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

2021-04-29赵文义

出版广角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学术期刊公益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就是要培育一批高质量、影响力强的学术期刊。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关主体具有公共精神,也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主体的齐心协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实现内容的高质量生产就必须优化科研环境和资源配置机制。

【关  键  词】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公共精神;原创内容

【作者单位】赵文义,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长安大学文献资源研究所。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N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00102111611)。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6.005

从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现状来看,高质量、影响力强、创新度高的学术期刊所占比例偏低,國际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有限,缺乏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国际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很大比例的优秀学术论文投往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发表,因此,建设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应成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目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主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1]。对于学术期刊来说,高质量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要求。在双循环背景下,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要努力提高供给和消费的适配度,实现高质量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精准对接,尤其是要满足国内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需求。

一、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公共精神

学术是对世界基本规律的新认知,学术期刊传播的对象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一旦发表,学术知识就成为公共产品,因此,学术期刊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比如,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提到,5G标准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学术期刊内生于学术共同体开展学术交流的需要,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了公共的精神,承担了公共的使命。当下,虽然市场化理念越来越深地渗入学术期刊行业,但是学术期刊本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共精神的底层背景。

首先,学者层面。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公共精神,而公共精神根植于家国情怀。目前,基于追求SCI等期刊级别的学术评价机制,我国学者大约90%的SCI论文是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如果学者都把论文投向国外学术期刊,那么国内学术期刊自然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因此,要实现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除了改革现有学术评价机制,还要培养学者的家国情怀。其次,学术期刊出版层面。出版机构要为学者提供高质量的期刊平台,所以,出版机构的公共精神十分关键。从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角度来看,要实施国际化的办刊理念,就要以国际视野和水准进行组稿和传播,在操作层面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切实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需要出版机构具有公共精神。

二、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靠政府主导

以往,学术期刊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主要是国有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国有机构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主要是各个行业的学会、协会等。在高校、科研院所、国企等国有机构内,管理学术期刊出版的部门通常并不独立,致使其职能发挥受限。从出版单位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出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应该是在主管、主办单位有效监管下,独立、专业、有规模的出版机构,因此应在主管单位等机构下设独立管理学术期刊出版的部门。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高质量、影响力强的学术期刊是由规模较大的出版机构主办的。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存在“小、散、弱”的情况,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由政府主导,其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应该由政府来塑造。依附于高校、科研院所、国企等国有机构的学术期刊出版主体无法自己完成兼并重组,较难打造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

从学术期刊内容来看,我国缺乏像《自然》《科学》《柳叶刀》等内容多样化的学术期刊,单纯的论文集出版模式受众也有限。目前,我国纯粹的学术论文较多,缺乏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难以进行学术论文的通俗化解读和适合多种媒体传播的学术内容转换,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等方式进行政策引导和推动。目前,受“唯论文”“唯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的引导,学术期刊出版出现了一些违背初心使命的现象,如一些期刊为了经济利益不严格控制质量,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减少论文发表数量等,亟须政府进行规制。

三、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关注市场需求

对学术期刊的主要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术论文的发表需求;二是学术论文的阅读需求。对学术论文的发表需求主要源于四类基本需求:一是获得学位的需求;二是获得职称的需求;三是获得科研项目的需求;四是从事科研的自然需求。前三种都是典型的功利性需求,这些功利性需求源于各种层级的制度规定或者政策引导,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是实质性的,不仅关乎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还会实质性地影响学术论文的质量。当下,在学术论文发表的功利性需求逐步迭代的情况下,从事科研的自然需求反而逐步萎缩。学术论文发表的功利性需求主要源于学术评价机制,学位、职称和科研项目都可以纳入学术评价的范畴,此前,学术评价机制的导向致使学术期刊出现一些基础问题,例如近年来学界、业界追求SCI、SSCI等指标,中文学术期刊的优质稿源就自然会减少甚至短缺。长期在这样的学术评价机制引导下,学界的学风、社会的创新精神、社会诚信等都会受到侵蚀。

学术评价机制受到学术期刊的市场环境影响和市场的外部约束,出版机构无法自己解决,只能依靠政府推动改革解决,社会主体通过呼吁也可以起到一些辅助作用。这就是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和机构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对“唯论文”“唯SCI”等现象进行干涉的背景和原因。此外,对于学术论文的阅读需求,较大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都通过机构客户的方式统一采购,保证了科研机构的大多数终端读者不用付费就可以阅读相关内容。总体来看,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关注市场需求,满足自然的发表需求和阅读需求是其应该追求的目标,功利性的发表需求应通过学术评价机制的改革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组织引导

出版学术期刊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学会、协会、基金会等。在国外,《科学》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大量的学术期刊是由学会、协会主办或者出版的,有的基金还会专门或者部分资助学术期刊出版;我国的社会组织则需要主管单位和条件审批,受到双重管制。社会组织应该对市场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对于市场供给不足的领域,社会组织可以组织资源直接供给。我国各个行业的一级学会会刊,都是比较权威的学术期刊,从国际范围来看,很多权威的学术期刊也出自学会、协会。从学术期刊的产生背景来看,学会的出现为学术期刊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需求条件,点对点的书信交流逐渐被效率更高的点对面交流的学术期刊所取代。

目前,学术期刊与大型数据库学术期刊出版平台合作后,相关平台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售卖价格越来越高,这类问题已经影响了学术期刊促进学术交流的目的,社会组织应通过开放获取[2]、众筹出版[3]、PPP出版[4]等模式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术期刊数据库售卖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不断演化,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也出现了走向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集中体现为社会企业的出现。按照茅于轼教授的观点,所有企业的经营都会兼顾利润和公益两个目标,只是兼顾的程度不同而已,公益目标大于或者至少等于利润目标,也就是在利润分配上有50%以上的利润用于公益目标的企业称为社会企业[5]。由企业到公益组织可以看作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可以看成公益目标从0到100%。利润分配从0到小于50%用于公益的企业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利润分配从大于或者等于50%到小于100%用于公益的企业就是社会企业,100%的利润用于公益的社会组织就是公益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的出现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可以考虑把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视为社会企业或者公益组织,也可以把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视为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政府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促进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的有效发展,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的积极作为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也可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可能路径。

五、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原创内容

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是学术期刊产品质量、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也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依赖于良好的科研环境,在以各种“项目”“工程”为手段的资源配置体系下,学术期刊领域容易内生出以过于看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为特征的短视浮躁风气,进而使高校、科研院所、学者陷入为争取“项目”“工程”的竞赛机制中,导致科教界的单位和个人失去了应有的宁静,难以静心于教学和科研[6],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改变学术期刊的出版环境,才能提升学术期刊出版的质量和影响力,最终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

按照美国学者托马斯·索维尔的观点,知识产业链是从中心到边缘的“生产—传播—消费”链条[7]。学术期刊在知识产业链中主要扮演知识传播的角色,虽然不直接生产知识,只是对知识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和规范化,但是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原创程度等影响知识的生产,也可以通过语言风格、易读性等要求影响知识的消费。学术期刊所传播知识的原创性是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标志,也是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的主要诉求。虽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通常难以达到处于知识产业链中心的原创思想家的水平,但是追求原创性、思想性、创新性始终是学术期刊的终极追求,这是学术期刊与其他期刊和媒介的主要区别。学术论文作者很多时候是原创思想家生产知识的消费者,原创思想家的原创知识往往成为这些消费者分析问题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工具。学术期刊在为各种不同观点爭鸣和博弈提供的平台,但也必须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遵守国家的宣传纪律,尽最大可能抑制不良思想的大范围传播,避免对社会造成误导。

六、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期刊品牌

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成本优势是市场竞争中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在学术期刊出版市场竞争中,品牌优势处于主导地位[8]。对品牌的外在影响来说,品牌影响力需要通过精心的经营和管理来培育;对品牌的内在演化来说,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演化逻辑,质量是品牌的核心支撑要素。学术期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期刊品牌建设。从需求侧来看,学术期刊出版有两种消费者,即作者和读者。作者的需求是发表学术论文,读者的需求是阅读学术论文,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很难因为发表或者销售费用低就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学术期刊出版市场竞争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品牌优势。

在海量学术信息的环境下,读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到最有价值的学术内容,只能依赖学术期刊出版的品牌优势。阅读质量不高的学术内容,读者不仅不能获益,还会浪费时间。学术期刊出版服务面向的两种需求,主要有三种收费方式:向读者收费、向作者收费、向作者和读者同时收费。其中,向作者收费即在提供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出版产品的过程中,向作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此前提下,作者的选择导向尤其依赖品牌优势。

七、结语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学者、出版从业者和出版机构具有公共精神,也需要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推动。政府主体主要设置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活动规则和基本条件;没有政府主体的有效作为,任何关于市场和社会的想象都属于乌托邦式的想象。市场主体主要解决的是在基本规则和条件下的自由交换问题,市场的逻辑就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逻辑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体主要是通过以志愿求公益的逻辑实现行业和社会的有效治理,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社会主体往往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学术期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必须调整学术期刊出版产业结构,而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前置性条件必须由政府主导或者牵头,包括准入的市场主体类型和条件、社会主体的创建条件和参与程度、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内容生产的多样性和政府补贴数量等。

|参考文献|

[1]樊纲,郑宇劼,曹钟雄. 双循环: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2]赵文义.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2016(10):67-69.

[3]赵文义.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众筹模式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7(2):56-58.

[4]赵文义.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PPP模式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7(1):84-86.

[5]茅于轼. 读懂财富[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6]席酉民. 扭转“SCI至上”局面需要系统性方案[N]. 中国科学报,2020-03-03.

[7]托马斯·索维尔. 知识分子与社会[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8]张维迎. 博弈与社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学术期刊公益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公益
公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公益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