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在霉菌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05-13房红娟马辉娟李晓瑞田小娟张琳刚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霉菌性变应原鼻窦炎

房红娟,马辉娟,李晓瑞,田小娟,张琳刚

(运城市中心医院,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急诊科,山西 运城 044000)

鼻窦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在疾病进程中可能加重患者的呼吸道相关症状。鼻窦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包括感染、变态反应、免疫性因素、鼻腔鼻窦解剖因素等[1-2]。病毒、细菌、真菌(霉菌)均可成为病原体导致疾病发生,病原学检测为霉菌者在临床上称为霉菌性鼻窦炎[3]。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和霉变物中,其孢子常混杂在尘土和空气中易被吸入呼吸道;鼻道引流不畅时,寄生在鼻窦内的霉菌可快速生长繁殖形成菌丝团块,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又会加速霉菌繁殖并加重感染[4-5]。近年来,变态反应在鼻窦炎疾病进展中起到的作用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erum allergen-specific IgE,s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s,EOS)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变态反应水平[6-7]。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变应原sIgE与外周血EOS在霉菌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纳入标准:(1)经鼻内窥镜、CT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鼻窦炎;(2)病原学检查确定为霉菌感染所致;(3)性别不限,年龄20~69岁;(4)入组前未接受抗过敏或免疫抑制剂治疗;(5)近期无感染性疾病史;(6)相关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1)合并IgE骨髓瘤、EOS增多症、类风湿等全身系统疾病;(2)合并结核、活动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鼻窦炎患者根据国内海口会议的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21例,Ⅲ型17例。选择同时期疑似霉菌性鼻窦炎但经金标准排除诊断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血清sIgE检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下放置45 min左右,以3 500 rpm的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分装至2 mL的EP管中,于-2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德国Mediwiss Analytic Gmbh公司Reader 100型过敏原检测仪对血清sIgE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判定标准:阴性:sIgE﹤0.35 IU/L;Ⅰ级:0.35 IU/L≤sIgE﹤0.70 IU/L;Ⅱ级:0.70 IU/L≤sIgE﹤3.50 IU/L;Ⅲ级:3.50 IU/L≤sIgE﹤17.50 IU/L;Ⅳ级:17.50 IU/L≤sIgE﹤50.00 IU/L;Ⅴ级:50.00 IU/L≤sIgE﹤100.00 IU/L;Ⅵ级:sIgE≥100.00 IU/L。外周血EOS检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血位置可选择肘静脉、内踝静脉、手背静脉。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检测,结果判定标准:EOS绝对值>0.5×109/L或百分比>5.0%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外周血EOS阳性结果比较

鼻窦炎组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外周血EOS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42例sIgE阳性患者中,sIgE水平Ⅰ级15例(35.71%),Ⅱ级12例(28.57%),Ⅲ级10例(23.81%),Ⅳ级5例(11.90%)。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外周血EOS阳性结果比较[n(%)]

2.2 两组血清变应原sIgE、外周血EOS计数比较

鼻窦炎组血清变应原sIgE水平、外周血EOS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鼻窦炎组和对照组血清变应原sIgE、外周血EOS计数比较

2.3 鼻窦炎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与外周血EOS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鼻窦炎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与外周血EOS计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31,P>0.05)。见图1。

2.4 血清变应原sIgE、外周血EOS计数诊断鼻窦炎的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变应原sIgE诊断鼻窦炎的AUC值为0.779(95%CI=0.694~0.850),截断值为1.94 IU/L,敏感度为68.33%,特异度为78.33%;外周血EOS计数诊断鼻窦炎的AUC值为0.752(95%CI=0.0.665~0.826),截断值为0.55×109/L,敏感度为61.67%,特异度为81.67%;两者联合检测诊断鼻窦炎的AUC为0.846(95%CI=0.769~0.905),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敏感度为71.67%,特异度为86.67%。见图2。

3 讨论

鼻窦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中变态反应性因素逐渐受到学者重视,并认为其导致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8]。随着抗生素滥用、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的增加,真菌性疾病也在逐渐增加,由霉菌导致的鼻窦炎也变得较为常见。霉菌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为鼻腔粘膜和真菌结合后引发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和IgG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的综合作用,在血管扩张因子的作用下血管通透性增加,窦口鼻道复合体分泌物黏稠难以排出,真菌未清除发生繁殖,菌丝缠绕形成球状团块[9]。本研究中部分鼻窦炎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窦腔黏膜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浸润,窦腔内褐色团块可检出真菌菌丝或军团菌及孢子,可能伴有中鼻道息肉占位,且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呈阳性。

IgE是亲细胞型抗体,在健康人体内血清中含量极低,但过敏患者或寄生虫患者血清中IgE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而变应原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操作简便,因此是筛查过敏原疾病的重要方法。谢晓兴等[10]认为血清IgE等免疫炎性指标对术后鼻窦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具有监测价值。但部分学者[11]也认为,血清总IgE不具备显著特异性,而sIgE及局部IgE增高可更好的体现变态反应,在鼻窦炎中具有更明显的特异性。曲滨等[12]研究认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血清sIgE浓度主要分布在0或Ⅰ级,sIgE检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鼻窦炎组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更高,其血清浓度主要为Ⅰ、Ⅱ级,证实了sIgE在鼻窦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变应原sIgE检测创伤小,是鼻窦炎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ROC曲线显示,血清变应原sIgE诊断鼻窦炎的AUC值为0.779,截断值为1.94 IU/L,敏感度为68.33%,特异度为78.3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费用相对较高,会增加患者治疗成本。

EOS是参与变态反应的一项特异性效应细胞,生理状态下血液循环中只存在少部分的EOS参与机体免疫反应,但变应体质患者在炎性介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刺激作用下使得骨髓反应增强,外周血EOS数量逐渐增多,活化增强,向局部炎症组织迁移浸润,因此外周血EOS升高提示存在变应性疾病的可能。张晓亮[13]研究认为,EOS与慢性鼻窦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但本研究中,鼻窦炎组外周血EOS阳性率和平均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鼻窦炎患者外周血EOS升高,病理学检查也可发现部分患者窦腔黏膜存在EOS浸润,分析认为EOS在鼻窦炎疾病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外周血EOS检测相对简单,ROC曲线显示,其诊断鼻窦炎的AUC值为0.752,截断值为0.55×109/L,敏感度为61.67%,特异度为81.67%,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鼻窦炎的AUC值为0.846,较单一检测明显提高,因此可考虑联合检查提高诊断效能。本研究对鼻窦炎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与外周血EOS计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患者处在的疾病进程不同有关,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血清sIgE与外周血EOS对霉菌性鼻窦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临床上可将变态反应检测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霉菌性变应原鼻窦炎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武汉地区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谱检测结果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