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2021-05-06刘柏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低段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刘柏山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再加上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帮助其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积极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以图形的直观感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字和图形相互结合的方式下,学生能够对各个信息一目了然,更加明晰题目内涵,从而更好地突破学习重难点,激发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和意义,提出了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低段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数”和“形”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两个基本模块,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完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并灵活应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不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外部驱动力转换为学生的内部驱动力.

一、数形结合概述

小学数学阶段需要学生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等内容,其中“数”体现的是数量,“形”体现的是物体的空间形式,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不同的条件和方式,数和形之间能够进行一定的转化.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数和形实现有效统一,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规律.同时,学生借助图形的性质来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明确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渐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迁移到生活中,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二、数形结合的作用

(一)有助于记忆知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通常对于一些概念很难实现高效记忆,不仅需要教师反复讲解,还需要经常练习.教师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且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使学生完善知识框架,形成图形记忆.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能够通过相似的图形联想到相关概念.

(二)有助于思考问题

实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需要學生练习大量的题型,而传统课堂教学中,低年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如果教师在课堂讲解中过分关注理论知识,就会造成课堂氛围过于单调,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将复杂的知识以形象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掌握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有助于强化运算技能

低年级数学教学主要是以计算为基础,计算在数学教学中的占比也比较大,教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显著强化学生运算技能.例如,在教授两位数相加的计算时,教师如果单纯考虑机械性计算,没有融合数形结合思想,那么就达不到“以形促思”的目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也很难从算理过渡到算法的技能中来.所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计算出正确答案,强化其运算能力.

(四)有助于拓展空间观念

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含有“图形的运动”等内容,需要学生初步掌握“轴对称”“平移”等概念,教师如果仅教授理论概念,不仅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几何内容,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改善该状况,将图形和概念有机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图形的变化,拓展空间观念.

三、低段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

(一)以动态“形”阐释静态“数”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以最直观的图形去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计算.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图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学生手中的“形”,如小棒等,来阐释教材中静态的“数”.

例如,在教授加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凑十”“怎样凑十”,可以积极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如教师出示例题:15+9=?先抛出疑问“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计算这道数学题呢?”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摆小棒,通过数小棒的形式突破这一教学例题.学生首先从“15”中数出十根小棒,将其捆在一起,而后从剩下的“9”和“5”中数出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学生在捆小棒的过程中,对“凑十”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将上述过程动态演示出来,使学生明白从“9”里面分出“5”得到“5+5=10”,或是从“5”里面分出“1”得到“9+1=10”,最终再将“20”加上剩下的数,算出“15+9=24”.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来演示“凑十”,将计算过程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再加上动态的媒体演示,使学生能够清晰地通过“形”阐释静态的“数”,进一步加强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并能够将此方法灵活应用到其他类似的计算中.

(二)以具体“数”明确文中“形”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而教材中大量的“形”都是为了更好地计算出“数”.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去解决更多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数”来明确教材中的“形”,激发学生形象思维,让其不仅能够看懂图,还能够读懂图形中隐藏的数学含义.

例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练习中,教师出示题目:小明和晓红分别投掷三次飞镖,其中小明投中的飞镖分别在最中间的白色圈、外围的红色和白色圈,晓红投中的飞镖依次在外围的红色圈、白色圈和最外围的红色圈,如图1所示.问:谁的得分最多?在这个题目的图形中,每个圈都对应了一个数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用数字来解析图形,使学生明白各个圈中数字的意思.小明投中的圈对应分数是:30、15和10,晓红投中的圈对应分数是:25、20和5,那么学生只需要将每个人投中的三个数字相加,就能明确谁的得分最多.小明得了:30+15+10=55(分),晓红得了:25+20+5=50(分),答:小明投掷飞镖得分最多.可见,教师应用具体的“数”来明确对应的“形”,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解决数学问题,明确不同图形中的数学含义.

(三)联系生活创设数形结合情境

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水平,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而为其创设一个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关于“0”的含义,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数形结合的教学情境:一个猎人捕获了5只小鸟,将小鸟关在笼中,小鸟发出悲伤的叫声.教师提问:“这些小鸟被抓起来了,它们真可怜,你们想怎么做呢?”学生:“将小鸟放走吧.”教师:“好,我们一起把小鸟放出来吧,你们看,有几只小鸟飞出来了?”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学生:“3只.”教师:“笼子里还有几只?”学生:“2只.”教师:“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飞出来了?”学生:“5只.”教师:“笼子里还有小鸟吗?”学生:“没有了.”教师:“那我们怎样来表示原来有5只小鸟,放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呢?”然后教师引出算式“5-5=0”.教师通过这种数形结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5-5=0”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教师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借助该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数学逻辑,进而在对“形”的操作中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的.

(四)借助图形发展空间思维

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强化学生空间思维.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借助图形给学生提供联想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达到脑、手、眼、口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9页的例6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得知,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在给大熊猫拍照,小丽排在第10个,小宇排在第15个,前面和中间的小朋友都被树枝遮住看不见.教师引导学生画一画:小宇和小丽中间有多少个人?紧接着教师出示课件:○○○○○○○○○△○○○○□.其中“△”表示小丽,“□”表示小宇.学生从第一个小朋友往后数,这里一共有15个小朋友,小丽和小宇中间隔了4个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空间位置思维.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果用减法算式来表示小丽和小宇中间隔着的小朋友数量,你会怎么做呢?”得出“15-10-1=4”.结合图形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15”是小宇排的位置,“10”是小丽排的位置,“15-10=5”里的“5”包含了小宇,因此必须要再减掉一个人,才是中间的实际人数.最终学生在图形到数字的推算过程中建立起了数和空间位置的关系,强化了空间思维.

四、结束语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教学环节中,用动态的演示方法呈现抽象的概念知识,全方位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學课堂上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5):59.

猜你喜欢

低段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儿歌之美在低段数学中大放异彩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将“数”苗栽进孩子心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