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021-04-30苏莹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青海红色资源

苏莹

红色文化作为特殊的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本文以青海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探讨其特有的内涵与特征、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研究“黄番寺之战”,凸显其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将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自由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辉煌业绩。保护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葆革命本色、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国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28处,大多覆盖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革命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革命纪念地。其中青海有5处,即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青海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红军沟革命遗址。青海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有11处,即西宁档案馆、西宁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基地、湟源县小高陵精神展馆、青海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龙羊峡发电分公司展厅、冷湖“地中4井”、青海海西公路总段史馆、青海油田展览馆(格尔木)、尖扎县昂拉干户纪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和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千户府。以上的红色文化遗迹既是青海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辉煌业绩,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其社会影响力和丰功伟绩同样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

青海人杰地灵,多元包容的汉文化、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其艺术魅力和学术与应用价值不但世代相传,而且是中华文明绚丽多姿的瑰宝和重要组成部分。尤以红色文化资源特有而丰富的内涵所蕴含的革命性、时代性、区域性、民旗性以及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传承价值与青海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原文明和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因子,凝聚着习近平新时代先进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博大精华,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就其特征来说,汇集于此的红军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公路精神、五个特别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新青海建设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是鼓励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所以,明确其丰富的内涵和历史进程中凝结的思想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是培育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对其内涵的丰富性、亟待保护的必要性、积极发展的重要性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学术等特征研究不但是学术界的职责,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担当。

目前青海备市(州)、县(区)不少红色遗址还未纳入当地文物保护名录,因而使其被废弃或损毁。如位于西宁城中区解放路的抗日将士纪念亭、湟源县城南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通县城关镇烈士陵园、海东化隆县巴燕镇东下沟烈士陵园等都是近现代重要的红色遗址和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建筑。但因无专项保护经费、无专门管理机构,使其机制不健全、保护一般化、发展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在此方面要用事实说话,使保护成效让世人“看得见摸得着”。明确备民族的传承文化与红色文化保护与利用同等重要,并不存在顾此失彼和厚此薄彼的情况。

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区位优势和时代特征显著,对其保护与利用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再思考、再认识、再利用和再提升。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体现在首次、独到、新颖、引领、深远、传承、可行七个方面。但因诸多因素所致,社会各界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保护不力、挖掘不深、研究不多、宣传不到。特别对重大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和重要人物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只是表面和浅显的阐述,对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有识之士的爱国情怀等未能有效挖掘出来。所以,对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际践行,都要明确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尽管青海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因过去在保护与利用中往往只是党政部门的“一厢情愿”和“官方意志”,虽然在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终因只保护不利用,或保护单一面窄、或发展急功近利、或使保护与利用不能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成为“两张皮”,未能处理好二者“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关系。群众只注重“短平快”的经济利益,时常以局外人来看待对待此事,缺乏发展眼光和持续传承理念、“浅表化”现象较为突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地通讯、道路、给排水、供电及消防设施等同样存在问题,有法不依、被动与随意性管理有待解决。

应尽快组织党史、党建专家学者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宣传、弘扬红西路军在祁连山南北的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壮举,尤其要把“黄番寺之战”这一尘封了80多年的红色记忆挖掘出来,使其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建议在祁连县八宝镇黄藏寺村修建红西路军左支队“黄番寺之战”纪念馆、纪念碑等,先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待基础设施建设和条件成熟时再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1月28日,在青海省委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族各界积极响应,在西宁举行了十世班禅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及圆寂30周年活动。与此同时,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千户府由青海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一致认为,会将十世班禅大师始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崇高品质和为推动藏传佛教健康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铭记史册。

2019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华诞,也是青海迎来解放7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和方式多樣化,使社会公众与各级党政部门关注和重视保护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性及其政治意义。明确红色文化是极具特殊价值的珍贵资源,是实现青海旅游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所以,红色文化必将以特有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特征大放异彩。那么,青海的红西路军纪念馆、原子城、班玛红军沟革命遗址等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将以特有的传承形式和教育意义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弘扬正气、扩大影响。

在强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要将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结合起来,使其从理论到实践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把其置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提升红色旅游品味等视域下,以“突出红色主题、凸显教育功能、提升内涵品质、推进创新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扶贫致富”为目标,引领群众走乡村振兴之路,以红色文化为之“铸魂”。

红色旅游不仅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且对欠发达的青海来说,发展与生态相融合的旅游业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扩大开放、弘扬正气、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和“新青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青海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要依托其时代性、独一性和原始性特点,打造三大板块:一是以省会西宁为主线,辐射周边循化“红光村”“红军寺”“红军小学”、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千户府,大通、贵德、湟中、门源以及青海湖和坎布拉等景区;二是以三江源区国家公园、海西为主,将班玛红军沟遗址、格尔木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慕生忠将军楼等与原生态之美结合起来,进行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原生态科考、探险等旅游;三是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南麓草地、古道、原始林区环保、观光、科考、探险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与红色文化重点地原子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纪念苑、“黄番寺之战”遗址等串联起来,形成“红色旅游链”,以此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使其成为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吸引力强、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旅游胜地,实现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青海红色资源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大美青海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