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城墙的建筑构造与发展

2021-05-06唐柯王玮

艺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

唐柯 王玮

摘要:城墙作为历史的无声见证者,是丰富多彩的古老社会的记忆,是绚丽多姿的古老文化的符号,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带有特殊的军事战争意义和审美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结构的分析,探究城墙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城墙的构造依附城市,因城市的不同而各异。城墙的演变与发展见证了古中国的兴衰蜕变。

关键词:中国城墙;功能构造;建筑结构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2

1 起源

传说在上古时代,神农帝、黄帝就开始在城市周围修建障碍性建筑。根据记载,城墙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殷商朝代。在那个时候的农耕社会,人们为了应付外来战争和山间野兽,使用泥土、黄沙、砖块和木头等常见的材料,在自己生活的地域周围建造障碍性建筑物,许多豪门府邸同样建造了院墙。这些建筑在起到保护安全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合理有效地划分生活功能区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用石墙壁、城楼等围绕着的城市,已经成了部落或者联盟中心,墙壁并非无敌,而它们的城楼早已耸入文明时代。正如其所说,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奴隶社会的不断进化,使一定区域内的物产增加,人们便把家园围住,形成生活与防卫一体的“城堡”,成为早期的“城邦”。

人们从流动的狩猎生活转向农业活动,有了居住的地域。但要想安居乐业,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于是在山沟险峻的启发下,人们渐渐懂得要在自己的居住范围建起保护设施,截断野兽的路径和袭击,这便是简陋的保卫防御系统。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多建有此种防御系统。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迹上就发掘出了一条围绕在居住区域外部的护卫沟渠,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八家石城遗址周围也留存了一段天然石筑墙壁。这些实例都表明了古代的防御系统不具备很大的军事目的,其重点是防御野兽蛇虫。而早期保卫防御系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通常在平原或河谷地区安家建业,其地域形势决定了大部分都水源充足,以至于有时会遭遇洪水的侵袭。在我国众多早期文献中,为治理水而筑起堤坝防御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堤坝能抵御洪水与后来的筑城有一定的关联[1,2]。

城墙真正意义上的出现伴随着私有制的建立。《中国城市建筑史》中大致说道:“筑城以卫君,建廓以守民。”城墙的形体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宗法制森严的等级区分。春秋时期齐国的官书《考工记》中,对于根据尊卑位分而定的礼制城墙有严苛的规定。区分城“贵贱”的首要因素在于面积。城以大为贵,分为三级,王城是最高的等级,“方九里”;诸侯则次之,“方七里”;卿大夫的采邑为第三级,“方五里”。其次,城以高为贵。王城高九丈,诸侯城高七丈,卿大夫采邑高五丈。

在那个封建封闭的年代,墙的隔绝带有了封建色彩,对女子起到限制和束缚的作用。墙体的隔绝造就了城内与城外两个不同的生活区域。统治者借助墙体更有效地管理居民、防御敌军以及治理生产,使百姓能夠更好地安居乐业。在众多城墙中有小部分依水而建,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护城河,不过当时还没有完整清晰的理念。现如今所能看到的城墙,大多是由泥土和砖块修葺而成的,且有一定的规模,造型丰富多样。如今对城墙的定义更加明确,包含城市的内外城垣。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体为南京明城墙。

2 城墙的发展

汉字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在中国文化几千年漫长发展中的作用不可磨灭,城墙的发展也可先从其字形意义开始说起[1,2]。“城墙”一词由“城”单字演化得来,本义是筑墙而建国,有纳民之意。唐诗人李贺在诗中曾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句子,在这里“城”便是指“城墙”。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也渐渐包含了城市的意味。城墙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古代文献关于建城的记载文字有许多。神农、人皇等是神话故事中人人称赞的领袖,文字多有叙述其为了生存、为了部落人民而修筑墙体。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了遗址城址几十座,印证了文字的真实可信。

城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发展时期包括夏商周至隋唐时代,成熟时期包括宋元明清,衰退时期为清末之后到民国初期[3]。

秦始皇灭六国,一举平天下,建设起了盛世霸业。秦的统治中心咸阳到目前并未发现都垣,这很特殊,但咸阳宫却存在宫垣,说明当时还是使用城垣的制度。汉代是我国第二强盛的封建社会,建造城墙的活动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汉长安与洛阳的城墙建筑。据史书资料记载,两者的建设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划,分区域、分期进行建设。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并使效果最大化。三国时期,城中整体的地域形状大致为矩形。在城市周围建造三台,即在墙体建筑楼台,以阁道相连,在它的下面挖掘洞口,储藏食物、军事器具等物品,赋予了墙体多方面的功能,使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三台在后来被扩建、沿用和创新,迄于北齐。两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发,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大力修建城墙,不惜耗费极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据记载,那时候的建造材料为三合土,且城墙内侧同时作为储存仓库来使用。到了隋唐时期,唐长安城墙的建设不仅在中国建筑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唐朝之后,各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修建了墙垣,但基本没有大的改动。

3 城墙的功能构造

根据结构进行划分,古城墙可以分成墙体、城门、垛口、城楼、角楼、马面和瓮城。

城门就像住宅的门,是一个城市的通道要塞,供居民日常生活进出,是内外交通的出入口。门的高低大小和数量通常根据城市区域不同而各异,影响因素包括地域大小、方位、行政等级等。在城市社会的早期,通常城市面积比较小,一般来说开辟南北或东西两个城门就够了。而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逐渐进步,居民人口繁衍导致人数增多,城门的功能显得更重要,因此城门数量也变多。各地的城门有时会因文化的差异而带有不尽相同的纹饰,其中包括吉祥图案,用以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4]。

中国是文化之邦,封建时期日益强化的礼法宗教也在城墙建设上有所体现。居中位者为至尊,数列九称贵,普遍为社会所承认。因此王宫大多居中,依照区域中轴线对开三门。这样的平面形式在后代得到了延续。大多数情况下,城门为旱路通道。但是天数难测,难免会有极端天气或者自然灾害,或者某些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特殊,便设置了供水路行驶的通道,即水城门。早期城市开辟的城门,样式简单,宽度不大,将城门两侧伸出为城台,既有利于防守,又可聚会观望景色,一举两得。

角楼顾名思义,大部分都建筑在城墙转角处,于上空观看平面角楼突出为方形或圆滑的形状,功能与城楼相似,文字记载其为“隅”,高度略高于城楼。

马面是依据一定的距离在城楼体外侧建设的墩台,平面为矩形或者半圆,因其外观看起来狭长极似马面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可以由上而下进行攻击。但后来由于火器的出现,马面建筑大大减少。

护城河,古代亦称为城池,后称城河、城濠或者护河。它通常围绕城市区域,也有少数在内城修筑内河。其形态是沿城墙的外侧挖出一道大深度的壕沟,大部分注入水,使进出处有比较宽阔的活动区域,凭借此可以架桥通船,比较便利。跨过壕沟的通道是横架在城门外的吊桥,而城市管理者负责掌控吊桥的起落,可见其防御守护的功能。

瓮城建造之初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城门直接暴露在敌方的视野里,形成的有一定区域面积的防御性辅助城郭。古有成语“瓮中捉鳖”,瓮城之所以称“瓮”,是暗喻敌军一旦进入此区域,便会像瓮中之鳖被围堵打压。瓮城有矩形和半圆形,其墙体与主体墙面相比更低小、更薄。为有利于防守,其通常和主城门相连接且大部分位于侧面。为了使皇家车马通行方便,主要的城门和其翁门位于一条轴线上。明代时多使用瓮城,例如明朝初期南京聚宝门。

4 城墙的建筑结构与样态

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具有互动方式,城墙的建设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城墙文化的各异性与互通性[5]。如果以建筑的原材料为依据划分中国古代城墙,可以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等多种类型。

城墙构建的墙体,多数为夯土。在原始社会早期,技术落后,夯层不均匀,夯打不结实,甚至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堆叠,因此墙体的坚固性能不是很好。建筑墙体的夯土相对来说比较纯净,大多为黄沙土。在周朝时,筑城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采用普遍版筑形式,城墙内的坡度与外侧的差距减小,因此坚实程度大大提升。在东晋时期的夏都统万城,在建造时在夯土中加入一定的沙石与石灰,形成了三合土,大大提高了牢固程度。但可惜的是这在后来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的符号系统,包含城市的特色属性[6]。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各异,其城墙体系的建筑结构及风格与城市文脉相关联[7]。从建筑设施来看,几乎每一堵城墙都有楼橹,位置或在城墙拐角,或在城门之上。城墙角落的城橹大多以砖石筑成,且留有射击洞口。但在城门上方的则是木制居多,一般有3层楼高,呈现宝塔的形状,又称为塔楼。在作战时,楼橹便成为反击的发射点。与楼橹共同组成防御体系的还有月楼、箭楼等。箭楼建造在城门之上,开辟有洞户,用于射箭。月城则是建设在城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每个城池的城墙系统大体都有这些设施,同时因地理位置、战略需求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例如松江府的“金山县城”,其“周一十二里三百步有奇,高二丈八尺”,成化后又修筑“角楼四座、腰楼八座、敌楼八座”。这显然是为了战争而加强的城墙系统。通常为了强化城市的防御功能,在地理位置重要的战略要地城市,大都建有多重城墙。这种围绕城墙外侧建筑的城墙又叫城郭、外城、附城等。城郭的出现除了有军事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城市与城墙的进一步发展。从城的起源,发展到城内设置市,城市产生于其概念之前,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人们接纳,只有市和城连成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8]。

城墙的样态即城市形态的体现,城与墙的一体概念决定了城市的风貌图景。一般说来,城墙的样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我国南方为例,由于地势起伏,城墙的建造大多依靠山水,形态多呈不规则形状。例如扬州的城郭似鹤,苏州城形状宛如蟹。而北方却不同,整体呈现方形的城市比较多见,包括一些城镇。英国人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写到,市镇周围由墙包围,城墙多是一个面朝东西南北方位的四方形。书中写到的市镇应当是作者乘船离京城向南行驶时最开始路过的冀、鲁地区一带。北京城除方形的宫墙与皇城以外,内城同样是正方形[9]。

5 城墙的影响与价值体现

高耸、雄伟、坚固,历经沧桑的墙体是古书、是画卷,它走过的岁月、经受的风雨,都在内心默默记载,情绪心意藏在字里行间,以供后世倾听翻阅。城墙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兴衰,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工艺匠心流淌后世,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亘古不灭的元素,是历史的凝聚。

事物之所以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时候,城墙受到人们的青睐和珍视,说明了城墙文化对人民的影响之深远。但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倡“软隔断”,用一些植物来作为区域的分割线,这是否说明要摒弃所有的实体城墙是近几年古建筑都面临的一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民国时期,伟大的建筑师梁思成与林徽因为了保护中国古建筑鞠躬尽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融合促进,取精华去糟粕,而不是一味西方化、现代化,否定传统的所有东西。面对如今尚存的古城墙体,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并评价估计,再制定决策,决定它们的去留,是应该被保护还是被拆除。对于可以保留的城墙,应结合当地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将墙体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古墙的历史价值和体现其文化风貌,使其成为人们纪念历史、日常游览的场所胜地,让子子孙孙都可以感受到那时候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要将墙体拆除,应该详细记录它的建筑方式、材料、造型等,方便日后查询和纠察。

6 结语

中国古代城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建筑结构随时代变革而变化,與城市更迭依附。城墙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中,城墙所蕴含与承载的种种已经积累为文化的层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当保护并将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邵琦,李若辉.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80-81.

[2] 马正林.论中国城墙的起源[J].人文地理,1993(01):1-7.

[3] 王肃.我国城墙的起源与发展[J].(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文博,2004(06):80-85.

[4] 和杉,罗钟宇,畅澜润,等.关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吉祥寓意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6):35-36.

[5] 任新宇.论家具艺术文化与传播的同构性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76-77.

[6] 凌晨,吕九芳.徽派建筑装饰的符号学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3):108-109.

[7] 刘颖,任新宇.论城市文脉与城市家具设计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40-41.

[8] 马正林.论中国城墙的起源[J].人文地理,1993(01):1-7.

[9] 刘凤云.城墙文化与明清城市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06):93-97.

作者简介:唐柯(2001—),女,陕西岚皋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王玮(1985—),女,江苏徐州人,博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及加固措施
工业厂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探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