生改变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补齐能力短板,促进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创设平台,优化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结合教育改革、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更新实践教学理念,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构建实践教学的多平台育人系统,以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提升带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有机会结合优化教学内容,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实践教学螺旋式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的内涵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建设新型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构建实践课程立体型模式,形成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应用实践的综合型框架,融合培养并开发大学生创业潜质,提升大学生的独立性、求异性、冒险精神、乐观精神、奋斗意识、决断能力、掌控能力和实战精神等。

4.重视学生自我价值感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实践探索

高自尊者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倾向于自我服务归因,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能够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潜质发挥[18]。从个体发展的视角来看,家庭是影响个体自我价值感的重要因素之一,3岁之前的亲子依恋是婴儿积极探索的安全基地;童年期父母的评价反馈是儿童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父母合理调整期望为儿童提供“脚手架”支持以促进儿童积极自我发展。另外,父母的能力观对儿童青少年自尊发展影响极大,父母持有“能力固定观”,儿童倾向于以表现为目标,易出现习得无助取向;父母持有“能力发展观”,儿童则以学习过程为目标,形成精益求精取向,他们会有更强的掌握动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重视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在陪伴中给予儿童积极探索的心理支持、安全感和自主探索机会,在历练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个体自我价值感的积极发展,进而为大学生创业探索提供有力的心理品质保障。

5.加强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多渠道、创机会、聚众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行动

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贷款融资、创业服务、税费减免、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创业,享受优惠政策,先就业再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就业者变为就业机会创造者;支持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计划,提供各种扶持和计划项目,多渠道地为大学生创设平台,以此丰富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促进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的积累。有学者指出,加强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开发新型创业模式服务机制助力大学生创业[19]。基于此,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区域经济特色和区域社会发展优势,高校、社会和各级组织多渠道、协力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全力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行动。

猜你喜欢

人际资本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搞好人际『弱』关系
职业写作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我爱的职业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