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闽山区红豆树自然生长情况调查及保护对策

2021-04-29吴国华叶茂平吴孝元王建隆梅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护对策调查

吴国华 叶茂平 吴孝元 王建隆 梅丽

摘要 2002—2019年对浙闽交界山区的26个县(市)186个村的红豆树开展了调查,跟踪了2562株60年以上树龄的红豆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树龄为101~200年的红豆树最多,占总调查树的31.73%;主要分布于山坡下部和溪沟边,分别占总数的51.76%和36.96%;57.77%的红豆树树势生长完好,呈现出健康生长状态;42.23%的红豆树表现出明显的损坏情况,主要表现在主干空腐、枝条折断等方面。同时系统跟踪了浙江省龙泉市红豆树的结果情况,发现平均结果周期约为4年。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浙闽山区红豆树保护对策。

关键词 红豆树;生长情况;调查;保护对策;浙闽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18.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7-0113-02

AbstractInthisstudy,thegrowthofOrmosiahosieitreesgrowinginthemountainareaofZhejiangandFujianProvincesweresurveyedfrom2002to2019.Thetotal2562over60treeageO.hosieitrees,whichlocatedin186villagesof26counties,wererecord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treeageof101200occupiedthemostpopulation,whichhadthepercentageof31.73%.Mostofthetreesgrewinthehabitatsofdownstreamofmountainsandstreamsside,whichhadthepercentageof51.76%and36.96%,respectively.57.77%oftheinvestigatedtreesexhibitedhealthyandwellgrowth,however,42.23%ofthetreeswerewoundedortrunkrotten.Inthemeanwhile,thesurveyresultsinLongquanCountydemonstratedthatthefloweringandfruitingperiodofO.hosieiwas4yearsinaverage.Furthermore,theprotectionstrategiestopreservethenatureresourcesofO.hosieiweresuggested.

KeywordsOrmosiahosiei;Growth;Survey;Protectionstrategy;MountainareaofZhejiangandFujianProvinces

作者簡介 吴国华(1969—),男,浙江龙泉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工作。*通信作者,博士,讲师,从事森林培育学研究。

红豆树(OrmosiahosieiHemsl.etWils)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红豆树属半常绿乔木或落叶乔木,别名鄂西红豆树、花梨木、红宝树、黑樟、红豆、相思树等,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内主要深色名贵硬木资源[1-2]。红豆树主要分布于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南部、陕西南部及四川省等地[3-4]。红豆树集珍贵木材、药用价值、园林绿化和人文价值于一体,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5-7]。

红豆树自然繁殖能力较差,种子传播较难扩散,种群天然分布受限,且由于木材珍贵,多年来盗伐现象严重,导致现存林分稀少,野生红豆树资源急剧减少[8]。为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豆树原生种质资源,笔者从2002年开始持续对浙江省丽水市和浙闽交界处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和宁德市等26个县(市)186个村的红豆树开展了调查,旨在为红豆树的保护和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覆盖浙闽山区26个县(市)186个村落。

1.2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为2002—2019年,主要采用踏查、查阅历史资料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及历年普查结果,采用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群众、走访各地进行全面踏查。采用多功能树高测量仪LD6172测定树高,记录红豆树的树高、冠幅、胸径、所处经纬度、生长环境、有无病虫害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定期收集种子,种子保存于干燥培养箱内。

2结果与分析

2.1浙闽山区红豆古树树龄调查

2002—2019年,对浙闽交界山区的丽水市、南平市、宁德市、福州市、泉州市以及三明市的26个县(市)186个村落开展了树龄在60年以上的红豆古树调查,共调查了2562株红豆树。树龄调查结构如图1所示,树龄为101~200年的红豆树最多,占总调查树的31.73%。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51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红豆树,主要分布在丽水市、南平市和宁德市。

2.2浙闽山区红豆古树生长分布调查

生长栖息地调查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红豆树主要分布于山坡下部和溪沟边,分别占总数的51.76%和36.96%,分布在山坡上部的最少,占总数的1.01%。周边环境调查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红豆树主要分布于森林、风景区和村庄附近,分别占39.97%、29.35%和30.68%。

2.3浙闽山区红豆古树生长健康调查

红豆树健康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调查树中有57.77%的红豆树树势生长完好,呈现出健康生长状态;42.23%的红豆树表现出明显的损坏情况。其中主干中空腐烂的占10.85%;主干折断的占3.59%;枝条折断的最高,占14.44%;根系损伤的占10.07%;树皮损伤的占3.28%。

2.4浙江省龙泉市红豆树树龄调查及开花结果周期

在浙江省龙泉市开展了自然生长的红豆树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A可以看出,在龙泉市共调查了58株树龄超过60年的红豆树,其中树龄在201~300年的树最多,占总数的29.31%。还有1株树龄超过500年的,坐落于锦溪镇黄山头,胸径123cm,树高35m,冠幅250m2。通过资料查阅和调查得到的龙泉市红豆树开花结果如图5B所示,红豆树在浙江省龙泉市平均开花结果周期约为4年。

3结论与讨论

从该研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浙闽山区自然生长的红豆树多生长于山坡下部、平地和溪边,其主要原因为红豆树树型高大,枝叶繁多,喜光且生长迅速,对生境要求土壤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红豆树种子颗粒较大,千粒重近800g,种皮坚硬,很难由鸟、昆虫和风进行传播[9]。红豆树开花结果周期4~5年,周期长,自然繁殖能力也较差,造成当前红豆树分布不集中[10-11]。

在调查的红豆树中,树龄在101~200年的种群较高,得益于当前对红豆树的保护措施,但超过400年的古树已经非常稀缺。调查发现,生长在风景区和村落周边的红豆树占60.03%,而生长在森林中的红豆树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红豆树经济价值较高,山区森林中的天然红豆树或被偷伐,或被移栽,而在风景区和村落周围,由于受到良好的保护而得到保存[12]。

在调查中发现,自然生长的红豆树由于受台风、病虫害以及人工破坏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甚至部分红豆树死亡。如在河中修建拦河堤坝、河道堵塞等原因导致河流水位上升,树木根系沤根腐烂导致树木死亡31株;因树木年龄过大,树干空心腐烂并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而死亡15株。主干和枝条折断的比例也很高,其主要原因是红豆树木材坚硬松脆,韧性差,易折断,在结果年份尤为严重。调查中还发现红豆树与其他物种间竞争激烈,红豆树自然生长过程中,藤本植物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容易攀附在红豆树上造成危害。

针对该研究调查结果,提出当前红豆树保护策略:①加强红豆树人工林培育,建立优树优育等策略[13];②加快红豆树种子催芽技术和苗木培育技术攻关,优化造林模式和技术[14];③加强种源保护,及时采集成熟种子,建立种子资源保护库;④加强红豆树保护宣传,严厉打击毁树、盗伐等非法行为;⑤加强红豆树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植物杂志,1999(5):4-11.

[2]冯建国,季新良,周志春,等.特种经济高档用材红豆树培育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5):93-95.

[3]郑天汉,陈元品,何国生.红豆树老林分的群落特征[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2):117-120.

[4]趙颖,何云芳,周志春,等.浙闽五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08,27(8):1279-1283.

[5]郑天汉,李健英,黄兴发.红豆树立木的主要性状特征研究(Ⅱ)[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1):68-71.

[6]骆文坚,金国庆,何贵平,等.红豆树等6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生长特性和材性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6):809-814.

[7]林雄平,叶中福,彭彪,等.红豆树人工纯林与混交林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406-9407.

[8]谢慕华.红豆树天然古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5(7):33-35.

[9]王运昌,陈聪,王德州,等.不同催芽方式对红豆树种子萌发的影响[J].广东林业科技,2015,31(3):65-68.

[10]ZHANGR,ZHOUZC,DUKJ.GeneticdiversityofnaturalpopulationsofendangeredOrmosiahosiei,endemictoChina[J].BiochemSystEcol,2012,40:13-18.

[11]郑天汉,黄昌尧,蔡勇,等.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33-35,39.

[12]冯建国,周志春.关于亚热带地区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的几点思考[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1):74-78.

[13]郑天汉,兰思仁.红豆树人工林优树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6):610-615.

[14]周善森,刘伟,袁位高,等.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1):34-38.

猜你喜欢

保护对策调查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