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GF-1及SHBG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关系

2021-05-13张敏马卫国李蓉邸丽改李亚谢传庆殷小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负相关空腹视网膜

张敏,马卫国,李蓉,邸丽改,李亚,谢传庆,殷小红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内分泌科;2.眼科;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7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快速增加趋势。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在2017年达 4.25 亿,预计2045 年可达6.29亿[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因视网膜神经元及视网膜脉管系统变性,是糖尿病患者进行性视网膜疾病和失明的重要因素[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对组织细胞有胰岛素样作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 649×103,是一种单链多肽,由肝脏分泌及合成,受生长激素(GH)调节[3]。IGF-1与胰岛素同源性升高,IGF-1水平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展有关。近来研究[4]发现,糖尿病患者IGF-1水平低于非糖尿病者,且不论是否存在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都与较低水平的IGF-1相关。已有研究[5-6]证实,IGF-1与内分泌代谢疾病有关,且与T2DM的胰岛素抵抗也存在相关性。此外,IGF-1可激活视网膜再生常见的信号通路[7],在视网膜中是一种有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其在DR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下降,故增生性DR患病率低于年轻者[8]。武银铃等[9]则认为,DR患者血清 IGF-1 水平明显升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是一种在肝细胞内合成的糖蛋白,可调节血中生物活动的性激素浓度和组织细胞功能。循环SHBG与全身代谢密切相关,可预测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10]。有报道显示,SHBG水平低的男性患T2DM的风险比SHBG水平高的男性高四倍[11]。目前,关于IGF-1在DR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余指标的相关性仍未明确,且鲜见针对IGF-1与SHBG关系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DR患者血 IGF-1、SHBG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在DR风险预测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n=87)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98)。其中,DR组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56.09±1.2)岁;病程(14.32±0.78)年。NDR组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年龄(55.22±1.36)岁;病程(6.62±0.6)年。另选80名同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糖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其中男性37名,女性43名;年龄(53.05±1.69)岁。纳入标准:糖尿病符合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12],DR的诊断依据全国眼底病协作组制定的DR诊断标准[13]。

1.2 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均禁食10 h后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采血5 mL,其中2 mL于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并分装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酶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及C肽;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ELISA法检测血清IGF-1及SHBG水平。OGTT、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的操作方法如下:受试者禁食10 h后采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然后口服溶于250~300 mL水中的75 g无水葡萄糖粉,再次采血分别测定服糖后0.5 h、1 h、2 h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公式为:HOMA-IR=[FBG水平(mmol/L)×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mIU/L)/22.5]。体重指数(IBM)的计算公式为:BMI(Kg/m2)=[体重/身高2]。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 DR组和NDR组FBG、HbA1c均高于NC组(P<0.05),且DR组HbA1c高于NDR组 (P<0.05);NDR组2 h FINS低于DR组和NC组(P<0.05);NDR组和DR组HDL低于NC组(P<0.05);DR组和NDR组2 h C肽、TC、LDL低于NC组(P<0.05),且DR组空腹C肽、TC、LDL低于NDR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各组空腹血清IGF-1、SHBG水平比较

DR组和NDR组空腹血清IGF-1、SHBG水平低于NC组(P<0.05),且DR组IGF-1水平低于NDR组(P>0.05),SHBG水平高于NDR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空腹血清IGF-1、SHBG水平比较

2.3 血清IGF-1、SHBG水平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

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F-1与空腹C肽、2 h C肽呈正相关(r=0.327、r=0.207,P<0.05);与年龄、SHBG、OGTT 2h血糖呈负相关(r=-0.275、r=-0.372、r=-0.184,P<0.05)。SHBG与IGF-1、BMI、HbA1c、FBG、空腹C肽、TG呈负相关(r=-0.372、r=-0.437、r=-0.214、r=-0.313、r=-0.419、r=0.291,P<0.05),与年龄、HDL呈正相关(r=0.232、r=0.407,P<0.05)。

2.4 血清IGF-1水平与SHBG水平的相关性

以IGF-1为应变量,病程、年龄、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bA1c、HOMA-IR、TC、TG、HDL-C、LDL、SHBG为协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SHBG水平呈负相关(β=-0.321,P=0.017)。见表3。

表3 血清IGF-1水平与SHBG水平的相关性

3 讨论

IGF-1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是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14-15],可调节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16],与糖尿病关系密切。DR属于细胞增殖性疾病,故IGF-1作为调控增殖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DR的发生发展。有研究[8]报道,在近似的糖尿病患病时间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增生性DR患病率低于年轻患者,这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检测到的IGF-1水平降低有关。

IGF-1可以增加视网膜胶原酶形成,又能促使细胞增殖,使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出现[17]。有研究者[18]重点评估了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前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GF-1,IGF-1R和IGF-BP3 mRNA的水平,结果发现,在视网膜前膜(ERM)中,糖尿病患者的IGF-1和IGF-1R mRNA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为了解IGF-1如何影响DR,本研究测定了DR组及NDR组患者IGF-1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发现,两组患者IGF-1水平均较NC组下降,且DR组低于NDR组,提示低水平IGF-1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亦有报道[19]显示,具有高风险的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T2DM患者伴有低IGF-1水平。但血清IGF-I水平无论低还是高,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0]。IGF-1与胰岛素敏感性、FPG、FINS及 HbA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提示胰岛素敏感性、FBG、FINS 与HbAlc可能为 IGF-1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21]。Song等[22]则认为,T2DM患者IGF-1水平与HDL-C正相关。本研究发现,DR组及NDR组血HDL-C低于NC组,但未发现IGF-1与HDL-C有明显相关性,而 IGF-1与空腹C肽及2 h C肽呈正相关,与OGTT 2 h血糖呈负相关,提示随着血糖升高及胰岛功能减退血清IGF-1降低,进一步验证了DR患者血清IGF-1水平降低。

低水平的SHBG人群若携带SNPrs6259,则易患T2DM[23]。Winters等[24]发现,人体肝脏组织SHBGmRNA及循环SHBG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敖娜等[25]研究提示,随着SHBG水平下降,DR患病率上升,低浓度SHBG可能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NDR组及DR组SHBG均低于对照组,且SHBG与HbA1c、FBG、空腹C肽呈负相关关系,提示低水平SHBG可能参与DR的发生发展。同时,本研究IGF-1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HBG进入方程,表明IGF-1与SHBG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IGF-1与SHBG在糖网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正向或负向作用,对于建立健全DR的预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检验价值。

猜你喜欢

负相关空腹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更 正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空腹喝水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