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房车露营地景观空间探究

2021-05-10康庆丰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摘要:房车露营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聚焦于露营地规划设计,旨在从旅游者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两方面入手,探究露营地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以营造出人本化、生态化、美观化的露营地景观空间。

关键词:房车露营地;环境心理学;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许多国家公园开始划定区域作为房车露营地,供人们自驾旅行时休闲露营,这种形式将家庭生活与野外旅行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健康、自然生态的露营活动传播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共同作用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1]。

在我国,露营地建设仍处于前期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尤其是房车露营地进入中国后,面临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国情、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目标客群,照搬西方国家房车露营地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式房车露营地以多元化的度假体验为定位目标,旨在满足国人对于高品质户外体验的追求,通过对目标客群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指导房车露营地案例的具体设计,这样的房车露营地才能真正满足国人的行为需求。

1 相关理论

1.1 房车露营地

以露营地功能为划分标准,房车露营地可分为停靠式与常规式两类。停靠式房车露营地的主要突出功能为补给,在欧美国家有较为成熟的发展规模,主要提供水源、电力及必备生活用品,适合短暂休憩,不适合观赏、休闲式逗留。

常规式房车露营地相对于停靠式房车露营地占地面积较大,功能种类丰富,且大多处于自然环境优美处。除了基本的房车停靠功能以外,常规式房车露营地还根据旅游者需求设有帐篷露营区域、木屋露营区、集中的休闲活动区、餐饮采购生活区等,旅游者可较长时间停留于此。

1.2 中国式房车露营地

房车露营地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房车保有量较少,房车营地的数量也不可观,且大多数营地设施不够完善,在国情、市场环境、民族文化特点等多重现实情况的影响下,房车露营地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极具本土化特色的发展模式——多元化的度假体验地。中国式房车露营地是一种房车式主题特色酒店与房车公园的结合体,实质上是旅游目的地,主要的运营方向是针对普通游客的固定式拖挂房车消费,辅以其他类型的住宿形式。

1.3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在建筑、室内和景观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它以研究人的心理为目的,探讨不同环境下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模式[2]。人不能脱离環境而单独存在,环境是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本文的研究侧重点是自然环境,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自然环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大自然原始环境,而是包含人造景观在内的复合环境,与物理环境是统一的,涉及噪音、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基本元素。

2 行为需求与房车露营地空间环境的关系

2.1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当社会财富处于满足温饱阶段时,人们主要看重生理与安全需求,社会处于小康阶段时,人们开始注重社会与尊重需要,最后社会发展到富裕阶段时,自我实现成为更广泛的心理需求。房车露营地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物质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自我实现,我国刚刚跨入小康社会,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房车露营地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房车露营地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层层递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彼此排他而能够单独存在的,它们具有内部的统一性与依赖性,可总体概括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在房车露营中,生理需求主要包括水源、用电、餐饮住宿及安全性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

心理需求主要包含情感交流、释放压力(逃避动机)、调节身心三个方面,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私人时间减少,户外房车露营能够为人们提供接近大自然、与家人亲密接触的机会,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

社会需求主要包括自我价值实现与从众炫耀两方面的内容。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人们很难慢下脚步来反思审视自己,抑郁症高发也间接说明了人们自我价值观的严重缺失;人际交往中,从众炫耀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我国房车露营地的旅游主体为中产阶级,更强化了人们选择房车露营旅游来实现跟风炫耀这一社会需求。

2.2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中国式房车露营地多为收费性质的房车露营地公园。房车营地消费时消费者对房车露营产品及服务的接受和消费行为建立在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其行为过程包括内心的认知和实际的行为两个阶段[3]。从心理认知到实际行为的产生是一个连续且完整的过程,经历了从认知到动机再到行为的形成过程,体现了顺序性。

旅游者首先认识、了解到房车露营地的性质、可提供服务、功能配备及其可达到的对旅游者有益的体验效果;其次对房车露营地所呈现出的产品及服务产生消费欲望与行为动机,这一心理过程是具有指导及决策意义的;最后才会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面,通过行为体验,人们能直观地与认知目标接近,是理想到现实的实现过程,这时会产生后期的价值判断:低于心理预期、基本符合心理预期、高于心理预期。

通过建立选择房车露营这一旅游形式的旅游者群像,可看出选择房车露营者中男女差异不明显,男性稍高于女性,25~4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露营人数最多,且从经济水平来看,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露营者为主要消费人群,因此不难看出房车露营地在我国中等收入水平群体中较为流行。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具有目标性及可塑性,其行为不是盲目的,是有起因,有目标的,作为个体或群体的外在体现,与特定的情景环境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行为特征的目标性体现在旅游者选择房车露营地的欲望动机上面,总体概括为保持身心健康、开展社交活动、维护亲情关系、拓展兴趣爱好四个方面。

行为特征的可塑性与目标性是相辅相成的,可塑性的本质是可变性,旅游者通过户外房车露营这一极具目标性的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自身的行为习惯。根据这一行为特性,中国式房车露营地实行“营地+”模式,及房车露营地不止具备休闲住宿这一种活动放松方式,还与亲子教育、技能培训、员工团练甚至是体育赛事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出营地灵活、充分利用环境的特点。

2.3 心理与行为对房车露营地空间环境的影响

房车露营地的空间环境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基底,建筑及人造景观环境为补充的空间体系。依据房车露营地所处自然环境,房车露营地主要有山地型、海岛型、湖畔型、海滨型、森林型及乡村型六大种类,旅游者可根据自身对于露营地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选择适合自己的房车露营地,营地所处环境应在保证旅游者安全的基础上选择风景宜人,适合人们居住、活动的地带。

除了自然环境,房车露营地自身的景观空间环境也是旅游者重点关注和选择的依据。从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来看,旅游者对于空间的领域性、私密性及公共性非常重视,公共空间开放性强,可供人们自由出入,适合开展集体式的休闲、娱乐活动,容易让旅游者找到归属感;私密性空间强调保护隐私,需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加强空间尺度的围合来保证其私密性。

领域性在房车露营地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场所,因为露营地是包含了人们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为体验的综合体,尤其是付费式的中国式房车露营地,有房车“酒店”的特性,所以旅游者对于领域性会格外重视,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旅游者不同的领域意识进行分区、分类别设计。

3 环境心理学在露营地景观空间营造中的应用探究

3.1 行为空间理论的应用

行为空间理论是将空间与空间中主体产生的行为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理论,以人的活动和活动需要为出发点,空间与行为互相影响[4]。露营地景觀空间的营造主要针对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展开,露营地中的公共空间主要是休闲活动场所与交通空间。

露营地中的休闲活动场所是以硬质铺装或者草坪为主的场地,多为露天,常用来举行篝火晚会、烧烤派对、音乐节等户外活动,人流量较大,人群属性丰富,空间营造中应注意针对不同使用人群进行功能分区,所用材料应重点考虑其安全性、耐用性、生态性。其次,休闲活动区人群停留时间往往较长,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应尤其注意洗手间的合理布置,于细节处优化设计。

露营地中以车和人为活动主体,因此交通空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分为点状的交通标志型空间、线性的交通流线型空间、面状的停驻型空间三个部分,由于房车露营地的占地规模往往很大,所以指示性的交通标识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标识应醒目,指示语义应明确,安放位置应科学,合理的交通指示设计可以给旅游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提高旅游者对于露营地体验的满意度;线性的交通行驶空间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布置,流线清晰,路宽应满足不同车型的行驶需求,路面在保证其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保证生态性,在自然环境中不显突兀;面状的停驻空间作为旅游者在露营地中的高频使用空间,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分类别设计,单纯的停车场除了满足不同车型的停车需求,还应考虑足够的回车、倒车空间,自驾房车的停车位应结合水电的位置进行合理安排。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直接影响着人的拥挤感、控制感和安全感,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避免在拥挤状态中过度应激,用保卫个人空间和领域行为两种机制来满足私密性的需求[5]。在露营地景观空间营造中,营位与营位之间应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且尺度适宜,保证其私密性、领域感得到满足,做到相邻营位间的活动互不干扰。地形应用及植物种植设计,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需求,对于安静的独处空间(私密空间),可通过景观座位分开放置,植物、构筑物围合来实现,对于亲子及情侣活动空间(半私密空间),可通过景观构筑物、绿篱、植物群落形成半围合空间。

3.2 环境知觉理论的应用

环境知觉理论是指人作为感知个体,当身处于特定的环境中时,会对环境中存在的各项刺激元素产生应激反应,并且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上升为作用时间较长、影响更大的感知过程。营地中的原始自然环境与设计过的景观空间环境(物理环境)可以共同作用,提高旅游者对于露营地的满意度。

旅游者注重追求优美环境带来的美好度假体验,置身于物理环境中,通过五官感受人与环境可以完成最直接的感知互动,通常以视觉感受为先导条件,结合其他感官体验的作用,共同形成立体而层次丰富的感官知觉。设计首先从形成良好视觉体验的角度出发,比重较大的为景观绿化设计,露营地规划中应在原有选址环境的基础上辅以人工景观。考虑到品种单一的植物种植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情景氛围,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所以在空间环境营造中要善用植物搭配原则,注重不同植物品种的色彩搭配,高低配合,落叶与常绿树种结合,在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升物种丰富度,打造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自然植物环境。除此之外,还应保证植物品种安全,在营地建设前根除原有自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植物。对于营地建筑、景观构筑物、标识物及景观小品,也要从色彩、光线、材料、体积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到空间营造以具体功能为基础,兼顾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因素,以丰富环境中主体人的知觉感受。

4 结语

房车露营地这一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旅游度假模式,要想在国内发展下去、发展得好,必须考虑中国国情,加入中国特色,更应该从中国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旅游者的行为需求特征,以此作为数据参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

环境心理学能够对空间设计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因此在空间环境营造中除了考虑满足基本的露营功能之外,更需从使用者、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露营地环境人性化、科学化、美观化,从而提升房车露营地旅游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晓,康庆丰.我国房车露营地中的人文价值探究与营造[J].戏剧之家,2019(16):224+226.

[2] 张丽君,燕亚飞,李东升,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解读[J].现代园艺,2020(13):147-149.

[3] 杨东.房车营地消费者行为的调查与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6.

[4] 刘炎杰.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对立”问题及修复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5] 袁媛.基于行为心理的汽车营地设计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作者简介:康庆丰(1993—),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房车露营地规划设计、旅游者行为特征。

猜你喜欢

环境心理学
浅谈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中的铺装设计研究
基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对环境心理学的运用探析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心理学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