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初探

2021-05-01王永郑昕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成效旅游管理专业评价体系

王永郑昕

摘 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岗敬业精神,对于培育合格人才尤为重要。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良好实施的必备条件。从目前看,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教学成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有效、标准的参考案例。文章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并初步探讨评价体系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成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2;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191-02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高校的课程教学要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夢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围绕《纲要》原则,不同学科专业要根据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体系。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理念,其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评价标准,高校只有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融入、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方面,李玉香[1]构建了从教师自身示范性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全环节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结合教师互评和学生评教,对教师的“育人效果”进行评价。遵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许耀元[2]构建了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郑敬斌[3]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绩效性评价研究,定量分析了专业课教师是否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建设;其次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评估课程思政元素;最后将效能、效率、满意度和可持续性指标纳入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环节。谢晗进[4]在研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运用课外思政化的评价方法督促教师动态追踪实事,促进思政课程建设。陈丹[5]将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管理专业的六个重要方面:课程教学目标中增加素质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包含价值观引导和能力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思政素材,提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比如,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涉及的思政要素和专业知识要素组合是否合理,课程思政效果的量化标准等问题,还在探索之中,尚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课程思政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亟待健全,且对于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其评价体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也有待提高。

三、旅游管理专业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根据《纲要》指导,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旨在为大众旅游服务,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地理特色、自然风景、风土人情等,突出地方旅游特色。对于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的课程内容,易于引入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课程思政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精神和专业荣誉感。

思政课程建设中,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思政良好实施的必备条件,如何评价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有效、标准的方法。因此,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标准化建设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十分必要。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初探

首先,建立系统的、分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三部分评价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第一部分根据《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建立,教师备课时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的知识点,收集梳理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思政元素。第二部分侧重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与思政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建立。第三部分根据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建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包括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是否水乳交融、听课者能否引起共鸣、对考核方式是否满意等方面。

其次,根据评价要素通过专家咨询筛选出最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及赋值方法,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出一门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总目标分值。

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的推广应用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可以为专业课教师提供目标导向,指导教师在授课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其次,“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所提出的评价指标、模型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高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为课程评价提供可量化的评价方法。

最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后可形成标准模型、方法,向各高校同类专业课程推广应用,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成效。

[基金资助:2021年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项课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研究》(编号:TDGJSZ2106)]

参考文献:

[1] 李玉香,牛慧.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0,8(03):55-58.

[2] 许耀元.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智库时代,2020(03):209-211.

[3] 郑敬斌,李鑫.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谫论[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65-69.

[4] 谢晗进,李鑫,江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化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51-53.

[5] 陈丹.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04):46-47.

(作者单位:1.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 新疆塔里木 841599;2.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3.塔里木大学教务处 新疆塔里木 8415992)

[作者简介:王永(1978—),博士,副教授,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通讯作者:郑昕(1972—),博士,副教授,福建省福州市人,原单位为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现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挂职于塔里木大学教务处。]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教学成效旅游管理专业评价体系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