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2021-05-06刘广芬济南市救助管理站

消费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形式

刘广芬 济南市救助管理站

前言:企业想要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跟形式,以及选择这种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对企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词的存在,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拥有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但是无论是管理形式还是管理对象,都是一种十分不确定的存在。在国外的企业体系中,并没有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说法,国外学者认为只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是国内学者统一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讨论研究,逐渐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不同的划分依据以及影响因素。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式中,其实还是很难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明确的定义,虽然国内的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没有统一的观点和看法。在学者的调查和讨论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了几种比较主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种观点包括了企业发展的很多方面。首先是企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效果,最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且发展有怎样的反馈等等。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和表现,我国企业的本质还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经济效益和员工粘性。在经济效益方面,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在员工粘性方面,主要是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承诺。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可以分为多个导向和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形式对人力资源共同进行管理。[1]

首先在表达方式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是一种固定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不固定的方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首先在管理方式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存在不同,也是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单独的研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来说,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当今社会的主流说法是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的工作,国家、企业、机构等等需要人力进行辅助的工作和部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而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的规律,逐渐形成了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板,并且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板中较为普遍的几种方式和影响力较大的选择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类

在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模式之间都存在一部分的共同点,经过学者的研究和总结,将这些普遍出现的关键节点概括为四种划分方法。

(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目的的不同进行划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经营过程中都是不断的按照发展方向进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当企业管理目的不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划分也会不同。最常见的一种管理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成本,满足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需要。第二种则是企业有一定的经营目标,并且要向着目标进行迈进,主要是为了推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方式就是要满足企业目标管理的需要。第三种是企业需要符合一定的国家政策和行政水平,因此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为了满足企业在政治方面的需要。第四种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有固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要按照原本的战略模式进行人力管理,主要为了满足企业的战略需要。这几种管理目的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综合管理模式和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不同进行划分。管理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形式,另一种形式则是追求最优化与符合当前组织需要的形式。这几种形式既可以分开,也可以组合,分开的时候就是动态管理模式,静态管理模式追求最优化模式和最佳人力管理模式。而当这几种管理模式分别组合起来时,就可以形成组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不同,主要划分为部分与整体,内部与外部。部分也代表着企业的内部部门,因此可以划分为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外部的主要针对企业一些其他需要和外部人员,可以分为外部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部主要指企业的部门管理,划分为内部管理模式,整体则代表着企业的发展全局,可以分为全局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划分。企业对于内存管理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有针对个人形式的和针对组织形式的,还有较为传统的和较为现代的。针对个人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个人潜力的培养和开发,属于开发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针对组织的主要是为了强化体系和系统,属于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是依据工作人员的经验,所以是经验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利用现代技术的,则是符合当下数据化、信息化趋势,属于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

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一种可以符合任何企业到这边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在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学者将这些规律总结起来,提取出了六种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2]

(一)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每个企业都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对于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会做出一定的规划和具体方案。正因如此,很多企业会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主导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以发展战略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符合企业的经发展规划和企业的战略性需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等组织形式和结构体系,要与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阶层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化效益。最后,企业还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变化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根据企业所有权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的所有权划分主要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简单。一般来说,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只会在体制内进行调动,主要追求的是一种稳定性,因此在国有企业内,不同阶层的薪资水平不用差距太大。而非国有企业又可以分为外企和私营企业,一般说外企更加注重员工的承诺,会具有更强的工作灵活性,而国内的私营企业则会将两种管理模式整合起来,因此可以看出企业所有权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

(三)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与企业的职员数量和投出资金有较大的关系,小型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资金流并不是很充足,企业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并没有什么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大中型企业规模较大,规章制度相对来说更加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会更加的完善和全面。对于这两种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主要差距产生在企业的经济水平上。

(四)根据企业文化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不同,往往代表着企业管理者经营理念的不同。因此,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两种企业文化差异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

我国的企业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上级领导者发布决策,下级员工进行执行,没有过多的工作,灵活性整体来说比较死板,注重上层阶级的权威。而另一种则是且文化环境较为宽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内在需求,在工作中一般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创造,更加重视整体的和谐发展。这两种方式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产生极大的不同,一种控制性较强,而另一种会以引导为主。

(五)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也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最具典型的两个行业,一个是服务业,另一个则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服务业中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顾客就是上帝”,因此服务业主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主导,客户始终处于工作管理的中心地位,员工在工作时必须要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客户的质量和数量也是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甚至工作时间都会跟普通的行业有所不同,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也会与大多数企业模式不同。

(六)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的人才和员工数量都会有所不同,在企业管理初期,专业性人才可能需要的相对更少一些,更加需要综合素质发展较为全面的人才。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部门对于专业性都会有着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时各部门的截止者会更加明确,专业水平也会更高,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只有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会有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形式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