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1-05-01龙真真王锐东刘孝凡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

龙真真 王锐东 刘孝凡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特殊时期。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中国梦”新经济环境的时代背景,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重点要求为基本遵循,结合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对于涵养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文化修养、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F016.3;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031-03

一、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重要的实现方式,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更是一项事关长远的时代课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断的付出。[1]

梦即理想,即追求。关于“中国梦”的内涵,较早的最为普遍性的观点是“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之梦,就是我们要在世纪上半叶,在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弘扬爱国主义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在新时代、新经济特征下,将“中国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爱国主义更具时代与科学的内涵。

二、研究意义

新经济背景孕育着新的使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顺应新时代的时代特征,立足当前的环境背景,不断创新和调整完善,主要可以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来进行创新,以此来构建适宜时代潮流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让爱国主义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然而,根据调查,我国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内容单调、话语引导力不足、教育理念滞后、缺乏实践性等问题,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爱国认知只停留在表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身价值的定位,无法满足新时代新经济背景的发展要求。同时,国内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很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且大多没有与新时代“中国梦”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因此,在“中国梦”的时代大背景下,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势在必行。

笔者基于上述原因,立足“中国梦”的新经济背景,将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本遵循,结合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对现今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能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促进我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三、新经济“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国梦”理念的强势到来,对中华儿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也随之增添了新要求和新内容。然而,现今的爱国主义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滞后,未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及“中国梦”的理念结合起来

现今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孤立、单一、缺乏生动性和社会性,大多没有融入新时代、新经济背景的元素,也没有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是宽泛的理解,并不深刻,沒有入脑入心。同时,高校的爱国主义实践也大多陈旧,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中国梦”理念联系起来。

(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未与新时代、新经济环境相接轨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生动性,不能够充分地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所有方面,不能与现阶段的时代背景相接轨。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缺乏激情,无法激起大学生感情的共鸣,难以满足新时代、新经济环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

(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思政课程的书本、课堂教授等方式获得,缺乏创新性,在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势下,学生对书本上的爱国理论知识认识不深刻,也不全面,更多地是应付,甚至厌烦。因此,这种单一化的教育方式很难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作用。

(四)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责任感不强,更注重个人利益

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与社会竞争环境,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慢慢跑偏,逐渐向自身利益倾斜,更多地去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功利心严重,更缺乏为社会做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无私和责任之心。

上述这些问题,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来,新时期、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我国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在新经济“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路径。[1]

三、新经济“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与路径

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结合时代和社会的热点,体现实际与生活性,不断创新和发展,基于以上要求,笔者将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结合习近平新时代的特征,增强制度自信,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它的生机与活力,在新经济“中国梦”视域下,要提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首先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我国的国情和新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建立他们对我国的制度自信,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内心的真正认可与支持,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同时,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新经济背景为出发点,以“中国梦”教育为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信念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及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想坚定地汇入“中国梦”的历史长河之中,树立“为国争光、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他们的力量。

(二)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4]因此,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添砖加瓦,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熠熠生辉,焕发光芒。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指导生活实践,丰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与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热忱。

(三)通过网络、媒体,思政以及课堂教学,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开展“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打造虚拟课堂,推进网络,媒体等时代元素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起来,将爱国人物和故事复原再现,使大学生的爱国感受更加直观与真实。

课堂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思政课程中,要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在专业课程中也要融入爱国,爱岗敬业的相关内容与知识,创新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构建思政、专业与实践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四)通过让英雄模范走进课堂,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直观、现实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英雄模范走进课堂,让大家“看得见”爱国情怀,让这些英模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和蔼可亲的普通身边人,让大学生感到原来英雄并不遥远,自己也能成为爱国英模,激发他们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崇尚英模,传承榜样精神,感受实实在在榜样的力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直观、现实性,这样更能坚定大学生报国的理想信念。

(五)加強网络监督与立法,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任何人的思维及活动都与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塑造更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影响是无形、缓慢并悄无声息的,但却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要想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必须首先优化爱国主义的教育环境,构建一个清明和谐,满满正能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特别注意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尺度,大学生大多没有过多接触社会,思想比较单纯,因此要特别警惕大学生受到一些网络谣言和极端观点的影响,妨碍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建立健全网络的监督与立法,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大家理性表达爱国观点和爱国情感,做到文明爱国。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开展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讲座与活动,让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有鉴别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优化爱国主义的教育环境。[3]

四、结语

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顺应时代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寻新路径,注入新血液,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

笔者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本遵循,立足新时代、新经济的历史站位,以及现阶段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将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惠及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丽媛.“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

[2] 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3(05):21-23.

[3] 肖怡.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4] 李尚旗,郭文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01):62-66.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新经济背景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研究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