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2021-05-14邬小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审计工作高质量

邬小若

(中国烟草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要树立“高质量”意识,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国有资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内部审计要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关键是强化质量控制,提高发现问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权威。审计质量是评价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优劣的一把标尺,是内部审计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可以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规范的运行环境。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把握问题特点,掌握问题规律,切实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严格落实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要求,注重审前研究分析,完善审计方案,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审计重点,确保各审计项目有层次、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严格落实程序性控制要求,严把审计通知书、征求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意见、审计组会议讨论、三级复核、处务会议审定等重点关口,保证审计质量。坚持“找准问题、规范取证、准确定性、客观评价、充分沟通”的原则,全面客观辩证审慎地看待审计发现问题,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审计后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促进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为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以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的有力举措,是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有力举措。

2 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2.1 审计方法和手段需进一步创新

目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方法,日益成为当今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取得审计成果的关键,要着眼于审计大数据的分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及创新强审战略。从实际工作角度,审计方法创新和信息化利用程度还不高,信息化审计人才还比较缺乏。

2.2 审计报告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审计报告撰写中的常见问题,从报告内容、结构上来讲,主要有以下4类。①审计报告格式方面,审计报告要素不够完整、格式不够规范;②审计问题方面,主要包括审计事实不清楚、表述不准确、语言不精炼,以及同类情况缺乏汇总归纳等;③审计定性方面,主要包括审计定性不准确,审计定性缺乏法律法规制度文件作为支撑;④审计建议部分,主要包括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建议空泛,审计建议只单独摘抄文件内容,不具有指导性。

2.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应进一步明确了审计评价内容。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标指标体系中,存在如下问题:审计评价内容不全面,没有涵盖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新发展理念等,个别评价指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等。

2.4 审计成果运用需进一步充分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还不完全到位,主要表现在审计部门未完全树立“成果导向”和“精品意识”,审计结果未完全公开,审计结果运用还不够充分等,审计震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5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需进一步加强

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提出的“三立”要求。目前,为适应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如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创新能力。

3 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

3.1 质量管理5M1E分析法

5M1E 分析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下分析产品质量波动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控制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波动的人(Man/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及环境(Environment)6个因素,从而更好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图1 质量管理5M1E分析法

3.2 构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借鉴质量管理的5M1E分析法,5M1E 6要素对应于审计环节,分别是:人即是审计人员,机即是审计标准,料即是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法即是审计信息化,测即是审计督导,环即是审计结果运用。

图2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4 构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打造六大质量管理体系,即审计培训体系、审计标准体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审计督导体系,审计整改体系,保障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规范的运行环境。

图3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4.1 审计培训体系

建立覆盖各级审计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①根据《规定》中“第八条 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对审计人员开展保密教育。②落实“三立”要求,通过“请进来”提升审计,邀请经济责任审计专家开展培训,开展审计人员“上讲台”,进一步拓宽审计人员视野,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通过“走出去”增长见识,有计划地选派审计人员参加内审协会组织的经济责任审计培训班,选派审计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审计项目。通过“压担子”促进成长,组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专项课题组,确保每个审计组至少有1名审计骨干、1名新进审计人员,开展“传、帮、带”,让年轻审计人员快速成长起来。

图4 内部审计培训体系

表1 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

4.2 审计标准体系

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管控水平,通过“制度流程化”,构建“两图”即审计工作流程图、审计委员会流程图,将相关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内部审计流程之中;“程序标准化”,构建“一图”即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图,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内容和执行要求;“文书范本化”,即将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过程中各阶段审计文书的格式标准化,如:审计通知书、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过程清单化”,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开展时,向被审计单位出具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包括凭证)等,工作纪律清单(监督方式)等,审计结束后,审计组需填制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审计成果清单、审计全覆盖检查清单、审计底稿清单、审计人员考核清单等“五清单”。“四化一体”的方式搭建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

图5 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体系

4.3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根据《规定》中第二条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思想,在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新发展理念指标、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指标等。

4.4 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科技强审”理念,落实审计署提出的“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审计项目全流程通过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及管理,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的质量、效率和层次。“五个一”工程包括强化一个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一个物资采购风险防控系统,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风险防控系统,形成一个风险防控操作手册,建设一支信息化审计队伍。

图6 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4.5 审计督导体系

建立督导、控制及考核体系,审计底稿实行审计小组长、主审、审计组长“三级复核制”,建立审计小组集体讨论决策机制。年度对各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树立“产品意识”“精品意识”,努力打造高质量、高产出的内审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图7 审计督导体系

4.6 审计整改体系

根据《规定》中“第四十四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责任追究、整改落实、结果公告等结果运用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建立循环审计意见整改跟踪体系,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完善整改机制。审计结果要公开通报,违法违纪重大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形成问责通报常态化。严肃审计整改,建立整改销号制度,对应付整改、虚假整改、边改边犯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也要严肃追责问责。

图8 循环审计意见整改跟踪体系

5 下一步工作方向

①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即2021年为“审计质量提升年”,2022年为“审计质量深化年”,2023年为“审计质量巩固年”,进一步提高审计发现问题能力,优化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及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审计制度设计、审计项目结合和方式组合、推动大数据审计与审计业务融合,坚持“治已病、防未病”,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②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从做好项目计划管理、强化审计过程管理、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以创优项目倒逼审计质量5个方面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积极编发审计工作动态,大力推广审计中的成熟经验、创新举措、先进审计方法,促进审计人员互助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审计工作高质量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