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摇篮曲” 甲子“板凳情”

2021-05-10李溢春

中国铁路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碑店摇篮曲工区

李溢春

惊天动地,这里曾留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最早的足迹;开天辟地,这里曾种下最早的红色基因;改天换地,从激情燃烧的岁月传承唱响了半个世纪的“板凳情”和百年“摇篮曲”。打开尘封的记忆,鸟瞰960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聚焦“全路老字号”高碑店线路工区,我们总能寻找和触摸到看似冰冷的钢轨承载着的初心温度;值得探寻历经百年风雨筚路蓝缕从追赶到超越,让东方雄鸡能始终昂首高歌、复兴奔跑的基因密码。

一截老钢轨 进京赶考路

回眸厚重的历史,我们似乎总能发现奇迹般的巧合与似曾相识。如果说,以京张铁路为开端,开启了中国人交通强国的追梦之路;那么,中共中央告别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从京汉铁路涿县站登上火车一路北上,在京张铁路清华园站下车,则无意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上,铁路又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镇室之宝”,在保定工务段高碑店“摇篮”展室,一截铸有“1897”字样的老钢轨,记录着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国铁路的前世与今生。

清光绪23年(也就是1897年)卢汉铁路(北京卢沟桥至湖北汉口)动工,清光绪25年(也就是1899年)卢保段(即卢沟桥至保定)132.7公里先修通。时隔7载的1906年,保定至汉口段修通,至此全长1214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这也是现在京广铁路的前身。作为当时中国大地上最长的铁路线路,从此京汉铁路毋庸置疑地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1901年,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逃的慈禧太后及皇室成员从西安返京,途中第一次由正定至北京乘坐京汉铁路火车专列。也许是亲身体验到这次乘坐火车出行带来的便捷与便利,慈禧萌生了修建新易铁路,也就是高碑店至易县到清西陵祭祖乘搭火车的念头。詹天佑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铁路修建正值北方隆冬季节,加上时间紧迫,考虑到铁路的特殊用途,初出茅庐的詹天佑,用关内外铁路局借来的旧轨及枕木,采取减少枕木间的距离、路基建成即铺轨等施工方式方法,6个月的工期仅仅4个月而且在大大节约预算成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人修建中国铁路的处女作。

不容否认的是,也恰恰因为詹天佑在修建新易铁路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为他两年后能成功开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铁路先河——京张铁路,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岁月不居、汽笛长鸣。由京汉铁路延伸出来的奇迹依旧在历史车轮的铿锵中激荡。长辛店介于京汉铁路北京与保定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铁路修建同步建设的机车制造厂(即“二七”机车厂的前身),让这里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产业工人最密集的集结地之一。为随后以此为原点,演变成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摇篮“北方的红星”,开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早期实践课堂和一片希望的沃土。当时设置在长辛店的铁路总段,管辖范围恰恰就包括了涿县、高碑店至保定间的铁路线路。

中国共产党建党前期,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来到长辛店传播革命火种,由此也在这里催生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工人俱乐部——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社会力量首次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京汉铁路以及中国铁路人被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复兴的梦想从未间断。当京张铁路开通4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之际,时钟定格在了1949年的初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最后一段就是从京汉铁路涿县站登上火车进京,而当时京张铁路线上的清华园车站,则奇迹般成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下车的“第一站”。一群穿着粗布衣衫带着硝烟还未散尽的人们,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和骄纵,却怀揣着“进京赶考”的一份谦虚和谨慎,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走来最终定都北京,并随后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始并带领这个古老的民族白手起家书写答卷。

跑出好成绩、传好接力棒。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守候、呵护着新老赶考路,从卢汉铁路到京广高铁,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就在京张铁路建成迎来110周年之际,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线路正好从青龙桥车站“人”字形线路顶端下方4米处穿越,神奇般在地理空间上实现了新老京张线由“人”到“大”的完美演绎,交上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异答卷。同时,也完成了包括中国铁路人在内所有炎黄子孙从追赶到超越的精神涅槃与升华。

两块巡道牌 三代铁路情

让国宝活起来,让老物件会讲话。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个人短暂而平凡的一生,恰如涓涓细流始终滋润着脚下这片神圣的沃土,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曾是先贤们滴洒过汗水、泪水和血水的地方。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每代人都在努力跑出属于自己的好成绩,亦如一节节首尾相连的钢轨,串起过去、衔接当下、通向未来。

在高碑店“摇篮”展室,两枚不起眼的铜质巡道交接牌,为我们保留下已经消失的铁路老工种——巡道工最初形象。同时,也记录下一段最暖心的三代传承的铁路情缘。巡道工是伴随铁路诞生而产生的一个古老工种,肩负着对铁路线路的巡视与巡查,最常态的工作方式就是走,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沿着铁路行走。外人最常见的工具就是道尺、锤子和扳手,俗称“三大件”。但是,对于巡道工来说,最不起眼最要紧的却是小小的巡道交接牌。铁路线路按照沿线工区人员进行划分,也就是說无论铁路线路有多长,每一段都有巡道工负责,每次巡道任务是否完成,就是凭与相邻铁路线路巡道工相互完成自己负责的线路,在管辖交界口互换巡道交接牌来证明。也就是说,在高铁线路还没有开通,现代远程高科技检测系统没有使用前,遍布全国的十几万公里铁路线路的安全,都是靠巡道工们的一双铁脚板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别担任过保定工务段高碑店养路工区巡道工长和巡道工的李宗轲和刘树堂,就是默默无闻、普通而不平凡的一对老兄弟,当年他们负责的巡视区段即相连又重叠,几乎天天在铁道线上见面交班,这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退休。

1978年,李宗轲被分到保定工务段顺合庄工区成为一名巡道工,负责线路巡视、道岔的维修和保养,整个班组分管的12公里线路,月月、年年质量优质。后来他调到高碑店工区担任巡道工长,顺合庄巡道班老工友们有什么脱不开身的急事,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主动去替班,先后替了50多个班。也是在这个时候,李宗轲和刘树堂从彼此相识到相知成为一辈子的兄弟。一次,李宗轲因患病在休病假,正在这时刘树堂的身体也出现不适急需休养,李宗轲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带病堅持到工区替班。就是他后来被评为河北省、铁道部的双料劳模,这个“老毛病”也没有改掉。一次他去保定市参加劳模座谈会,本应头天下午报到,为了不让别人替班,坚持上完晚班,凌晨时分才搭车赶到会场。作为保定工务段高碑店养路工区土生土长的“老先进”,李宗轲老师傅在担任巡道工35年间,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防止发现事故隐患450处。走过线路总里程近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

1996年7月1日,这是李宗轲老师傅退休的日子,也是儿子李海涛接班的开始。“今天日子很特殊,是党的生日,以后一定要加油干!”这是当年他对儿子语重心长说的话,也是他留给工区后辈们的殷切希望。在随后的日子里,老师傅还多次应邀到工区给新入职的职工讲党课,“再艰苦的条件,不管什么时候,人心里爱惜岗位干好工作的想法不能动!要听党的话,跟组织走!”这是老人家每次党课的开场白,也是深埋在众多工人心中的一颗种子。

1988年刘树堂退休,儿子刘建忠接班;父一辈子一辈,从此两位老人的铁路情缘,又在孩子们身上开始延续。接过父亲们的接力棒、拿起父亲们使用过的老道尺、进驻父亲们曾经工作生活的老地方。

时任宣传助理姜鹤龄,至今对当年高碑店攻坚战记忆犹新。时间就是效益,通知即是召唤。施工队、高碑店、北站、南站、望都五个车间同时接到高碑店换枕、换砟联合攻坚的通知。东方刚露出一缕鱼肚白色,满载工具、人员的卡车就已疾驰在高碑店宽阔的马路上,各车间都是主任亲自挂帅,挑选精兵强将。因为,在所有参加会战的队伍中,许多人不仅与高碑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将这里视为他们共同呵护的精神家园。200余人的施工大军分散在绵长的线路上,远远望去恰如紧紧系在京广线上的一条橘红色飘带。一把把洋镐起起落落,一把把叉子落地有声,铿锵的号子响彻云霄、无须彩排整齐划一的动作,以铁路为舞台演绎出一场特殊的乐章。当时的李海涛和刘建忠,既是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一员,更是舍我其谁捍卫父辈荣耀、展示工区优良传统的中坚力量。

2015年刘树堂的孙子、刘建忠的儿子刘欢,进入高碑店养路工区。三代深厚友情、共同的铁路情缘,让两家人越走越近。2016年,在两家人的撮合下刘欢正式与李宗轲的孙女、李海涛的侄女确立儿女亲家。而此时,中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古老的巡道工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飞驰电掣的列车和高科技手段保障的铁路巡视监测系统,刘欢手中拿起的则是更为精密的电子道尺,人山人海的会战场景早已成为“摇篮”展室内定格的影像资料。“精检慎修”钢轨高低偏差、线路磨损校验……误差就在0.1毫米之间,海量的大数据采集分析,智能设备设施检测检查所需的是一场场看似波澜不惊的头脑风暴。

全路老字号 英雄芳华谱

初访高碑店“摇篮”展室,是2019年初夏时节。此时接待我的宣传助理已经成为胡春雷,尽管这是他第二次转岗回来重操旧业,言谈举止中还是能感受到一名铁路线路工肚内锦绣却不善言辞的职业特质。尽管这样,但每当话题涉及高碑店、“摇篮”展室的时候,其判若两人的迥异之别还是能让人感觉到这里蕴藏着的那些人那些事给他留下的深刻烙印。

高碑店线路工区成立于1964年8月。管辖线路30.66公里,其中京广正线21公里,到发线6.4公里,其他线3.2公里,道岔42组。除了人们再熟悉不过的铁路线路,其实这里最让人称奇的是,在这个被视作男人行业更爷们的线路工队列里,工区于1975年成立了由徐海花任班长,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清一色姑娘们组成的全路第一支“女子三八班”。

谈起当年的峥嵘岁月,2019年4月17日在新“摇篮”展室开馆前夕,已经61岁的徐海花再次回到她阔别了29年的老工区。记忆深处“除了艰苦就是艰苦”。语重心长的“艰苦”二字,不知道浓缩了多少工作、生活在男人堆里,身为女儿身的她们无法言状的生理、心理极限。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打锤的震动,与道砟钢轨的亲密接触,多少双娇嫩双手长了老茧、起了冻疮,但姑娘们从不叫苦、更不说累,每天拿着五十多斤重的起道机往返几公里完成男职工同样的工作量。现场条件有限,午饭只能用废旧枕木烧开水就冷饭充饥,一顿午饭下来,人人也成了一张大花脸。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三八班”的姑娘们个个练就一手绝活技巧,抡洋镐、打道钉,起、拨、垫、改、捣样样精通,负责维修保养的线路设备次次优异,成绩竞赛遥遥领先。班组成立仅仅3年时间,就于1978年迎来全路工务现场会,班长徐海花更是以突出的表现、优异的成绩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那年她才19岁。

现如今,与现代化办公设施设备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工区会议室依旧使用了半个多世纪,被工友们称为“老伙计”,由两桌四凳六椅十二件家当组成的工区“传家宝”。这是工区成立之初,老工长高坤利用线路上更换下来的废旧枕木拼装打造而成的。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碑店工区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波来一群,这些老家具被漆了一遍又一遍。如果按油漆层数来说,起码近百层一点都不为过。“坐板凳冬暖夏凉,关键是必须直起腰板,这样才舒坦。”按照工友们的指引,我也小心翼翼地尝试了一次。

1983年,工区被授予全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后续开展的建线工作中,“长板凳已经落伍了”的声音此起彼伏,换不换?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工区热议的话题。时任党支部书记,后成为段党委书记的高彩常力排众议:“长板凳是建工区就有的,它们是我们工区的一员,不离不弃的‘老伙计,更是咱工区的魂。养路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干活一把油,下班一身土,可长板凳不嫌弃,如果换成沙发之类的,工友们难免怕坐脏,叫工友们到哪里休息?”常书记一席话,说到了老职工们的心坎上。“对,老作风不能丢,长板凳不能换!”从此长板凳去留的问题再也无人谈及。

工区成立之初,包括全国在内都是各种物资短缺的艰苦年代,一个道钉、一根螺栓、一块胶垫,哪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职工们上线干活,都像珍视长板凳一样,一来二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融入每一个在高碑店工区摇篮里工作、生活和走出来的铁路人心中。50多年来,只要发现有能修旧利废的材料,就弯下腰捡起来,放进工具车带回工区。工区专门开辟的“节约园地”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捡回来的路料及配件。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园地,那里全是“宝贝”。无论施工作业还是日常工作、生活,缺什么、少什么,工友们首先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园地里找一找。

岁月更替、精神永存。由朴实进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创新拼搏构成的“长板凳精神”,在近一个甲子岁月的沉淀与打磨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与诠释。“朴实进取”是本质属性,是职工埋頭苦干、默默付出的真实写照;“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是职工恪尽职守保安全的工作标准;“艰苦奋斗”是优良传统,是职工自力更生谋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拼搏”是行为准则,是职工自我激励、奋勇争先、勇攀高峰的途径和方式。这也成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共同珍惜与呵护、继续传承与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长板凳精神的激励下,在摇篮大熔炉的锻造下,高碑店工区以及全段职工还承担了许许多多铁路先行先试的历史性重任:探索铁路维修改革,高碑店线路工区是实验基地;道岔“无缝化”技术,这里曾经是试验田、技术骨干锻炼培养地;“区间无缝线路”技术探索与方案制定、计划实施,高碑店维修试点首当其冲;大秦线重载钢轨线路试验,高碑店站铺设的一组75kg/m钢轨复式交分道岔和重轨线路,为后续大秦铁路以及高速铁路修建,提供了第一手现场实践数据。

与此同时,这里不仅培养锻造出新中国第一代女养路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徐海花;河北省、铁道部双劳模李宗轲,更成为保定工务段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路局级先进生产者李连友;标准化工班长刘建国;技术能手郭富;保工“三大名锤”芦子美、韩树礼、杨记元;一流电气焊工、小改革能手郭元、班景田;木、瓦、电“全活巧手”牛宏胜;“防护之花”张玉琴;“精准核算”杜坤霞;五好职工刘西强;“永安牌”汽车司机王梦田;养殖能手王金龙;甚至曾经在工区做饭的顾师傅,也被锻造成即能烹制山珍海味又能操刀家常便饭的“顾大厨”……面对长长的“英雄谱”,走进高碑店“摇篮”展室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这里只有新的开始,永远没有停止不前的脚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石太客专、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京哈高铁等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都曾经留下过从高碑店摇篮里走出来精兵强将们的足迹与身影。2015年津保铁路开通运营,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深受长板凳精神塑造、历经摇篮熔炉锻造的一批新老保工人,依然投入助力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行列中来,开始抒写属于自己新时代的摇篮故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00年太短,如白驹过隙只争朝夕;甲子轮回弹指挥间不负韶华。从铁路之父詹公天佑崭露头角的处女作——新易铁路到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线路——京张高铁开通,新老京张线完美演绎出由“人”到“大”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表达;从长辛店工人运动摇篮里注入的红色基因,到全路老字号铁路人再出发,唱响高铁时代的摇篮曲。如今,高铁复兴号奔驰,京哈高铁、京雄城际已经相继开通运营,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4.6多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79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一张日益延伸不断完善的铁路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在百年岁月的历史长河中,包括天佑精神、长板凳精神在内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孕育熏陶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是我们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之源。

猜你喜欢

高碑店摇篮曲工区
数字同频同播技术在白沟河(高碑店段)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摇篮曲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摇篮曲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忽然听到《摇篮曲》
建设高碑店海绵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