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21-04-29刘文婷

关键词:控制组效能实验组

刘文婷,关 敏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当今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以一种空前的方式改变着创造知识、储备知识与传播知识的方式,影响了整个教育生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不断变革,“翻转课堂”正是二者深度融合的产物。“翻转课堂”在现象上表现为课堂教学时空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翻转以及教学内容的错位,但其本质上是教育观念的翻转。翻转课堂蕴含的教育观念是“学生本位”和“学习主体”。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因此,翻转课堂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息息相关。本文试图揭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翻转课程与自我效能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Eric Ma⁃zur 教授试图通过使用翻转的方法帮助贫困生学习。[1]1996 年,迈阿密大学的两位教授提出了翻转的想法,并在该校进行实验。[2]1998 年,Barbara & An⁃derson 出版著作《有效指导》,对这一方法的作用进行了宣传。直到2000 年举办的第11 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美国塞达维尔大学的J.Wesley Baker 提交了题为《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进行辅助指导》的论文,[3]首次提出和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概念。2007 年,科罗拉多州的化学教师伯格曼和萨姆斯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录制讲座视频,以帮助无法前来教室上课的学生自主学习。直到2011 年,萨尔曼·可汗开创的翻转课堂网络平台“可汗学院”建成,在北美掀起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翻转课堂随之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翻转课堂的概念和教学模式在国外逐渐成熟,国内也逐渐兴起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浪潮。

2017年、2018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深入融合成为共识。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正是典型的融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本位”和“学习主体”,实现了教学流程的翻转、师生角色的翻转,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 于20 世纪70 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是从社会认知理论衍生出来的。Ban⁃dura 认为自我效能感包括3 个维度:幅度、强度、普遍性。之后一些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发现丰富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既反应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又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密切,受到了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

外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有效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获得知识、优化外语思维、恰当运用外语及葆有更高外语学习热情的能力。[4]2019 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由此确立了大学英语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改革方向,即通过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在英语思维、素养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这恰恰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在要求。

翻转课堂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的变化,是大学英语教师及相关研究者都需要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翻转课堂中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实验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实验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在对照班采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拟对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能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山西大同大学2019级4 个平行班的120 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实验,各班的英语水平总体相当。将这四个班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62 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组为对照组,共58人,采用我校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验班和对照班级均由同一个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的研究手段。在参考谢幼如等人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修改设计的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5]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自我整合感以及自我控制感。英语学习成绩的前测与后测试卷均来自本校历届期末统考使用的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试题库,信度和效度都很准确。

在收集了调查问卷以及两次英语测试试卷后,本研究采用SPSS21.0 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实验前、实验后的数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从2020 年9 月到2019 年1 月实施,为期一学期。由于作者已经有三年的翻转课堂实践经验,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丰富。因此,本次实验进展顺利。

(一)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在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前,对大学英语四个班的学生(其中两个班是实验组,两个班是控制组)分别做了自我效能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统一的英语测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组别,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与实验前比较,了解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英语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两大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实验前)

根据表1 统计结果得知,两组学生的前测成绩、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自我整合感、自我控制感的P 值分别为0.263、0.316、0.336、0.363、0.599,各数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实验前各个组别的学生在英语测试及自我效能感方面差距不大。两组学生英语前测成绩的均值分别为58.580、55.550,说明实验前,实验组的学习成绩略高于控制组的学习成绩。两组在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平均值均在3.2-3.4之间,均呈现中等水平,实验组稍高于控制组的水平。实验组在自我能力感和自我整合感维度的均值分别为3.445和3.468,说明实验组的学生在这两个维度的能力较强;而控制组的学生在自我整合感和自我控制感的均值分别为3.307 和3.315,说明控制组的学生在这两个维度的能力相对一般。

(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在实验班实施了一个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再次做了自我效能感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的统一英语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与实验后作对比,了解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详见表2。

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知道两组学生英语后测成绩、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自我整合感、自我控制感的P 值分别为0.000、0.005、0.007、0.003、0.001,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表2 均值统计显示,实验组均值为84.020,对比控制组的均值57.550,实验组在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数值全部接近4.000,而控制组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数值在3.3-3.4之间,充分显示实验组后侧成绩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后测成绩及自我效能感评分,说明实验组在经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试验后,要采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下的控制组的教学效果更好。

(三)实验组试验前后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检验 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详见表3。

表3 实验组试验前后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表3显示,由统计检验结果可知,实验组成绩、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自我整合感、自我控制感的P值分别为0.000、0.005、0.010、0.011、0.001,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比较统计可知,实验组后测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前测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水平。这说明本学期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实验组的学生极为适合,学习效果良好。[6]实验组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每个维度的数值均有增长,且呈中上等水平。

(四)控制组试验前后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对控制组前测和后测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控制组试验前后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4可知,控制组在成绩、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自我整合感、自我控制感的P 值分别为0.386、0.270、0.422、0.596、0.573,均大于0.05,说明控制组前测和后测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前测和后测的均值对比表明,试验前后,控制组的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变化不大。

表3 和表4 两个数据充分说明,在学生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方面,翻转课堂模式比传统课堂模式更有优势。

四、教学反思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均有明显提升。这样的结果为进一步推进翻转课堂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带来一些启发:

(一)翻转课堂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课上学习知识点、课下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对同伴进行评价,实现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充分的尊严和成就感。

(二)翻转课堂有助于改变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最终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7]

(三)翻转课堂有助于改变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可以详细记录学生学习微课的次数以及时长、学生参加线上讨论的记录以及作业完成的时间等学习轨迹。[8]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功能进行自我监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指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提供的数据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自我调整”等非智力因素加以分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合作力、反思力和调控力加以评估。

五、结语

教学实践充分说明“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翻转课堂使学生思维更加独立,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也使学生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9]翻转课堂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为学生提供有效辅助与服务,建立与学生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优质课堂;而学生也应提高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实现各种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能优化教师知识传授过程,也能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猜你喜欢

控制组效能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