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2021-04-29程宏史海萍魏荣业冯瑞云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选育杂交种栽培技术

程宏 史海萍 魏荣业 冯瑞云

摘要 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65A为母本、自选自交系4D4C5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0038)。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稳产性和较高生产潜力,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一生态区推广。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正科育1号;栽培技术;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7-0034-03

AbstractZhengkeyu1isanewvarietyofmiddle latematurecornbredbytheMaizeResearchInstituteof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Itsparentsareselfbreedinginbredline65Aand4d4c556.ItpassedtheexaminationandapprovalofShanxicropvarietyexaminationandApprovalCommitteein2019.Thisvarietyhasgooddiseaseresistance,stableyieldandhighproductionpotential,anditissuitabletobepopularizedinthemiddlelatematurityareaofspringsowinginShanxiProvinceandthesameecologicalareaineastofnorthChina.

KeywordsCorn;Hybrids;Zhengkeyu1;Cultivationtechniques;Breeding

作者简介 程宏(1974—),男,山西太谷人,副研究员,从事玉米育种栽培研究。

玉米(ZeamaysL.)是世界上第一大、我国第二大作物,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作物,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1]。选育玉米新品种并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是生产上最有效的增产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对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三农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2-8]。

正科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65A为母本、4D4C566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2014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表现突出,2016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品比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了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区试,2018年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开展自主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品质优良、抗病性好。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90038号)。鉴于此,笔者介绍了正科育1号的亲本系谱来源及品种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和杂交制种技术。

1亲本系谱来源及品种选育过程

1.1母本65A來源及选育

1.1.1材料来源。

65A是用外引系6WC杂株与自选系B95杂交F1再回交PH6WC,经过5代自交选育而成。B95从7922的变异株选育而成。

1.1.2世代系谱。

6WC杂×B95(2010年夏)→F1×PH6WC(2010年冬)→三交种F1(2011年夏)→S1自交(2011年冬)→S2自交(2012年夏)→S3自交(2012年冬)→S4自交(2013年夏)→S5(2013年冬)→S5(性状稳定)。

1.1.3特征特性。

幼苗第一叶叶鞘呈紫色,叶尖尖端为尖到圆,叶缘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株高210cm,穗位高85cm,雄穗分支4~6个,叶片上冲,果穗筒型,穗行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

1.2父本4D4C556来源及选育

1.2.1材料来源。

4D4C556来源于(4CV/D08)F3/4CV//09-556,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4CV/D08)F3/4CV为自选系,09-556为PHB1M/78599选系。

1.2.2世代系谱。

(4CV/D08)F3/4CV×09-556(2010年夏)→F1自交(2010年冬)→S1自交(2011年夏)→S2自交(2011年冬)→S3自交(2012年夏)→S4自交(2012年冬)→S5自交(2013年夏)→S6自交(2013年冬)→S6(性状稳定)。

1.2.3特征特性。

幼苗第一叶叶鞘呈浅紫色,叶尖尖端为圆到匙形,叶缘浅紫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株型半上冲,茎秆坚挺,雄穗分支6~7,株高195cm,穗位高65cm,果穗筒型,穗长15.7cm,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红色。果穗整齐,脱水快,抗病抗倒。

1.3品种选育过程

正科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3年在海南用自选自交系65A为母本、自选自交系4D4C556为父本杂交组配;2014年所内鉴定试验,抗病性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2015年自主安排山西省内多点品比试验表现突出;2016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品比试验;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区域试验,2018年进行自主生产试验,通过专家组田间考察,并经指定单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选育而成。

2品种特征特性

2.1生物学性状

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生育期125d左右,与对照先玉335相当。幼苗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尖到圆形,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株高312cm,穗位112cm;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护颖浅紫色,雄穗分枝数3~5个,全株叶片数19~20;穗长19.8cm,穗粗5.0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6;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9.5g,出籽率88.4%。

2.2抗病性

2017、2018年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综合结果显示,正科育1号中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穗腐病,感茎腐病,感矮花叶病。

2.3品质分析结果

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770g/L,粗蛋白9.70%,粗脂肪3.84%,粗淀粉71.74%。

2.4种植区域

正科育1号农艺性状优良,稳产性好、增产潜力较大、适应性较广,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一生态区推广。

3产量表现

2016年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品比试验5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2970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6%,5点试验5点增产,增产点100%。

2017年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试产量为13063.5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7%,8点试验8点增产,增产点率100%(表1)。

2018年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试产量为13768.5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3%,8点试验7点增产,增产点87.5%(表2)。2年平均产量13416.0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增产点率93.75%。

2018年自行开展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807.2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7%,7点试验7点增产,增产点率100%(表3)。

4正科育1号高产栽培技术

4.1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时旋地整地,当10cm土层内温度≥8℃,田间持水量达到60%时(土壤下部取样用手握緊后不黏块时)即可抢墒播种,采用单粒播种机播种一般可以达到一播全苗的效果。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初,播种深度为4~5cm。

4.2合理密植

该品种高水肥地力条件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中等水肥地力条件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低水肥地力条件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根据当地地力条件自主调节种植密度。采用40cm∶60cm宽窄行比等行距种植行间通风透光效果好,可增强边行效应,提高产量,减少玉米倒伏。

4.3防治病虫害

北方春播中晚熟区玉米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苗期危害较为严重,播前用5%的毒辛颗粒75kg/hm2拌毒土结合翻耕进行防治;地老虎用10%的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体灌根防治;种子用35%克多福或7.3%克戊唑种衣剂包衣,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

4.4水肥管理

秋季结合深翻施入优质农家肥40000kg/hm2,第2年春季旋地播种前施氮、磷、钾比例为18-18-18的复合肥500~700kg/hm2作底肥。拔节期(12片叶左右)根据田间土壤墒情采取灌水或雨后追施尿素350kg/hm2,否则水肥缺失容易造成吐丝散粉不畅,后期果穗花粒、秃尖、结实率低,导致减产。

4.5田间管理

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8%莠去津悬浮剂3000g/hm2对水450~750L地表均匀喷雾,或用50%乙草胺乳油1500~1875mL/hm2对水450~750L地表均匀喷雾封闭除草。在4~5片叶时中耕培土可达到抗旱保墒的目的,同时对于生长过旺幼苗起到断根、控制养分消耗蹲苗的作用,保证苗齐、苗壮。

4.6适时收获

正科育1号具有活秆成熟、抗倒伏、籽粒脱水快的优点,适合机械化收获,目测田间90%以上的果穗苞叶变黄、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底部黑色层出现时可以进行收获,如外界环境适宜,不存在倒伏风险的情况下,适当推迟收获,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玉米商品品质[9-10]。

5正科育1号杂交制种技术

制种基地应选择交通便利,隔离条件好,能保证灌溉的地块。父母本行比1∶6,母本播种同期播1/2量的父本,另外1/2量的父本5d后播种,以延长父本的散粉期,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父母本种植密度105000~120000株/hm2较为适宜。母本大喇叭口期及时去杂去劣,去雄采取摸苞带叶的方法(母本抽雄散粉前带苞叶1~2叶拔除母本雄花),可有效减少母本的自交率提高种子纯度。父本散粉开始,把不能及时抽雄的田间地头及母本行内小、弱株割除,去除的雄花要抱到制种田外深埋以确保授粉安全。授粉7d后割除父本,防止后期收获混杂。灌浆结束后采取站杆剥皮的方法,可快速降低水分,适时收获,后期注意果穗的翻晒,防止籽粒发霉,影响杂交种发芽率[11-13]。

6结论

玉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玉米的增产因素中,品种的作用占第1位,正科育1号在亲本的选育上,加入国外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更加丰富,具有株型结构好、耐密植、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产量高、后期籽粒脱水快、品质好等优点,达到了耐密、高产、广适、脱水快、宜机收等育种目标。

参考文献

[1]《玉米遗传育种学》编写组.玉米遗传育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王向东.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4,12(S1):5-6,9.

[3]安国民,赵化春,徐世艳.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2004(7):38-40.

[4]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4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6,14(2):62-63.

[5]樊智翔,安伟,马海林,等.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晋单54号的选育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S1):43-44.

[6]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赵克明.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1):9-12.

[8]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等.玉米新品种和世利16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44-45,48.

[9]程宏,郑联寿.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沃玉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42-43.

[10]程宏,郑联寿,陈喜明.玉米新品种晋单7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示范[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67-1069.

[11]任志强,杨慧珍,肖建红,等.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号选育及应用[J].农学学报,2016,6(4):16-19.

[12]肖建红,任志强,杨慧珍,等.高产玉米杂交种‘盛玉688的选育及应用[J].农学学报,2018,8(5):1-5.

[13]刘守渠,段运平,郭峰,等.沃锋1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9,38(8):113-116.

猜你喜欢

选育杂交种栽培技术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