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1-04-29王凯詹柴李佳丹徐志豪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对策

王凯 詹柴 李佳丹 徐志豪

摘要 都市特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阶段面临不少发展难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制约了都市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在对都市特色农业的产生及运作机理、内涵特征与分类等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都市特色农业中代表性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奉化水蜜桃作为案例,在宏观数据分析与微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奉化水蜜桃产业存在的栽培设施化及机械化应用程度依然较低、标准化生产较为欠缺、初精深加工严重不足、融合发展不足及品牌运营较差等5方面问题。研究认为,推进标准化生产、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业品牌管理、深入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等举措是实现我国都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都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奉化水蜜桃;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220-04

Abstract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represents the advanced productiv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 At present,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facing many development challenges, especially the COVID19 epidemic, which further restric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gener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this study selected Fenghua peach, which is more representative and wellknown in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s a case, and on the basis of macro data analysis and micro field investigation, fiv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were extracted,such as low degree of equipment and mechanization application, lack of primary and deep processing, lack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poor brand operation.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promoting standardized production,guiding moderate scale opera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brand management,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are the ke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 Urb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Highquality development;Fenghua peach;Measures

作者簡介 王凯(1990—),男,安徽亳州人,经济师,硕士,从事农业农村发展研究。

都市农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都市特色农业则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方向。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 170 个中小城市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构想,多个城市出台了相关规划或政策意见[1]。发展都市特色农业,要注重现代生产体系、科技体系、资金投入体系和组织创新体系等产业体系建设,将品牌与资源有效结合、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2],同时注重保障支农资金、政策及制度供给[3]。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及都市特色农业发展实际来看,当前我国都市特色农业还不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都市特色农业的发展存在特色发展水平低、优势资源未能高效利用、品牌效益不能有效发挥、产业链延伸与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突出问题,没有对整个农业发展起到应有的带头示范作用。鉴于此,笔者选择知名度相对较高、代表性较强的奉化水蜜桃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都市特色农业及都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都市特色农业的产生、内涵与分类

1.1 都市特色农业的产生

20世纪上半叶,都市农业在率先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处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周边的农业受到严峻挑战,为适应快速城市化的需要,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数城市提出了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现如今,都市农业理论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热门名词[4-5]。对于都市特色农业,该研究认为它随着都市农业的产生而产生,是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区位、特色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品牌化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都市特色农业产生及运作机理见图1。

1.2 都市特色农业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都市特色农业的内涵界定不多,该研究从都市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内涵出发,进而对都市特色农业进行内涵界定。

1.2.1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个总概念,生物农业、休闲体验农业、观光度假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在某一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6]。从区位和功能上分析,都市农业通常位于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及都市外围,对内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对外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产业角度看,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及设备,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7],是城郊农业的升级版,是发达形态的特殊的现代化农业。

1.2.2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需要依托本地特有资源,坚持市场导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和竞争性的现代农业。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扶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特色农业发展特别重要[8],通过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既有区位因素、基础设施因素、资金因素、劳动力因素等基础性的,又有技术创新因素、品牌因素、人才因素等核心性的[9]。综合来看,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大众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社会资源等条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

1.2.3 都市特色农业。

该研究认为都市特色农业是都市农业与特色农业的有机融合,都市是区位与发展水平的体现,特色体现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质。都市特色农业本质上属于都市农业的范畴,具备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功能。与都市农业相比较,都市特色农业更加强调对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的利用,通常是指具有地域代表性、具备一定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都市农业。与特色农业相比,都市特色农业强调的是区位,是指布局在大城市内部或是周边,专门为大城市提供服务的特色型农业。

1.3 都市特色农业的分类

对于都市特色农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介绍2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法。①按产生的产品形态可以分为4种类型:产品型,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出能满足市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产品;服务型,指农民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满足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等需要的农业类型;体验型,包括耕作体验、采摘体验、教育及文化体验等方面;综合型,汇聚了上述3种类型的都市农业,是比较理想的发展类型。②按照都市特色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功能可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偏重生产、经济功能发展类;偏重生态、社会功能发展类;生产、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功能兼顾发展类。都市特色农业的本质属性是农业,原始功能在于生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都市特色农业具备更多的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等新功能,都市特色农业的类型也随着产业发展规律及市场导向进行演化。

2 奉化水蜜桃产业现状分析

2.1 桃园面积和桃产量先降后升,单位产量波动大

2009年以来,奉化水蜜桃投产桃园面积和产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投产桃园面积于2013年下降到谷底的2 064 hm.2,桃产量于2016年最低为28 374 t。从单位产量来看,2013年最高为18.34 t/hm.2,2016年最低为12.06 t/hm.2,平均值为14.42 t/hm.2,每年波动比较大。分析认为,10年来奉化水蜜桃栽培技术及设施化水平变化不大,2013年丰产及2016年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天气,风调雨顺则产量高,台风天与阴雨天多则产量低,农业的弱质性、桃农“靠天吃饭”基本没有改变。

2.2 栽培面积分布变化较大,多地产量逐年扩大

栽培面积分布和产量分布2个指标均可反映水蜜桃栽培分布情况,因2个指标基本同步变化,因此该研究选择其中一项指标(产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水蜜桃产量看,2009年溪口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水蜜桃产量为2.9万t,占奉化全区的6131%,其次是萧王庙街道和锦屏街道,成为奉化水蜜桃三大传统产区。受新型城镇化影响及竹笋、花木等农业产业冲击,2018年传统的三大水蜜桃主产区中,有2个产量有所下降,尤其是溪口镇水蜜桃产量占奉化全区的比重下降了23.8百分点,栽培面积较2009年减少约57%;锦屏街道、西坞街道水蜜桃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减少,但大部分区域有所增加,尤以莼湖街道增幅最高,总产量占奉化全区的比重高达12.65%,跃居前三。

3 奉化水蜜桃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设施化及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

水蜜桃栽培缺少避风、避雨设施。从奉化全区来看,基本没有大棚栽培的水蜜桃,多数水蜜桃是露天栽培,同10年前没有太大变化。据了解,2015年的台风“灿鸿”导致全区约有60%以上桃子被吹落,桃农损失严重。因不少桃園分布在山区,小型桃园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推广使用不足,喷滴灌管道、专门的运输管道较少,疏花疏果期、施肥灌溉期、采摘收获期等繁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为补充,由此也导致了人工成本较高。

3.2 标准化生产较为欠缺

因奉化水蜜桃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栽培户多为散户,连片的大型桃园也都是分散化着由散户经营管理,由此出现了2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散化经营,导致标准化生产管理难,统筹耕作、病虫害统防统治难,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成本较高;二是由于散户年龄普遍较大,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意愿不强。此外,奉化尤其缺少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标准化桃园、现代化的专业良苗繁育体系和先进适用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10],叠加水蜜桃品种更新慢、树龄老化等因素,加剧了奉化水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不足,导致水蜜桃品质参差不齐。

3.3 初精深加工严重不足

当前奉化水蜜桃多为鲜果销售,虽有小部分农户/经营主体尝试做水蜜桃酒和水蜜桃果汁,但量较少、名气小、不成规模。即使是简单的果脯、果干、罐头等加工产品也较为缺乏,水蜜桃护肤品、水蜜桃药品、水蜜桃功能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更是没有涉足。据了解,通常水蜜桃总产量中有1/3左右会成为商品果销售出去,其余的劣果、坏果没有有效的处理途径,不少会作为垃圾直接倾倒,不仅影响水蜜桃产值及效益的提升,不利于农民增收,还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3.4 农旅文融合发展不足

奉化区近年来每年举办一届水蜜桃文化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逐年丰富,但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部分还是仅限于水蜜桃的鲜果采摘和销售。拥有“天下第一桃园”之美誉的林家桃园,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能够吸引不少游客前去赏花,但缺少消费产品和渠道,美景没有很好的转化为收入。这里存在2方面的问题:一是奉化全区缺乏高能级的平台,作为展销奉化水蜜桃产品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二是水蜜桃文创产品开发不够,融合发展不够,既没有稳定的水蜜桃相关的伴手礼,也没有开发出水蜜桃主题系列的文化民宿,没有很好地带动村庄发展及农业增效。

3.5 品牌运营较差

从水蜜桃栽培户及现实市场行情的反馈看,整体上品牌运营效果不佳。对于区域公共品牌来说,奉化水蜜桃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上的水蜜桃鱼龙混杂,尤其是在路边小摊、甚至是零售水果店、综合批发市场,打着奉化水蜜桃的品牌贩卖次品桃、劣质桃甚至是外地其他品种的桃子。对于传统品牌锦屏山水蜜桃而言,锦屏山区域水蜜桃栽培面积逐年减少,品牌影响力下滑严重;对于高端品牌欢喜奉桃,暂未形成稳定的运营主体,有效的运作模式仍在探索中,并且市场占有率较低,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还有待观察。

4 都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4.1 推进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是保障特色农产品品质稳定的必要条件。建议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强农林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深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引导各地围绕都市特色农业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协同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设施化与信息化,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全国知名都市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全覆盖。围绕推进实现都市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堵点,强化生产区域沟渠路等基础设施、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的补贴,实现补贴的精准、高效。建立区域间交流研讨机制,建设全国性、跨区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团队,指导各地推进都市特色农业实现高质量的标准化生产。

4.2 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都市特色农业也不例外。我国都市特色农业地域分布较广、农产品种类繁多,经营主体盲目的确定生产规模、无标准的扩大经营面积很可能会造成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建议从全国层面出发,以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盈利为目标,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类型、土地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调查研究,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都市特色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尝试从宏观层面出台指导意见,为各类资本投资农业、确定经营规模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4.3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我国整体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建议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着力加强农产品初、深加工技术的引进、研发、创新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投入[11]。提升对农业压舱石、基本盘作用的认识,鼓励地方将建设用地指标向农业加工企业倾斜,盘活闲置厂房、学校、医院等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业加工企业使用。鼓励各地构建完善特色农业加工体系,逐步形成以果蔬、茶叶、水产、畜禽等初级加工为基础,以护肤品、保健品、药品等精深加工为亮点的初中高级加工产品合理搭配的产品体系;形成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微型农业加工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体系。

4.4 强化农业品牌管理

在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品牌意识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牵动力,从而形成品牌经济[12]。我国知名特色农产品较多,但市场秩序混乱,经常出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等现象。建议引导消费者及各类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营造出消费端和供给端共同维护品牌价值的良好氛围。各地应围绕都市特色农业,针对特色农产品,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对达到标准的水蜜桃发放统一的商标、包装盒、二维码等品牌标识,做好产品质量源头把控。加强对特色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淘宝等主要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管,鼓励广大消费者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大对冒用商标、品牌,误导、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4.5 深入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

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形成农业增值链的有效手段,也是都市特色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建议鼓励各地深入挖掘现有都市特色农业与历史文化、风俗典故的联系,追根溯源,做好特色农业文创产品的开发,形成完整的特色農产品产业文化体系。各地应围绕都市特色农业现有基础条件,整合各类自然景点、休闲农业观光点,打造串联农业农村、特色农业产业、人文景观等休闲观光体验元素的综合性游线,推动农旅深入融合。鼓励各地围绕都市特色农业,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主题民宿、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平台等,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深化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王晓君,吴敬学,蒋和平.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驱动机制:基于14个大中城市案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2):183-190.

[2] 陈志峰,王海平,曾玉荣.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分异特征与聚类类型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105-112.

[3] 王凯,胡滨,熊德平.宁波市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7,19(3):48-52.

[4] 孙宏滨,孙世芳,乔敬图,等.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01(4):37-41.

[5] 高立鹏.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6] 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3):62-67.

[7] 江晶,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2):168-173.

[8] 马中亚.庆阳市特色农业区域优势发展探讨[J].当代经济,2014(15):92-94.

[9] 赵文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7.

[10] 吕道坤.奉化水蜜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1] 何安华,秦光远.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5):73-80.

[12] 江丽.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9(12):23-24.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