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学院作业数据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1-05-10王梓浈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系统设计信息化管理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于美术学院而言,作业数据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如何更好地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挖掘、整合这些资源,对人才培养以及院校的“双一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美术学院作业管理互联网化,能让美院知识流动起来,并使教学双方不断审视、调整、更新自我,促进教研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美术学院;信息化管理;元数据定义;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日益完备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优秀作品资源[1]。这些数量庞大且日益增多的作品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为美术学院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契机。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管理现状调研分析

在前期调研中,将上海美术学院“油画”和“数码”两个专业作为采样的数据源,实地采访调研了油画系和数码系的师生,并且收集了两个班级4年的专业课作业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两个专业师生的采访调研,老师反映学生上交电子版作业格式不统一,难以管理,年复一年作业累计量大,存储空间也存在问题;学生则表示作业上交要求只用文字描述比较抽象,通常会把相关文件全部打包发给老师,这样只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希望在交作业前能有个参考范例。经过对学院存储的历史作业进行分析发现,美术学院的每个专业类别都各有特征,不同专业每一门课程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例如,手绘类作业中所遇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是作品照片质量差,拍摄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低质量的作品照片大大降低了作业存储的质量,对于学院日后的教学检查,学生学业评估也会造成影响。

1.2 美术类作业管理的特性

美术学院一方面是一个传授学生知识的地方,但同时它又能创造知识。在艺术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指导学生一边传播知识,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灵感也都是知识,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美院作业的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即知识的积累、共享、利用和再创新。此外,美院作业大多为学生的艺术作品,具有专业性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存储和展示的专业性,不同专业系别作品的专业性要求也会不同[2]。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例,美院现有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美术设计系、美术学系、建筑系、数码系8个教学系和公共艺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包含需要立体实物展现的作品、装置艺术作品及平面绘画作品等类型。管理这些作品不仅要考虑存储所需内存,最关键的还是要储存不同种类作品的完整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在管理这些作品时有较高的与专业相关的素养,在储存相关专业作品时,保留住该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并做到完美呈现。

2 作业数据管理设计

管理系统采用B/S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结构具有开发成本低、维护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3]。师生可以在任意一台电脑上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进行作业管理。由于美院作业的专业性,在数据存储方面首先要考虑作业的展示,即知识的二次利用,所以整个系统的使用语言也需要符合美院的自然语境,使美院师生可以在使用管理上得心应手。

2.1 元数据定义符合美院自然语境

元数据定义即定义系统内数据库中最小的单元数据,将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用元数据方式定义作业数据可以解决跨平台、终端自动适配等问题,也可以实现数据关联属性的构建,从而构建美术设计行业自然语言系统,解决大数据时代作业数据的查找和使用。

从数据存储的本质来看,美院作业数据管理系统所要保存的核心是师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的理念和技巧,让作品背后的才华可以迅速传播和感染,启发更多潜在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因此元数据的定义和边界描述需要在美院的自然情境中,在考虑到所有相关影响因子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结果比对等多种方法,寻找相对最大时空范围内、最高稳定性和高效益的综合取值。

2.2 作品属性及属性范围定义

美术学院的每一份作业都包含着很多信息,将这些信息归纳统一成一系列属性,可以为学院对作业的归档管理提供便利。一份作业从最开始学生的创作、作品设计构思再到制作以及最后作品完成打分存档都包含大量信息。从这几大环节来细分,首先,构思和制作过程包含的信息有主题、作品名、工具、材料、作品尺寸;学校存档所需要的作业信息包括学院体质结构信息、课程信息、作者信息,这一系列信息可以定义每一份作业的范围,为后续系统内作业的归档管理提供有力帮助。作业数据的标引、分类等归档管理,可以实现作业管理系统内数据库资源的优化,从而提高使用价值,达到良性循环[4]。

3 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美院教室内使用终端设计

基于该系统的B/S结构属性,系统网页显示需适配不同的终端尺寸,包括移动终端和PC(个人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的网页已有用户熟悉的文字与图片显示规则,而该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使用目标是在课堂内辅助教师调取往屆优秀作业用于授课,这决定了该使用场景与内容展示需要满足专业性要求。为更好地实现作业数据再利用,美院教室内使用终端的设计尤为重要,其他终端的显示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适配。

3.1 作品适配屏幕尺寸研究

系统对作品进行储存管理可以分为信息输入储存和输出使用两个端口,输入时作品信息所附带的作品类型区别决定了作品的最小精度,而输出使用的尺寸又决定了作业数据在输入时的最佳分辨率。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3.1.1 基于数据输入端:作品类型区别

不同的作品类型有着不同的最优展现层面,即使同为画作,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对于精度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如油画、素描和速写在细节上所需要的精度感觉都是不同的。如果交互作业和素描作业保持一样的精度,就会使交互作业的文件巨大,无法在手机上运行,并且会加重学校后台云端的负担。所以在考虑作品管理时,也应当考虑各类型作品呈现所适应的最佳尺寸。

3.1.2 基于数据输出端:美院教室空间内终端设备分析

美院作业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结合系统终端建设一个具有数据资源支撑的特定教学空间。空间场景中的活动不同,网页输出的要求也会不同,移动端网页更多是针对个人,一般设定为一人短距离观看和使用。美院教室空间内终端则为在美院教室的集体多人空间内的单人操作设备,通过教师一人触摸交互进行课堂讨论或讲解。在这个空间中最远要考虑6~7米距离的观看人群对屏幕内容的辨析度,同时也要考虑近距离操作人员对画面全局操作的把控和识别。对于站立式的操作而言,操作在一小步跨度和曲臂范围内最为舒适,在这种情况下适合的屏幕尺寸为60英寸。经过校内实地考察,我校使用的投影仪幕布大多是100或120寸,显示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老师在使用大屏或投影时,距离屏幕一般为50~90厘米,学生距离屏幕约为300厘米。分别测试了720像素、960像素和1080像素的作品在大屏终端的显示效果,大部分学生反映1080像素最为直观,因此适配1920×1080像素是最为合适的。

3.2 基于大屏终端的触摸操作分析

触摸屏要提供群体讲解、远观的功能,也要兼顾自我查阅的站立式操作系统。操作者身高的主要设计范围为160~185厘米,右手操作演示。通过现场模拟测试,操作者常态有一定规律和定式可循。教师在利用屏幕讲解时,与屏幕的平面呈90度夹角站立,这样能兼顾屏幕內容和学生听讲状态。操作时以单手操作为主,多曲臂,很少伸直手臂,脚步在一小步范围内移动,伴随这种状态,得出操控按钮和手势的最佳位置是距离屏幕边框20厘米为圆心,半径35厘米的圆形区域。因此在设计主要操作按键时,需尽量控制在触摸操控最佳区域内。

4 作业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由于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在美院教学秩序之上的,因此它也必须具有教学循环的特征。美院作品保留的最终目的是教学资源的再利用,将其作为后面历届美院学子的学习养料。随着学年的增长,作业不断积累,想要快速找到一份作业靠归档查找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搜索,通过对课程名称、作品名、学生姓名、教师名等进行搜索,便能快速获取作品。此外,在设计系统功能时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也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考虑的[5],主要表现为不同用户所拥有的功能权限设计。

4.1 逻辑结构设计

美院作业系统搜索结果的表现层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搜索结果按属性进行再次分类,并可层层打开,整个系统分为4种页面格式,每种页面中都将系导航栏、搜索栏置顶,点击系导航栏则可直接进入专业课表,在搜索栏可直接键入搜索文字,确认后进入搜索结果页面。搜索使用高级查询方式——布尔逻辑检索,例如,在系统内同时输入李老师和朱老师,并列层级的关键词搜索结果则为所有李老师和朱老师所授课程作业的汇总,在输入递进关系的关键词时,搜索结果则为两关键词交集。

4.2 系统功能设计

美院作业管理系统前台功能主要包括:查看课表、查看作业、打分、查看并导出成绩单、搜索、全作业一览等功能。后台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日志、用户和关键词。日志功能主要包括:查看全部作业(不同用户只能看到其权限对应的内容)、查看课表、上传作业、删除作业。用户功能主要包括:个人资料管理、单位管理、用户管理和发布通知,主要由后台管理员进行操作。关键词功能主要包括:日志批量处理、全部关键词查看编辑、同义词查看编辑和大词汇查看编辑,主要由后台管理员操作。

4.3 不同用户功能权限设计

在界面设计时根据不同场景语境下师生用户习惯,将用户分为学生、教师、院长,这三种用户身份的权限不同,因此可使用功能和登录所见的首页也是不同的[6]。院长和教务主要负责教务检查和管理,所以有可查看全部课程作业、添加和修改全院课表以及教师名单和打分的权力。教师登录可以查看其历史授课作业和打分。学生则可以在规定时间上传作业,查阅其所有课程作业、分数和学习成绩排名情况,但不能查看其他学生的作业和分数。

4.3.1 学生用户使用流程

学生用户课表在新学期开始期间和提交期间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新学期开始期间,首页界面课表上的红色课程为正在进行的课程,课程名称下面是教师信息;灰色课程则为下学期将要上的课程。在提交作业期间,红色显示的则为未成功上传作业的课程,黑色显示部分是已经上传完成作业的课程。整个使用流程为:在提交作业期间,点击红色课程名进入上传界面,上传完成后进入作业详细展示状态,等待老师打分;在期末结束后,学生点击黑色课程名,可以进入作业查看分数及教师点评。

4.3.2 任课教师用户使用流程

教师用户课表在新学期开始期间和打分期间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新学期开始期间,红色课程为本学期需要上的课程,括号内的数字为显示的学生数量,也代表了之后将会收到的作业数量;灰色课程则为已经上完的课程。

在打分期间,红色课程为未收齐的课程,蓝色课程为收齐待打分作业,黑色部分是已经打分完成的作业。在新学期开始期间,点击黑色课程名进入可以看到以缩略图形式呈现的班级学生作业,点击缩略图可跳转至大图详情页面。在缩略图界面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查看学生成绩,可以按照学号、成绩高低进行作业排序。使用规范设计:教师只能在详情界面状态下进行打分和写评语,打分结束后,不得修改成绩。

4.3.3 教务检查使用流程

院长教务用户课表在新学期开始期间和检查期间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新学期开始期间,红色显示的课程为正在授课中的课程,不能点击查看;灰色显示的课程为下学期将要上的课程,也不可点开查看。在学期结束教学检查期间,红色显示的课程为未完成打分的课程,黑色显示的课程是已经完成打分的课程,两种颜色均可打开查看作业。

5 结语

美术学院是一个信息储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地方,与大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设计作业数据化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大数据系统。这个项目的研发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使高校美术作品的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管理。作业管理系统与美术学院教学的各环节自然融合、就像肌肉和神经系统一样,可以给美术学院教学凝聚更强的力量,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带来更畅达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梁伟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J].高教学刊,2020(14):1-5.

[2] 张晶婵.美术作品管理实践与研究——以山东美术馆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5):10-12.

[3] 温馨.视觉传达专业作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7.

[4] 王开宇.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及其特色数据库建设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7):39-40.

[5] 朱志鹏,代孟利,张胜男.基于智能终端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2):76-77+89.

[6] 李观金.基于Web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1):103-105.

作者简介:王梓浈(1995—),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码交互艺术。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系统设计信息化管理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