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物志》中“隐逸”造物思想的“现代性”解读

2021-05-07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霞王刚造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隐逸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渐消散,但隐逸造物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代设计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长物志》中所蕴含的隐逸造物思想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进行探究,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评析隐逸造物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和表达,得出“随方制象”等思想需要借鉴与传承,“宁古无时”等思想则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寻求变革及创新的结论,希望能为现代设计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长物志;隐逸;产品设计

文震亨(1958—1645年),出生于名门世家,家富藏书,善园林设计,长诗词绘画。他出生在晚明时期颇为富庶的江南地区,幼时富裕的家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文震亨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文震亨借长物抒情来表达他淡泊名利、唾弃官场的态度,向往恬静、典雅的生活,故创作《长物志》,并于崇祯七年(1634年)完成。《长物志》虽以造园为主,但全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提出的造物原则和生活美学观点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它对许多产品的审美及设计思想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叙述,许多后世的审美和设计都参照于此。

文震亨所著颇多,《长物志》无疑是最能表达文震亨的思想精髓的,除了多次出现的对“古”与“雅”、“简”与“朴”的探讨之外,文震亨本人的隐逸思想更是蕴含其中。隐逸的造物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隐晦的言语曲折的方式反映出当时的人们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礼教的束缚,寻求生活返璞归真的美好意愿。

1. 《长物志》中“隐逸”造物思想的内涵

隐逸文化始终伴随着中国历朝的发展与变迁,可以说中国特有的君主制度催生的“官本位”文化和小农经济孕育了隐士群体及隐逸文化。[1]孔子也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可以见得当时的文人受这一文化影响之深。加上在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熏陶下,大批淡泊名利,或是因官场黑暗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则开启了他们的隐逸之路,形成了特有的隐逸文化。人们多隐于山林田野之中,故又因此发展出独特的隐逸美学审美方式。

“隐逸”代表着“出世”,即不问红尘世事,安心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里。士人们或寄情山水,读书游赏,或经营园居,怡然自得。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隐逸的文人士大夫们对于“物”的掌控欲就非比寻常。一方面政治黑暗、社会混乱士大夫们无从插手,另一方面自己的报国愿望又无法得以实现,他们在官场失意与抱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只能奴役“长物”来得以实践和体验。“长物”在普通人看来是多余的东西,对于像文震亨这样的士人阶层来说却是一种生活的保证和延续,是其人格的寄托,承受生命意义的载体。[2]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呈现的隐逸造物思想本质是对生活朴实化和精神物质化的集中表达。他们从自身的学识和所受的文化教育出发,从事艺术创造和设计造物,从而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2. 《长物志》中“隐逸”造物思想的审美意识

2.1 “隐逸”造物思想之“适”

《长物志》卷六写道:“更见元制榻,有长一丈五尺,阔二尺余,上无屏者,盖古人连床夜卧,以足抵足,其制亦古,然今却不适用。”[3]在文震亨看来,家具的设计要讲究实用性,不能以前人的标准来盲目的追求形式而忽视其在场景中的使用功能。文震亨还指出:椅“踏足处,须以竹镶之,庶历久不坏”[4],椅子的脚踏处须用竹子镶边,可长时间不坏;“交床即古胡床之式,两脚有嵌银、银胶钉圆木者,携以山游,或舟中用之,最便”[5],两腿之间的圆木上镶嵌银饰或者银质铰钉,游山玩水时携带使用,最为方便;在论及书橱设计时,因为经书的册子比较长,所以在设计装经书的书橱时应该“式稍方,以经册多长耳”[6]。

2.2 “隐逸”造物思想之“朴”

文震亨崇尚“宁朴无巧”的审美思想,这也贯穿了他对于家具的造物观念。他提出“几以怪树天生屈曲环若带之半者为之,横生三足,出自天然”[7],意谓最好能用天生弯曲如环状怪树为原料做几,最好还能有天然三弯腿。在谈及禅椅时,“禅椅以天台藤为之,或得古树根, 如虬龙诘曲臃肿,搓枒四出,可挂瓢笠及数珠、瓶钵等期,更须莹滑如玉,不露斧金者为佳”[8]。在谈及凳时说到“凳亦用狭边镶者为雅,以川柏为心,以乌木镶之,最古”[9]。由此可见,文震亨对取用大自然中的材料制作或物件本身浑然天成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的设计赞赏不已。自古文人志士向来以淡泊名利、品性高洁为荣,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审美以自然简朴为主。由此观之,文震亨所主张的简约天然之美正是他作为一名隐士平淡、自然、朴实的高尚修养表达。

2.3 “隐逸”造物思想之“雅”

“古人制几榻, 虽长短广狭不齐, 置之斋室, 必古雅可爱”[10],可以看出文震亨崇尚古制,欣赏素雅的设计风格。“有内府雕花者,有古漆断纹者,有日本制者,俱自然古雅。”[11]榻和佛厨都是有一定的装饰的,但文震亨欣赏的是其中不造作、不哗众取宠又华美大方的装饰。“椅之制最多,曾见元螺钿椅,大可容二人,其制最古。”[12]在文震亨看来,元螺钿可以非常恰当地体现器物的古雅。《笔觇篇》写道:“定畜、龙泉小浅碟俱佳,水晶、琉璃诸式俱不雅,有玉碼片叶为之者尤俗。”[13]笔觇是文人最常接触到的案头工具,为营造文人雅士之风气,文震亨认为笔觇用定窑、龙泉小浅碟才是最古雅的,对于用玉碾叶片形状的笔觇嗤之以鼻。对于文震亨来说,崇古并非一味地遵循古制,前人的东西都是好的,而是前人所设计的器物中包含了对雅致生活品味的追求,凸显了器物所蕴含的古雅美感。

3. “隐逸”造物思想的当代运用与表达

“隐逸”造物思想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其表现出的特有的审美观念及提倡去繁就简的设计理念与设计中一些既定的设计原则结合,在现代设计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给了现代设计师们以深刻的启迪。

3.1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出“随方制象,各有所宜”的方法论,意为造物需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来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的诞生要与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相适应相融洽。

从因人制宜的角度来讲,最直接的就是人机工程原理的运用。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用到的产品都是围绕“人”这一中心要素进行设计研究的,好的设计都会做到以人为本。设计是为了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行为,究其本质都是为了人。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讲,要求产品设计与环境息息相关,表现为产品的材质、造型、颜色以及所体现的文化意义都要适用于其使用场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大物博,这使得不同民族都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而当地居民会在其使用的产品中加入自己民族的文化,使之代代相传。文创产品是地域文化在创意产品上的复制,有助于构建和补偿精神文明结构。[14]在因地制宜的文创产品设计中,无论是注入的文化灵魂还是地域精神都是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人类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从因时制宜的角度来讲,曾在法国风靡一时的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聚积大量财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故此出现以生动、奔放极具奢华的著名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的家具造型华丽,渲染出对生活奔放热烈的态度。随着建筑大师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装饰原则,人们过渡到现代主义设计,减少对装饰的依赖转向更加侧重于功能的设计风格。这也与《长物志》中追求自然、简朴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3.2 “宁朴无巧”

基于隐逸的造物思想,对家居产品中的设计不应该太过于繁杂。无论是最初的隐逸文化影响还是在完成家具设计中所彰显的精神内涵,都表现出对简朴素雅设计的追求。“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今人慨叹实深”[15],文震亨主张将多余的装饰去掉,从而体现出产品的简洁大气。“古人最重题壁,俱不如素壁为佳。”[16]现在的人过于追求产品上的装饰,但各种繁复精美的装饰都远不如一面朴实的白墙更有韵味。对于文震亨来说,在产品中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的精神理想和简约大气的美感是自己作为文人隐士的毕生追求。

在现代设计中,宜家家居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对“宁朴无巧”最好的诠释。宜家家居的每一款设计都由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特殊的文化意义所构成。每一个产品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居家生活更加舒适美好。在宜家家居上存在的每一个按钮,结构都是基于大量的社会调研并为了服务其功能而设计的。如图1的波恩椅,整个椅子没有一根多余的设计线条,曲线流畅自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使人躺上去就可以放松身心。以胶合板材质为支撑制作的悬臂,最大化地减压又提升了承重力,整把椅子简约又耐用。除此之外,宜家家居对于产品功能上的追求也丝毫不影响其造型上的简约性。如图2,这是宜家最受欢迎也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艾弗道尔落地灯。这款灯具灯罩内侧采用不透明材料,外侧采用彩色玻璃,兼具情调照明和直射照明的功能。半包裹白色玻璃使光线更加柔和,有利于减少灯光的刺目感。落地灯处于打开状态时,灯光又可以透过灰色玻璃给整个灯一种视觉错落感。整个落地灯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连开关都被巧妙地隐藏于灯罩之下。

图1 波恩椅

图2 艾弗道尔落地灯

3.3 “宁古无时”

《长物志》“室庐”卷中写道,“石栏最古,木栏为雅。”[17]石栏的材质选用石料最为古朴,木栏的材质选用木头最为雅致。“羽扇最古”[18],羽扇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最初不是用于扇风,而是用作君主贵族的仪仗。但这种羽扇在现代社会的使用率并不高,一是因为人们发明了更加智能的电风扇,二是人们不需要一味地崇古来体现自己的高洁情怀。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材料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上,不同的材质反而能提高产品的利用率,甚至是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呈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材料的特殊属性带来创造性的特殊设计的案例不胜枚举。设计师们也越来越提倡新型材料的使用以赋予产品新的价值以及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来减轻生态上的负担。如图3,是加拿大设计师Tristan Zinnerman设计的一款名为Phonofone的陶瓷音响。陶瓷在当代设计上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声学性能上来说,陶瓷有利于声音的传播,能扩大声音,因此在设计扩音相关的产品时,陶瓷材料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款音响整体都采用陶瓷制作而成,造型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声机样式,功能与造型十分贴切。利用声音共振原理将声音放大,但不同于传统的扩音设备,Phonofone将声音限制在55分贝之间,声音既不会过大使之成为噪音,又实现了扩音的功能。Phonofone利用了陶瓷本身的声学性能将材料的功能效果发挥到极致,是一次成功的设计案例。

图3 Phonofone陶瓷音响

“宁古无时”的造物思想诞生于晚明,文人士大夫以淳朴自然的意境作为审美意识的核心,他们向往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向往前朝隐士的高洁品性,持愿与前人看齐的生活态度。时代始终是发展的,我们需要迎接的是新环境、新材料、新理念的到来,过于追随前人的脚步终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4. “隐逸”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指导

设计中对于隐逸造物内涵的植入与隐逸美学的体现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之一。如何将隐逸造物文化中的“简”与“雅”、“适”与“宜”转换成独特的现代设计语言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隐逸造物思想中既包括了设计理念,又包括了哲学层面的造物观,从而使看问题的角度更加深刻,能够给当代设计师深刻的启迪。

“去繁化简”是隐逸造物的一个重要思想,“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19],这是文人对于产品的核心要求,也是明代工艺的显著特色。对简洁生活状态的追求是隐逸文化重要体现。在现代设计中,无印良品则是对简约设计理念最好的诠释。整体品牌的建设从家具、文具、服饰无一不表达出对于简约而不简单审美理念的追求。无印良品从“简洁”起步, 强调合理设计, 消除累赘,体现物品的天然魅力。[20]与其增加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不如以最简洁的造型表达最实用的功能,让一切都归于简单质朴。文震亨时期的明代家具以简洁大方的素雅造型和注重于保持使用材质原有的肌理纹路特色而闻名于世。现代家具设计同样可以依靠先进技术的加工制造来表现材料自身的美和特点。榫卯结构在明代家具的运用上可谓是登峰造极,利用木头结构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目的,巧妙自然,是现代家具设计应该学习的典范。

除了“简”与“雅”、“适”与“宜”之外,对于意境的创造也是隐逸造物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意境的营造是为了更好的衬托居于山水之间隐士们的情怀。意境之于造物,其更多的是对于美的体会与表达,形成于源远流长的古老中华文化之中。清代的闭关锁国大大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眼界与创造力,使之在一个阶段停滞不前了许久。而在大量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设计师们受西方家具设计风格的影响,开始随波逐流,几乎完全摒弃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设计风格,忽略了家具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标准化的批量生产使文化价值完全被我们所遗忘。我们应当将沉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融入家具设计中,使其具有象征了中华文化的元素之美的呈现,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气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让世界都可以领略到古老的东方艺术美感。在理解和把握家具设计和造型结构的基础上,加入文化的内涵,使之传达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真正做到承古但不崇古。这样的当代中国设计才能在世界立足,在各国设计都在秉承自己国家文化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风格和文化,赢得在世界设计行业中的地位。

5. 结语

现如今,人们对产品的审美及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也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在产品设计的领域必须百家齐放。而隐逸造物思想作为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今天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设计的传承不仅仅是设计理念或审美意识的继承, 同时也应该是文化的传承。后人读《长物志》,读的不是物品的摆放, 而是生活艺术化的造物思想;读的不是文震亨作为一个隐士的物质追求,而是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趣。《长物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大多数的审美及造物思想都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启迪与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盲目崇古的造物思想已不再适应当代设计的发展,延续隐逸造物思想中的“适”与“宜”、“简”与“雅”的现代设计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隐逸造物思想的继承与扬弃。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末清初之造物思想嬗变及创新价值研究”(编号:20BG133)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杨倩:《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文学教育》(中)2013年第2期。

[2]李元:《〈长物志〉园居营造理论及其文化意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15年,第207页。

[4]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19页。

[5]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23页。

[6]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25页。

[7]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10页。

[8]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12页。

[9]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22页。

[10]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06页。

[11]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07页。

[12]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19页。

[13]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52页。

[14]姜晓慧:《泉城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20年。

[15]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06页。

[16]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35页。

[17]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11页。

[18]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274页。

[19]文震亨著:《长物志》,李霞、王刚编著,第1页。

[20]郑薇:《无,即所有——“无印良品”案例分析报告》,《设计》201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李霞王刚造物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Mr. “Cool”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以木造物
快乐神奇的魔术之旅
到底答应了吗
항저우 G20,‘한데 뭉쳐 온기를 나누다’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