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探究

2021-05-12杨洪雁

公关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调查分析意识形态

杨洪雁

摘要:网络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相互区别、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进行了探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和复杂,更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三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遭遇严重威胁,安全防御能力欠佳;四是网络意识形态掌控难度大,治理能力不足;五是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日益普及化、大众化、平民化;六是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 调查分析

一、引言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会议讲话中提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平民化、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政党、学界关心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网络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趋势,与此同时,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和环境下,对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提出适应于网络意识形态新动态的应对策略同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共同探讨了目前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拟为后续应对新情况的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成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主动权、治理权等相关研究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

(一)网络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网络意识形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变化,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相比,它的特征更为鲜明。与此同时,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神秘性也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真实性的特征。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全球范围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阶层的网民的网络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同一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与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技术霸主的存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问卷调查中,在问到您最常用的获取时事热点、舆情动態的网络媒介时,有14.17%的人会上外网浏览谷歌、特推等平台,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占了82.02%,同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区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这些新媒体不分国界,让网络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同时多种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微妙而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网络作为一个大熔炉,越来越多的人和越来越多的元素参与其中,不管是社会公共事件还是市井传闻,都充斥在整个网络平台,对网络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使得很多网络信息一夜之间变成热搜,引起唇枪舌战,会持续不断的影响和冲击各个基层网民的心理和思想,使得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互相碰撞,产生深远而不可预测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网络意识形态更加神秘,掌控难度增大。

(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和复杂,更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不管是什么时期,不管什么社会性质,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停止过,网络意识形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有意识形态存在的地方就有斗争的存在,网络的虚拟性,让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西化、分化,只是相对于军事和政治手段这种直接的入侵方式,变成了网络文化入侵,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技术,更容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网络已不仅仅是信息的集散地,更多的变成了思想碰撞交汇的地方,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不同意识形态所发出的声音并不相容,不同的意识形态都在进行着隐蔽而又有欺骗性的斗争。在我们的问卷中,问到在网络媒体中看到抹黑党和国家的负面消息时,有48.23%的人选择向平台举报,同样也有10.63%的人选择不管不顾;在问到是否知道其他国家通过电影、电视剧等网络媒体宣扬其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文化渗透,仅有59.95%的人知道,会对不良内容进行抵制,剩下的40%的人里面有32.42%的人反馈出来是不知道,这样的调查结果也反应出现在的意识形态斗争非常的隐蔽和具有欺骗性,有着“华丽”的外衣,一点一滴渗透到的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甚至毫无察觉,但很可能已经被影响甚至侵蚀。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遭遇严重威胁,安全防御能力欠佳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样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息息相关,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国家整体安全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总书记的讲话也诠释着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的新内涵。随着网络的普及及手机用户的增多,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增长了7508万,提升4.9个百分点,同时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整体网民的28.2%。“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我们对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的调查中发现,仅有14.44%的人认为网络新媒体对自己的思想、言行没有影响,有66.49%的人认为有一些影响,有13.9%的人认为影响很大。而在是否接收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教育方面,仅有12.26%的人接收到系统教育,剩余的87.74%的人里面,也只有一半的人看到过相关信息,以上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这样的网络覆盖率下,网络意识形态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规则,包括硬件和软件,网络核心技术一直都是网络安全的保障,这些都给网络安全及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网络意识形态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让安全防御能力欠佳。

(四)网络意识形态掌控难度大,治理能力不足

“互联网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神秘又让人无限遐想,如果将互联网比喻成绘画纸,不同的颜料会勾勒出不同的色彩,而每种颜料之间的碰撞,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当互联网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深度融合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应,都是未知数,是考验这个国家对互联网的掌控能力,同样也是反应这个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和建设情况。以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世界,时刻涌动着海量的信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在海量的信息数据面前,网络意识形态的信息就显得微乎其微了,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排除敌对意识形态的侵蚀,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意味想要掌控网络意识形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难度很大。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平台、App的普及和可操作性,使得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用户数量快速上涨,一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浏览及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全球已进入“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发声”的时代。越来越来的人涌入到网络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使得网络发声良莠不齐,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使得网络生态环境非常的复杂和神秘,此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很多网络红人、网络大咖,这里面不乏存在着“意见领袖”,时时刻刻影响着甚至引导着网络舆论,甚至制造网络议题,炒作热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党和政府对网络环境的治理。在对是都关注类似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官微、公众号时发现,有16.62%的没有关注也从来不看,只有17.71%的人关注了,并且每天都看,有41.14%的人是偶然看,有14.17%的人完全不知道学习强国APP,有16.62%的人知道,但未下载,只有24.25%的人每天看,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表明,主流意识形态发声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也反应出网络意识形体的掌控难度非常大。

(五)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日益普及化、大众化、平民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发声”的全民网络时代迅猛而来,网络社会已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汇聚地。互联网数字化、扁平化传播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了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也打破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和层级,重构了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加上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无形中成为了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一部手机就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地,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日益普及,传播方式更加便捷和灵活。意识形态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各种利益诉求的碰撞地带,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特性,使之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也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群体意识形态之间相互渗透的重要方式。近几年,“草根”“网红”等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甚至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对平时利用网络主要做什么的調查中发现,应用最多的是购物、娱乐,占82.02%,查资料和学习的比例达到80.38%,社交和工作需要占74.1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60后,甚至50后也慢慢的学会使用智能机,成为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同时,网络的工具特性、数字化特征也直接影响着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网络意识形态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从最开始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从有界性到无界性发展,从零散性到规划化发展加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潮的网络渗透,使得,使得我国目前面临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和掌控的形式非常严峻,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来看,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未能做到有效整合,传统媒体收到新兴媒体的影响较大,融合度不够,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效果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提升。

(六)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现象,不管在任何社会、任何阶层,都具有一定的协调和整合作用。曾有学者把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形象地比喻成一种“社会水泥”,意识形态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凝合剂,能够把各种运动、党派、革命团体都聚合起来”。网络意识形态,虽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同样具备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具有整合并凝聚社会力量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与网络社会特性息息相关的特征,由于网络意识形态具有更强的辐射范围和吸引力,这对于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对其话语权产生巨大的冲击,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样受到强烈的挑战,这里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社会的特征弱化了大众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新兴媒体的兴起和应用,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已成为大众文化迅猛发展最有力的推手,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深深的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精力,削弱了大众的政治参与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政治情感,影响了大众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二是网络社会的特征使得主流价值观受到非主流文化及西方思潮的渗透挑战。目前,我国的国内国外形势复杂,社会转型步入深水区,随着人口流动、职业变动的日益加剧,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主流价值观的根基受到冲击。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是网络上各种非主流文化盛行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网络社会更加突出,这些非主流文化传播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冲击;同时,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渗透,而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无疑加剧了西方国家文化、经济、价值观的渗透,如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网络的便捷和无国界性使得这些非主流价值观可以更加快速、直接的渗透到网络背后的每一个国民,而这一渗透过程往往又是隐蔽和潜移默化的,通常是通过影视娱乐、游戏等方式进行,这深刻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影响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三、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大众化时代,“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发声”的全民网络时代迅猛而来,网络社会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方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意识形态的掌控难度不断加大。应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对策,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文化;二是强化阵地意识,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三是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发挥行政能力,依法治网;四是完善宣传体系和规范网络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掌控力;五是提高舆论引导力,加强舆论队伍建设;六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宣扬主旋律。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及应对策略研究(18KSE5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第002版.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3]张玉亮.对网络社会治理创新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猜你喜欢

网络意识形态调查分析意识形态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