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基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2021-05-14陈国庆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进出口民营企业贸易

周 爽,陈国庆

(四川大学 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增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2018年6月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关税加增25%。我国采取紧急措施对美部分商品加增关税进行反制,中美之间的贸易较量再次展开,不断进行。直至中美双方就此加增关税的行为进行磋商,达成共识后中美贸易战方告一段落,但此贸易摩擦仍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20年初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众多企业停工停产,工人居家隔离,企业订单获取难、复工复产难,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遭到又一轮打击。作为民营企业,遭到的打击更为严重。据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外贸的第一大主体,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整体趋势的影响之大。在一定程度上,民营企业发展受困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因此,助力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对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来说尤为重要。

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中国进出口贸易整体稳中向好,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但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之后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在前8个月达20.05万亿人民币。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0.6%,其中出口11.05万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0.8%,进口9万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3%。基于此现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思考,以便于更好地解决进出口贸易问题,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助力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提升。

1.1 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机电产品、纺织产品、塑料制品等在我国的产品出口中占比大,总体占比高达58%;高科技产业等出口占比少,出口结构较单一。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进口处于下降趋势,这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同时,在进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处于主导地位,近几月,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已达54.9%,而其他类型企业近来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不太乐观,整个出口企业结构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各国的进出口贸易,但是从整体来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存在着不平衡问题。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而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各国之间的贸易总值占比都出现下降趋势。我们需要在维持、促进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同时,注重推动中美、中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 中国进出口贸易困境

2.1 中美贸易战影响

2.1.1 生产、销售成本提高。 中国民营企业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原材料源于进口,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进而加重了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部分跨国集团寻求产业转移,而在此过程中各种附加费用不断激增,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当完成生产环节进行出口时,关税的增高,也导致了销售成本的增加。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价格因素影响占比大,当价格上升,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减弱,自然影响销售,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

2.1.2 融资困难,资金链难以维持。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整体来说相对较晚,体制亦不够健全,在外界环境改变,不稳定因素出现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受到挑战。当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升级后,国内外金融、证券市场产生波动,对规模相对较小、信誉度相对较低的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出现裁员等现象,员工收入减少,存入银行的钱自然减少,此时,民营企业想从银行获取贷款谋取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当一个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若想继续进行进出口贸易就十分困难,必须寻求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2.2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带来的影响

由图1可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个体工商户及民营企业的影响尤为大。

图1 不同企业的受冲击面

以下以民营企业为例,简要列举了民营企业在此期间面临的两大问题。

2.2.1 无法获取订单收入,而固定性成本仍然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如减免房租、降低税负、延期纳税、缓缴社保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民营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在整个发展中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更为严重。

民营企业获取订单的难度激增。虽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下民营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但是受企业规模与社会现状的影响,企业难以获取订单,也就会减少生产甚至是停止生产,亦可能生产过后出现存货大量积压、无法变现等问题;与此同时,员工的工资、企业的水电费等固定支出仍然存在。对于资金压力大、融资难度大的民营企业来说,当没有收入来源而支出仍然存在,资金链出现问题而无法解决时,极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被收购或破产。

2.2.2 企业对于政策的了解度不足。 据数据(新华网——聚焦分论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调查分析》)显示,比较了解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举措的企业仅有34.3%,而25%以上的企业对于政府的支持举措是不太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不了解政府的帮扶措施,自然也就无法为企业谋取合法利益,进而减少支出,降低疫情之下的生存与发展难度,这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值得深思的是,企业对政府支持举措的了解问题不仅体现在本阶段。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中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呈稳步增长状态,前8月进出口双边贸易额达4 165.5亿,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成为现阶段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基于企业对政府措施的了解度,自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难以运用政策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进出口贸易额提升,促进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

2.3 中国进出口贸易其他困境

如上所述,以中美贸易战与新冠肺炎疫情为出发点,基于民营企业是中国进出口贸易主体这一事实,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发展上的困境,进而推之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困境远不止于此。在供需结构上,中低端供给偏多,而中高端供给不足,当民营企业的供给以中低端为主时,面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显然有待提高;在税收政策的优惠上,国家颁发的一系列减税降负措施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与提高财会记账程序,熟知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并加以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成本,营改增的同时,也是对税收监管体制的一种完善,所以实际意义上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更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加大了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加大了企业整个运营成本,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对策建议

基于中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进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针对上述困境,主要列举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3.1 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多种政策联合发力

3.1.1 在税收上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由上可知,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负举措,但是企业的实际税负依然很重,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等从其他方面引导企业,让税负不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顾虑;针对大部分企业对政府支持举措不太了解这一情况,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学习相关政策,从而让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1.2 在资金的筹集上加强政策的帮扶。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信誉等问题,民营企业在筹集资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让银行贷款适当偏向于民营企业,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问题,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

3.1.3 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供需矛盾这一存在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中低端产品供给多,而中高端产品、高科技产品的供给不足,在出口的占比上亦很低,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进出口核心竞争优势,更能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2 企业不断寻求发展

3.2.1 企业要不断提高信誉度。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光靠政府显然并不能构成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体系,光靠政策支持显然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因此,企业要立足自身,解决内部发展问题,同时提高信誉度,为融资、贷款创造条件。

3.2.2 企业要提高自身意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颁布过后,企业要提高自身学习意识,认真学习政策方针,依政而行,进而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提高改革创新意识,面对企业供给结构上的问题,企业要从市场需求等角度出发,对企业供给结构做出适当调整,进行转型升级,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要提高责任意识、大国意识,如华为一般,在企业谋求自身发展时,在企业走出国门时,依然坚持自身责任意识与爱国意识。

4 结束语

中国进出口贸易是稳中向好并不断发展的,现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也位居世界第一。但不论是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中国进出口贸易仍面对诸多的困境,进出口贸易企业结构、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进出口贸易地域结构等都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但笔者坚信在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下,在企业与政府等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进出口民营企业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贸易统计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贸易统计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