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法用墨中的水之意涵

2021-05-10吴晓丹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摘要:书法是中国古典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以外在的笔墨形式来表现书者内心的情绪感受与审美体验。实际上,书者对水墨技巧的成功运用和把握,建立在对用墨中水之内涵的理解与掌握上,无论是浓墨、淡墨,还是润墨、枯墨,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水之内涵,只有掌握好各种墨法中暗含的“水”之意,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有神。本文将书法用墨中蕴含的“水”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书法各种墨法中蕴含的水之内涵及其审美韵味。

关键词:书法用墨;水之内涵;审美韵味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水墨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写作工具和艺术载体,董其昌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一语道出了书法艺术中水墨不可取代的地位。包世臣也在《艺舟双辑·述书下》中云:“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矣。”同样诠释了书法艺术中墨法的重要性:书法艺术是“成于墨”的,历代的文人墨客正是挥洒手中笔墨,为后世留下璀璨的文化遗产。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水墨,也就没有了我们所认识的书法艺术。用墨是书法技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朝代的书者所重。《画谭》中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这指出了书法用墨中“水”的地位与重要性。在不同书者的笔下,书法艺术正是借助水与墨丰富的组合与碰撞,或粗犷豪放、行云流水,或柔婉清丽、含蓄隽永,在黑与白、虚与实、疏与密的千变万化之中,展现文人墨客内心的思想感情,诠释了其对人生与艺术的理解,也使后世观赏者从中获得哲学与美的体验。书法艺术讲求气韵生动,要有灵活之气,而水恰有奔腾流泻之美[1]。无论是潺湲流远的溪流,还是一泻千里的瀑布,都有着生生不息的“动”之美。陈绎在《翰林要诀》认为,“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强调了用墨中水的重要性。水是墨的“血”,书法作品中的“水”必须是灵活运用、掌握得当的,是“流动”的,如若不然,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要么僵硬干枯,要么孱弱无神,这样的书法作品是病态的,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他进一步认为,“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即“水”掌握着整幅书法作品的形与神,书者对书法中“水”的把握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书者对“水”的理解与掌握,也直接影响着整个书法作品的精气神。一代一代的书法家正是在对“水”的关照中,展开丰富的联想,领悟笔法墨意,从而创作出灵动精妙的书法作品。

1 浓墨中的水之神

水与墨的组合变化给书法创作带来了无穷的魅力与美感[2]。墨作为书法艺术的物质媒介,受历代书者重视。浓墨色彩浓重漆黑,与浅色的宣纸对比,显得鲜亮异常、光彩照人。古人有“用墨皆取黑,尤浓黑似漆”之说,当书者情绪高涨,无处宣泄,想要在书法艺术中表达自我时,选用浓墨作书,可以使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颜真卿、苏东坡等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多以浓墨书写。刘墉喜用浓墨,人称其为“浓墨宰相”,他的书法作品初看圆润异常,仔细观看则是骨在其中,内含劲力。如他的作品《行草书元人绝句》中的“塘”“微”“清”等字,墨色浓黑,点画如石,与宣紙对比鲜明强烈,醒目有力,一如惊涛拍岸而激起千层浪,颇具气势。苏轼作书也善用浓墨,他认为,用好浓墨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加传神、抒怀,他的书法作品神韵浓厚,黑白分明,“湛湛如小儿目睛”,其字与宣纸对比,更如同朵朵出水芙蓉,清莹灿然,绽放于宣纸之上。在他的浓墨书法作品中,墨色变化微妙灵动,浓中微淡,不会太浓或太枯,笔锋没有外露,而是藏于墨中,体现了水与墨的中和之美。浓墨的使用关键在于浓重传神、气势醒然,但要注意“浓不凝滞”,不能像一团糨糊一般囫囵一片。用浓墨书写时,若用水太少,笔墨干涩黏滞,则达不到浓墨意欲圆融的效果;若用水太多,则又导致作品精气外泄,整幅作品看起来软绵绵的,失去了浓墨所特有的神韵,表现不出浓墨雄健刚正的内蕴气度。只有书者领悟到其中的水之内涵,调整好水与墨微妙的关系,把握好其中的水之神,才能使浓墨作品在沉厚朴茂之中显得水空灵、流丽活泼,才能表现出浓墨所特有的韵味与神采。

2 淡墨中的水之韵

“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艺术精神所要求达到的一种意蕴,更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2]。我国最早提出“淡”这一美学范畴的为老子,老子提出“淡乎其无味”[3],《说文解字》中也有“淡、薄味也,从水炎生,徒敢切”[3]的说法。从这些解释可知,“淡”原本指向人的味觉,本意为一个事物的味道不咸或者不浓,进而转化为一种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4],即是将水作为“淡”的具象化表现;老子也认为,水无色无味,与“道”最接近的就是水。《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被言说出来的时候,是朴素自然的,如水般平淡无味。也正因为“淡”拥有“水”的这般的特质,所以“淡”与“道”的关系十分紧密,“淡”是“道”的基本特征,借此表达“道”的深远悠长,无形无相。正所谓大味必淡,“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正是由于“淡”具有“水”这种朴素、虚静的特质,所以它可以让我们从五颜六色的欲望世界中解脱出来,内心不被他物所束缚,摆脱“眩惑”的状态,从而使内心获得真正的平静和泰然,使精神保持高度的自由,从而臻于“无待”的境界。正是因为如此,“淡”变成了能够使精神通向自由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最早将“淡”作为艺术审美追求的是王维,王维以平淡高远为自己的艺术意境追求,他画的梅花使用淡墨渲染,由淡而生“韵”,别有一般平淡天真的审美意味。他将这种平淡的意味运用于书法创作,使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意境虚静、恬淡。宋代,苏轼对陶渊明的诗作喜爱有加,同时将这样一种“淡乎其无味”的审美标准引入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之中。他认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明代的董其昌擅长用淡墨,被世人称作“淡墨探花”[4],他将“淡”作为其审美趣味的核心,并在其书画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笔清墨淡,营造了一种虚静淡雅的艺术意境,给人一种飘然欲仙、不染凡尘烟火的感受。他不仅常用淡墨,以求得笔墨之“淡”,也追求意境之“淡”,他认为“淡”与绘画中的“气韵”有异曲同工之处,认为“诗文书画,老而淡”[4],即是在书法意境方面追求一种平淡天真、返璞归真的艺术意境。其后,王文治继承了董其昌的淡墨之法,以淡墨为主,间以浓墨变化,使书法作品更具韵律之美。淡墨的使用讲究方法,用水太少,则缺少了淡墨所特有的恬淡深远的韵味,淡墨也不宜用水太多,太多则如水流遍地,失去了书法作品的韵律和神采:“墨淡则伤神采”。只有水墨相调,淡墨书法作品才能给人淡雅古逸之韵,空灵清远之感,才更能表达出书法的“气韵”。淡墨一般宜用于草、行书创作,一如涓涓溪流高低错落、蜿蜒回环,韵律十足,更添其书法作品自由灵动的韵味。使用淡墨有三种方法:一是笔尖先蘸少许浓墨,再多蘸清水后运笔,书写出的文字浓淡相间,意趣纷然;二是将清水加入浓墨之中,冲淡后使用,书写的文字有空灵高远之韵;三是毛笔蘸满清水之后,再用笔锋蘸取少许浓墨使用,其书法作品淡中有浓,有阴阳相生的微妙之感。只有领悟淡墨之中的水之韵,并灵活运用和掌握,才能使其书法作品呈现出清静和雅致的意境。

3 润墨中的水之理

润墨指的是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漫润渗化开来,有种丰腴圆满的韵致在其中。“润含春雨”即是古人对这种韵味十足的墨法的评价,春雨润万物于无声之中,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人们却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如雨水滋润过的春草那般“草色遥看近却无”。由于墨之滋润,故润墨的书写需快捷灵动,不可拖泥带水。明代的书法家王铎喜用润墨,并创立了独一无二的“涨墨之法”,一如春水涨满池塘,蕴含着勃勃的生动之气。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认为,“用墨需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也”,强调了润墨中“水”的重要性。若墨中的水分太多,则犹如洪水泻地,导致书法作品看起来臃肿肥秾,令人厌倦,更不要提审美之感;若水分太少,则又如干旱大地上雨水不足,万物如同死灰槁木,这样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如同一截截枯木般杵在那里,毫无润泽生机可言。润墨中的水与墨,即是柔与刚、阴与阳的相生与统一,需要调和到一个均匀的状态。用水太多,则柔完全盖过了刚,阴完全压制住了阳,使得整个作品“一泻千里”,囫囵一片,毫无精神。正如同春雨,本应当滋润万物,一旦成为瓢泼大雨,那么给万物带来的就不是滋润,而是灾难。用水太少,则刚又胜过了柔,阳反过来盖住了阴,使书作黏滞呆板,干枯无神,毫无春雨的灵动之感。好的润墨作品中的水与墨应当是相生的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一方压制住了另一方,便会导致整个书面阴阳失衡错乱。只有掌握好润墨中的水之理,使整个书法作品阴阳相生、水墨相调、刚柔并济,才能表现出润墨那种外柔内刚、圆润俊秀的审美意境。

4 枯墨中的水之趣

所谓枯墨,即毛笔上的墨已差不多用尽,但是没有再次蘸墨,而是使用毛笔上所剩的余墨继续书写,纸上的墨痕断断续续,就出现了枯墨。飞白、枯笔、渴笔是书者运用枯墨进行书法创作时常常出现的三种笔法。枯笔,即笔毫中所含的墨书写完后,毛笔与纸面摩擦而产生的笔触。枯笔笔力强劲,笔势迅疾,有酣畅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如米芾手札,以及吴昌硕临《石鼓文》中常出现的中黑边枯之笔,甚至飞白。枯墨虽然笔干墨枯,但有神采气韵,即使“枯”,也不是枯涩无神,而是“中含枯润”,枯中有润,一如冬日中傲然挺立的梅花,干枯的枝干下有其坚强的生命气韵。渴笔,即毛笔中墨已所剩不多,以迅疾之势书写于纸上。渴笔的关键在于渴而能润,只有巧妙地掌握好其中水的应用,把“渴”与“润”这一对矛盾统一于笔下,才能产生“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艺术效果。李可染先生在评书法时说:“笔内含水分不要太多,这样运笔则苍;行笔涩重有力,就能把水分挤出来,这样运笔则润。”[4]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使用渴笔作书时“渴而能润”的奥秘。

在书法艺术中,要产生墨的变化,亦要讲究蘸墨之法。一般情况下,蘸墨不得深,深浸不但导致笔弱无力,而且墨色也不易灵活变化,作品犹如一潭死水,没有生气。所以蘸墨应当如蜻蜓点水,稍蘸即起,这样写出的文字才能墨韵盎然。此外,古人对水与墨的性质与状态也有要求和研究。作书时,用清水、新墨作书,书作则有清新明净之趣;用宿墨、浑水作书,则多沉郁苍浑之气。水与墨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书法作品的风格,不同的水墨组合,也代表着书者不同的心境与审美追求,这样创作出的书法作品,自然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蕴。

5 结语

没有水墨,也就没有书法。水与墨的变化,不仅能增强书法的神采和形式之美,且能给书者带来墨趣。巧用水与墨,可以使书法作品产生浓淡、枯湿、润燥等墨色变化,体现书法作品的意境美。无论是浓墨、淡墨,还是润墨、枯墨,其中都蕴含着“水”的哲理哲思,可以说,“水”是书法作品中“神韵”体现的关键。“浓欲其活,淡欲其华”,好的墨法应当浓淡结合、枯湿并用、润燥相宜。若太枯太燥,缺乏水的調和,一如草木枯萎,缺乏生气;若用水太多,则又如洪水泛滥,混沌一片,失去了韵致。只有书者领会用墨中的水之意蕴,熟练掌握、恰当运用水墨技巧,掌握好水与墨的关系,才能使水墨调和、血脉连贯、骨劲肉匀、风神洒落,才能使书法创作如源泉活水、别出新意,达成多姿多彩的笔墨效果和审美意趣。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9-289.

[2]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13:224-225.

[3] 刘宗超,范宇光.林语堂的书法美学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76-81.

[4] 靳怀堾.中华文化与水(下卷)[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694-697.

作者简介:吴晓丹(1996—),女,河南焦作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