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MRI 与CT 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中的早期诊断效果

2021-05-13杨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癌肿肝癌准确率

杨松

据目前情况来看,患有肝癌的患者逐渐增多。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前期病情较为隐匿,发展速度非常快,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现阶段,临床中一般会应用手术的方式为肝癌患者治疗,而介入治疗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方式,患者需要长时间且反复治疗,但是依旧不能够将全部的肿瘤病灶进行清除,这时就需要多次重复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评估,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疗效[2]。CT 和MRI 等技术是临床中对肿瘤病灶和复发等情况进行诊断的常用技术,每一种方式的检出率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够将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和复发情况准确的掌握,本院对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0 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了早期诊断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和复发情况时应用MRI 和CT 的效果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0 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9 例,女31 例;年龄38~78 岁,平均年龄(55.89±10.25)岁。本次研究经过了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被确诊为肝癌并接受了介入治疗,家属或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没有出现中途转院或退出的情况,并不具有精神类疾病,可以配合治疗。

1.2 方法 70 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在手术后使用CT 和MRI 两种方式进行检测,方法为:①CT:进行CT 检查时所应用的是64 排螺旋CT 扫描仪,参数为:电压130 kV、电流200 mA,层厚设置为2 mm,对患者进行平扫。之后为患者注射造影剂,25 s 之后开始对肝动脉扫描,70 s 之后对患者肝门动脉扫描。②MRI:检查人员在扫描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膈顶至双肾进行扫描,使用T1WI 等扫描,以及进行增强扫描。为患者注射造影剂,20 s 之后扫描患者肝动脉位置,50 s 之后扫描患者肝门动脉位置,3 min 后开始延迟扫描。扫描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病灶数量、类型等详细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情况、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 70 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后发现其中阴性病灶19 个,阳性病灶68 个。CT 诊断阳性准确55 个、诊断阴性准确10 个,诊断准确率为74.71%;MRI 诊断阳性准确65 个、诊断阴性准确17 个,诊断准确率为94.25%。MRI 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MRI检测的灵敏度95.59%、特异度89.47%均高于CT 的80.88%、5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n,n(%)]

表2 两种检测方式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3 讨论

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患有肝癌的患者越来越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死亡率。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对于原发性肝脏肿瘤来说,主要是在患者肝脏上皮或者是间叶组织中出现,前者为原发性肝癌,发生率较高,并且对患者的伤害也非常的大[3,4]。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对肝癌诊断时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将分子机制等进行考虑,认为其具有多发因素,会受到环境和双重因素等的影响。肝癌在临床中的表现非常的复杂,需要对病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处在早期的肝癌患者并没有特异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会具有较多的临床症状,如肝脏部位疼痛、腹胀等,部分患者甚至还会出现黄疸和低热等症状[5]。在患者生命体征和其自身情况方面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一般会出现肝脏肿大和黄疸等现象。除此之外,如果是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异常的反应。所以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早期进行病理学指导,降低其复发的几率,对其有效诊断,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对肝癌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此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史和转移等情况,原发肿瘤的患者一般为中晚期,需要对原发治疗提升重视程度。患者的疾病症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中,很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和乏力,在体检时也可以发现有硬结节,而晚期肿瘤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症状[6]。在临床中,治疗肝癌时一般会使用综合治疗的方式为患者治疗。但是因为肝癌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我国医疗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促使微创技术广泛使用在临床治疗当中,而颈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的方式已经成为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得到理想的疗效,还可以将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但是利用此种方式为患者治疗的时候,因为不能够一次性将所有的肿瘤细胞灭活,很容易将部分肿瘤细胞残留下来,所以需要对患者多次重复的进行介入治疗,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目前,MRI 和CT 技术是对使用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的主要方式,也能够通过这两种方式对患者癌肿残留和复发病灶的情况进行查看,从而确定治疗疗效和将治疗方案完善。CT 是临床中常用诊断疾病的手段,操作简单,但是其在实际使用当中因为敏感性较低等因素,很容易出现假阳性的问题,从而导致诊断结果准确率降低。MRI 能够帮助临床提供更加清晰的病灶图像,分辨率较高,医生可以根据其提供的图像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和直观的观察。并且在实际应用当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而多序列和多参数的成像方式对软组织的针对性更强,让医生对病灶边缘结构和肝硬化纤维条索等情况进行掌握。而将MRI 和CT 进行对比,MRI 能够观察患者肝脏任意角度的切面组织,还可以得到清晰度较高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等。并且在实际检查的过程当中MRI 的检查时间短于CT,从而将患者在检查时所受到的辐射减少,减小对他们的伤害。除此之外,CT 在检查当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正常肝实质和病灶的密度差进行诊断辅助,此时就会受到不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与此同时典型改变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诊断的准确率并没有MRI 高。本次研究当中,MRI 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使用MRI 和CT 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进行癌肿残留及复发早期诊断时,MRI 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也因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等优势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数据,帮助医生对介入手术的疗效进行判断,并完善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逐渐恢复健康,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早期诊断中应用MRI 和CT 检查均可以得到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率也较高,更加适合临床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评价疗效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癌肿肝癌准确率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