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索

2021-05-06翁浩冰三亚安达船舶修造厂

消费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经营财务管理制度

翁浩冰 三亚安达船舶修造厂

引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能够长久、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同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辅助,实现人员合理配置,资金充分利用,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内部控制概念以及目标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难免遇到风险,即便是小型公司也需要构建控制系统、防护措施确保交易信息被准确记录,避免企业员工出现挪用公款情况,此类系统与措施被统称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监理会经理层以及内部员工共同实施的,都在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环节中。内部控制目标是确保企业管理经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报告、资产安全和相关信息完整真实,提升企业经营经济效率,实现企业按照发展战略不断发展。

二、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确保财务信息可靠真实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掌控财务风险,实现资金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核算工作职责是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反映,并对经济业务相关资金活动进行记录。所以,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以及正常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逐渐重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逐渐成为评价企业财务工作开展情况和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标准。为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相关制度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监督、审查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决策参考。

(二)促进财务管理目标有效落实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企业达到管理目标,在企业其他经营目标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内控制度属于一种机制,能够和企业内所制定其他制度相互结合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经营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员工违规情况的频繁发生,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按期完成[1]。另外,对于其他的管理并不是单一通过内部控制开展的,而是需要各个制度机制相互协调配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便是积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作用。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局限性,完善健全理论基础并不能表明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实际实行,企业管理层、领导层以及员工需要对制度实施实际效果进行真实评估与改进,不断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而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落实,促使员工在相关规章制度下能够约束自身行为,积极参与工作,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企业有效开展综合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控制环境不良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受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不仅对企业内部人员控制意识存在影响,同时对其他控制要素发挥作用基础。控制环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企业经营者对于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因为企业缺少健全的人事管理机制,内部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对内部控制内涵了解不充分;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目标计划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企业文化的制定能够对企业员工思想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但是现阶段,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内涵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方式不恰当,导致企业文化缺失或不健康,无法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缺少风险控制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各个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但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缺乏风险控制意识,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人员聘用、信息更新、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企业缺乏风险预测系统,无法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企业极有可能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2]。另外,我国多数企业为股份集中型股权结构,企业主动权掌握在股东手中,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威胁,二级市场逐渐成为中小股东追求利益的阵地,导致中小股东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其更侧重于企业运营结果。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确保其健全性、完整性。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体系,确保能够根据特点目标协调部门和岗位作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需要贯穿会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其他管理制度和企业经营活动,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只要企业存在业务活动便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另外,需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在制定内控制度时需要在其中体现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对于制度的构建需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经营理念内部环境对其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对于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科学、合理应用,按照企业组织规模、技术条件、业务特点以及人员素质等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充分落实、有效执行,企业内所有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自身行为加以约束,不可越权[3-6]。再次,需要明确不同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经过不同部门和人员,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单独人员没有权利对业务进行处理,避免工作遗漏情况发生。最后,需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效益。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最终目的是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需要资金的投入,控制体系越复杂成本越高。因为,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需要确保其成本效益性。

(二)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财务管理需要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更加注重对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因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财务安全和企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科学性、合理性,离不开企业管理层、领导者的重视度。多数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作用认识不足,或者因为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会对领导者的行为加以控制而没有开展内控工作,领导者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思想,主动接受制度约束,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加以监督,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7-8]。

(三)加强监督力度

会计稽查属于会计机构对会计工作所开展的自我审核、检查工作,主要作用是避免核算工作中出现遗漏、错误或者相关人员舞弊行为。开展稽查工作能够对核算工作中存在问题加以及时地指正,有效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认识稽查工作重要性,积极设立稽核部门。另外,审计部门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管理制度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客观评价的机构,其属于内部控制重要部分,同时属于内部控制监督环节主要手段。审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中抽离出来,其对企业领导直接负责,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审计部门的设立能够对内部控制中存在漏洞提出相应措施加以改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为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实行有效性,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根据职责明确分工,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对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地设置,界定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职责以及授权管理的权限。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会计管理部门的设立需要确保其相对独立[9]。另外,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有活动就有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规章执行相关活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监督后进行评价,评价后进行验证,在验证中发现人员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对其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完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科学性[10]。

总结: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能够实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人力资源合理调配,规避企业所面临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需要企业领导层加强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可行性、成本效益性,并构建稽核部门、审计部门作为监督,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应用。

猜你喜欢

经营财务管理制度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财务管理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