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之愈宽,思之愈深

2021-05-04张春华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鲁侍萍周朴园

张春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节选于經典剧作。这个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从主题上来说,探讨的是人性的“良知与悲悯”。要真正了解这几篇课文中的人物,可以结合整本书阅读来实现。《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作品的篇幅都不算长,同学们可以在上课之前或者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阅读整本书。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从“这一篇”到“整本书”:走向深度阅读

曹禺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其实,《雷雨》在诞生以后的87年里,对于一代代读者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诱惑”。《雷雨》成为“诱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比如,剧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到底是真是假?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讨论。此外,鲁侍萍自身的性格特征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探究的话题。

我们来看下面这篇文章,看作者是如何探究鲁侍萍的性格的。

鲁侍萍是坚强还是软弱?

——从《雷雨》整本书看鲁侍萍的性格特征

◎ 宋瑾涵

三十年前,她是出身卑微的梅小姐,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抱着襁褓中奄奄一息的孩子,被无情地逐出周公馆的大门。绝望与耻辱侵蚀着她的心灵,忽地“扑通”一声,她栽进了河水中;三十年后,她是白发苍苍的鲁侍萍,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毙命于周公馆,如一只提线木偶失去了牵引,她忽地“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三十年前,鲁侍萍只是封建等级制度下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她万念俱灰,手无缚鸡之力,于是选择屈服于命运。然而,命运似乎与她开起了玩笑,她获救了,她重生了。这三十年来,她是一名尽心尽力的母亲,女性为母则刚,她以弱小的身躯扛起了抚养孩子的责任,坚强、倔强地与命运抗争。

鲁侍萍是坚强的,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

她与周朴园三十年后的相认是充满矛盾、充满痛苦的。作为一个女人,揭开这道丑恶的伤疤无异于刀尖舔血,但她还是坚强地揭开了,揭露得鲜血淋漓却不做无谓的呻吟。她拒绝了周朴园的“施舍”,将他“施舍”的支票一点一点撕得粉碎。她是在与荒唐的过去正式告别,也是在向周朴园宣告她鲁侍萍坚强独立的人格。我佩服鲁侍萍此时的坚强。在周朴园眼中,她永远只是个下人的面孔,像动物一样可以任意摆布,可以用钱“解决”。但在她自己心中,她是一个“人”,她有她的尊严、她的原则,她用这种方式证明着自己作为人的微弱的存在感,也用这种方式证明着她不是见钱眼开的小人,她有人的耻辱心,她是一个大写的“人”!

在与周朴园相认后,鲁侍萍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见一见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鲁侍萍坚强的母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奢望孩子的相认,也理解孩子的心理落差,知道这只会给他徒增烦恼,只求看周萍一眼——这一眼,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对孩子的思念,对孩子的亏欠。血脉之情,隔着三十年的时光,只一眼怎么足够!可她坚强地逼回了心头喷薄而出的感情,硬生生忍住了眼角翻涌的泪花,苦果由自己艰难地咽下,留给孩子一个无忧的生活。

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夺走了她全部的自尊,亦夺走了她的孩子。她的过去毫无遮掩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苦心经营起的尊严尽数倒塌,只剩一具被人遗弃、被人践踏的躯壳,无所遁形。她的孩子们是她生命的延续,寄予了她无限的期望,孩子们的生命终止了,她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于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在那个凄苦的雨夜,再次无力地倒下了。

在命运面前,她无疑是软弱的。这世上能与残酷命运抗衡的人寥寥无几,更何况鲁侍萍只是一位平凡的甚至低贱的妇人。如果我们能够对她放低要求,可以说,在她的能力所及范围之内,她确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位坚强的母亲。

宋瑾涵同学关于鲁侍萍的“坚强或软弱”的话题探讨,是基于《雷雨》整本书,而不只是从课文节选部分得出的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节选部分主要突出了鲁侍萍的坚强性格,表现出她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但如果只从这一节选部分看鲁侍萍,一定是不够全面的,甚至很可能是片面的。若我们学会从整本书的视角看待人物形象,就可能更接近全面和客观。从“这一篇”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更容易读出人物的“复杂性”,读出“整个的人”。正如宋同学注意到了“雷电交加”的夜晚的鲁侍萍,关注到这个特殊场景中鲁侍萍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当然,教材节选部分与悲剧冲突高潮两个部分的内容是最为典型的,除此之外,整本书中还有相关内容可以作为探讨鲁侍萍性格坚强还是软弱的佐证。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从细微处加以探究,也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下面是安葳同学对鲁侍萍性格的看法:

在四凤与大少爷周萍之间的关系上演着微妙的变化的时候,鲁侍萍也并无勇气将事实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四凤,她和大少爷是同母异父的兄妹。鲁侍萍认为,不告诉真相会对孩子更好,所以迟迟不愿道出实情——这其实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在与周朴园见面时,她也不断地逃避事实。最终由于她的软弱,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被揭开之后,当年的翩翩公子周朴园对相恋中的兄妹道出实情,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在学习节选作品的时候,试试从“这一篇”走进作品,去读“整本书”,从整体上理解作品和人物,必定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二、从关注“写了什么”到关注“怎么写的”:走向读写融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曾说:“让写作方式成为小说的主角,作品的结构比内容重要。”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也说过:“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两位文学大师带给我们的提醒是:阅读文学文本不能只看作品写了什么,更要探究是如何写的。这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特别关注的,让自己将兴奋点从关注“写了什么”转移到关注“怎么写的”,去发现其中的方法,这样才能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写作精髓,实现从读到写的融合。

我们来看下面这篇文章,注意作者是如何在阅读中关注《哈姆莱特》是“怎么写的”。

我看哈姆莱特的悲剧色彩

◎ 韦霖烨

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最后决斗,都是为了心中的正义。除了克劳狄斯,每个人的行为都有正当的理由。那为什么称之为悲剧呢?

正如莫言小说《檀香刑》结尾所说,“戏演完了”,故事戛然而止,读者的震惊还没有得到缓解。前面的看似漫不经心的语言与行为,无一不是为最后的反转留下余地。

《哈姆莱特》中最具有知名度的一句话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一段独白是哈姆莱特在“装疯卖傻”时说的,而对“装疯卖傻”的定义,则是他时常话里有话,时常拐弯抹角,时常影射现实——这说明,在作者眼中,于当时的环境下唯唯诺诺或是沉默不语才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应有的状态。在这个压抑的社会中,悲剧的警示作用就十分明显了。

物极必反——哈姆莱特的行为使奥菲利娅做出了过分的判断,甚至因此间接导致了心爱的姑娘的死亡。奥菲利娅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主角形象,相反——抛开她的出身——她是一个平凡甚至平庸的形象,渴望世俗的爱情,贪恋世间的温暖,也可以说这个形象是愚昧世人的象征,她见到疯疯傻傻的哈姆莱特时是选择躲开的,被种种打击击沉时是脆弱无助的,爱与不爱在她身上同时存在。说她爱,是因为哈姆莱特的疯狂是压垮她的“稻草”之一;说她不爱,是因为她见到衣冠不整的哈姆莱特会感到害怕。同样,少女的死亡加速了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如果真的不爱,他不会跳下墓中与她相拥;如果真的相爱,也不会拉她入局。爱与不爱构成了矛盾和不协调,增加了戏剧冲突,最后演变成了悲剧。

最后,“鬼魂”这一带有明显象征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似乎在极力隔离故事与现实的关系。在主人公哈姆莱特的行为一次次吸引住读者的视线时,他却偏偏要把我们拉离目的。现实与故事交错,造成了诡谲的场景与阅读体验,在激起读者内心激荡的同时,用哈姆莱特的死亡这一“锅盖”把“烧开的水”压住,没有酣畅淋漓之感,反而因不能抒发而奏出长久的回响。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今天我们读《哈姆莱特》,读的不仅是莎士比亚的表述方式与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悲剧”这一载体的表现形式,其情节设计与背景构思需要立足时代,揣度读者心意,与读者产生共鸣,并且引发读者对社会环境的思考,这样的“悲剧”才不是“卖惨”,才是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韦霖烨同学站在“悲剧色彩”的高度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命运,把文学看作了“人学”,文章从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最后决斗的视角来研究《哈姆莱特》的悲剧色彩。悲剧色彩也是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基本色调,“良知和悲悯”的人物母题正是通过这几部悲剧作品体现出来的。无论是哈姆莱特的“装疯卖傻”,还是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爱与不爱”的悲剧情节,抑或是关于“鬼魂”情节的多次出现,都为作品笼上了一层令人感到压抑的悲剧色彩。

从关注对悲剧内容的描述,到关注悲剧写法的运用,这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应该具备的理性思考。从培养语文能力的角度看,关注“怎么写的”,能让我们更容易看清作品的结构和内涵,看清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这样的深阅读能够让优秀的作品带给我们更多、更丰厚的滋养,也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也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这种读写思维。

三、从“这一课”到“整个单元”:走向结构化表达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需要“面广量大”的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还需要有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结构化的能力。所谓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要把知识进行有组织、有系统、有联系、有层级的网格化排列。

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而言,我们既要关注“这一篇”文章内部的结构化,也要具备对“整个单元”看似关联度不高的作品进行结构化的意识,例如用学习任务群和人文母题的思维看一个单元的作品组元。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具有“良知与悲悯”的共同母题,都属于戏剧节选作品,不论最后大结局是悲是喜,它们都具有悲剧色彩……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尝试从单篇作品的阅读走向单元作品的赏析,以此来更好地理解作品,培养自己的阅读素养。

我们来看下面这篇文章,注意关注作者是如何着眼于“整体”来赏析本单元的作品的。

我看戏剧的悲剧美

◎ 陈治杰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的确,悲剧总是毁灭美好,这让读者感到悲伤,也激发我们对良知的思考。悲剧之美也正在于这种思考之后产生的同情与悲悯感,以及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当我们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中的人物,就更容易认识到良知的不朽价值,也更容易体味到戏剧的悲剧美。

悲剧美首先在于命运的凄美。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一心只想服侍婆婆,过安稳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柔弱、需要人保护的女子,竟然被当时的官府随意枉杀。可以说,她的命运无比悲惨,着实令人同情。但剧作家笔下的悲剧,不仅仅刻画人物命运的悲惨,更注重表现命运的凄美——这是一种让人心痛又清新明丽的美。这种美建立在人物的不幸命运上,带给读者和观众以强烈的震撼,进而产生悲悯之感,以及对丑恶的鄙弃。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最高形式的美。悲剧这种美往往需要艺术手法的烘托来表现。如《雷雨》中对比了魯大海与周萍的不同身份和境遇,《窦娥冤》则用了丰富的夸张和想象来让悲剧更加具有典型性。

悲剧美又在于崇高的壮美。窦娥临死前满腔悲愤发出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这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体现了窦娥对真理执着的信念。《雷雨》中,周朴园轻慢地对待久别重逢的鲁侍萍,以为可以用钱打发她,而鲁侍萍则果断撕毁支票,体现了她的自尊和刚强不屈。悲剧人物面对厄运的一个个举动,都透露着他们对于正义和良知的诉求,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种美通常建立在富有感染力的动作或是语言上,是一种呼声,一种诉求,这无疑是崇高而又壮烈的。

悲剧美还表现为曲折的人性美。这种美一般要依托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话语,如莎翁剧中哈姆莱特的灵魂拷问,莎士比亚用深刻的文字展现了“忧郁的王子”内心的无限矛盾。再如《雷雨》中鲁侍萍几次欲言又止,渴望却又不能与儿子相认的苦涩等,一些耐人寻味的潜台词就蕴含着人性的曲折。人性美是一种特殊的美,也是悲剧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美感,能够给人思想上的冲击。这可以在《哈姆莱特》那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中得到充分体现。

总的来说,悲剧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用人物的命运、呼声和人性激发心中的良知和悲悯情怀。这是悲剧之美,也是悲剧的价值所在。

戏剧的悲剧美是一个大话题,陈治杰同学敢于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勇气可嘉。当然,他也注意到要善于运用自己能够驾驭的方法进行表达,体现在本文中就是结合第二单元的三篇作品进行具体的阐述,而不是空谈理论和概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陈同学关于“戏剧的悲剧美”这一话题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梳理为三个方面:命运的凄美、崇高的壮美和曲折的人性美。恰当地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结构化的总结,这种思维方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同学并不是不会思考,只是思考的内容往往是发散的,不会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写出文章来就显得没有那么深刻和条理分明。陈同学将自己对戏剧的悲剧美进行结构化的表达,认识比较科学,思路比较清晰,同时注意结合第二单元的几部作品分别进行简要的阐释,能看出作者既有对节选课文的深读,又有对整本书的广读,是一篇优秀的读写融合的习作。

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从读“这一篇”到读“整本书”,从关注“写了什么”到关注“怎么写的”,从学习“这一课”到着眼“整个单元”,这三个维度其实也是三种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深度阅读,走向读写融合,实现结构化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这样的方法,实现更有质量的阅读与写作。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鲁侍萍周朴园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