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021-05-10夏亚卿倪晓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围术期影响因素

夏亚卿 倪晓辉

【关键词】骨科下肢创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073-02

静脉血栓栓塞主要指静脉血液凝结所致静脉回流障碍,可导致患者静脉功能异常。骨科下肢创伤临床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实施手术治疗。骨科手术时间较长,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制动,极易诱发静脉血栓栓塞,导致预后效果不佳[1]。相关研究表明,诱发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包括手术操作方案、创伤情况、吸烟、年龄等,不同类型患者诱因存在较大差异[2]。本研究汇总评估我院患者各项基础性临床资料,分析并系统性研究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本研究年限范围,样本为我院收治30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40例患者未发生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将其作为对照组,60例患者发生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将其作为研究组。汇总并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性临床资料,研究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83±4.69)岁,其中膝周骨折42例、髋周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4例、足踝骨折4例;血栓发生部位包括肌间静脉38例、腘静脉11例、腓静脉4例、胫后静脉7例;术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21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39例。对照组男145例、女95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6.29±4.77)岁,其中膝周骨折68例、髋周骨折52例、股骨干骨折35例、胫腓骨骨折40例、足踝骨折45例,基线资料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成年人,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新鲜下肢创伤性骨折,入院前骨折时间<7d;围手术期均进行规范低分子肝素预防抗凝治疗;临床检查、治疗资料完整;研究组患者符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意识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及其他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有血栓病史;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严重多发伤;入院前已发生血栓者。

1.2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诱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所有病例均规范采用预防血栓综合措施,那屈肝素3075U皮下注射,每日1次预防,发生血栓后予每日2次应用。

1.3评价标准 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式确定诱发骨科下肢创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x±s,t检验,计数资料为“例(%)”,χ2检验,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年龄>60岁、膝周骨折、D-D水平异常,详见表1。

2.2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因素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3d、年龄>60岁、膝周骨折,详见表2。

3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具有致死风险,其主要诱因包括静脉血液淤堵、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依据栓塞部位差异可将其划分为肺动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等类型。静脉血栓栓塞可发病于人体不同组织器官,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3]。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为静脉血栓栓塞发病的高危人群,其主要临床症状与患者年龄、耐受度、栓子体积相关,是诱发患者非预测性死亡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静脉血栓栓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其发病隐匿,确诊率较低,为此需深入分析其诱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治疗安全性[4]。

总结本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年龄>60岁、膝周骨折、D-D水平异常。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因素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3d、年龄>60岁、膝周骨折。高龄是诱发骨科下肢创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因素,此类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疾病,机体代谢能力减弱,血液粘稠度较高,对手术耐受性不足,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多存在异常,进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发病[5]。手术时间>2h也属于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因素,骨科下肢创伤手术时间过长,则患者失血量增加,术后大量血可诱发血管内部凝血物质指标显著升高,血液持续处于高凝狀态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受伤至手术时间>3d可诱发静脉血栓栓塞,下肢创伤后未能及时进行复位及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可诱发血液淤堵形成血栓。膝周骨折恢复期较长,受长时间制动等因素影响,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因此膝周骨折为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D-D是评估血液粘稠度及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因此D-D异常为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部分研究认为,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可降低围术期静脉栓塞发生率,本研究数据显示,全麻与椎管内麻醉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与患者样本量不足等相关[6]。

为有效降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需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及评估。需严格检测D-D等血栓指标,行血管彩超检查,及早发现静脉血栓栓塞,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手术后即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血管彩超检查。本研究中发现膝周骨折后下肢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骨折,因此部位骨折常需制动固定,因此为其和预防血栓的矛盾之处,如何更好的减少膝周骨折的血栓发生率,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综上分析本研究可知,诱发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主要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3d、年龄>60岁、膝周骨折,临床行手术治疗期间需针对上述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本研究中纳入患者样本总量较少,研究持续时间偏短,缺乏同类型数据资料的比对性研究与分析,在流程设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诱发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仍需开展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围术期影响因素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在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影响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