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欢

2021-04-30林清玄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多情野菜梨花

林清玄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时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的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

“清歡”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J喻”,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清欢”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奠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

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干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

可是“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什么样是清欢呢?想在路边散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少有纯然安静的一刻。到饭店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杳不可得,总是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有时没什么事,心情上只适合和朋友去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总是嗜杂的。

俗世里没有清欢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边去吧!但山边和海湄也不纯净了,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有了喧嚣。

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

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着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大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人物!

猜你喜欢

多情野菜梨花
忆苏卿,多情应笑我
拟人手法真多情
寻找野菜香
梨花(外一首)
悯蚕
野菜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桃花和梨花
万溪冲赏梨花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