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奢谈“家文化”

2021-04-28

人力资源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文化小家张伟

“许总,今年有六位新入职的员工,‘五一小长假快到了,要不要为公司的员工搞个仪式,一来欢迎新员工,二来表彰优秀的老员工,再各备一份礼物。”

“咱公司一直倡导‘家文化,一份礼物不足以体现家的温馨,还是聚个餐唱个歌。”

请示完老板后,HR经理张伟陷入一种“犯难+无奈”的境地。“家文化”就是写在员工手册里“兄弟姐妹一家亲”的口号吗?95后小靓妹还有80后宝妈,只图和你推杯换盏吗?果不其然,聚餐的消息一发,两位女员工就在平台上请假,理由是孩子补课。

“连我这个HR经理都没干满三年,并时刻准备着跳槽,一个并无激励良方且毫无公平可言的老板,唱什么‘家文化腔调。”张伟和我发微信抱怨着。

忽然想起有个95后抖音大V,针对“家文化”的吐槽,很适合张伟的老板:真正的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用干活儿也有爱,没有绩效也有钱,犯了错也不罚。如果公司是家,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老板,这个月零花钱先付一下。

在我的邮箱里,有这样一篇稿件,题目叫《爱,并不贵》,投稿作者是一位化妆品公司的銷售。她写道:在这家专营高端市场的化妆品企业,我已有六年的司龄,老板给我的贡献奖,是两套化妆品套盒,一套送给我,一套送给我母亲。从设计款式、颜色调配到包装都是根据我和母亲的喜好私人定制。母亲节时,我把这份“福利”搬到家,兴奋的妈妈拿起手机拍个不停,并上传到朋友圈。“看,这口红的花雕还印着我的名字,还有这个粉饼盒,上面是我的生肖属相。”她戴着老花镜,反复触摸着,并不停地念叨着:“多好的公司。”我“家”的产品和我家的亲情交融,真是“家意相通”。

我以为,这才是一份真正的“家文化”特供福利。这样的激励无需高难的技巧,更无需昂贵的费用,而是将员工的心系企业之家与员工之家合二为一。《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就是减损有余,弥补不足。就如张弓射箭,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拉高一些。《道德经》中的张弓效应,是天道所蕴含的自然法则。炫耀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张扬什么,就会减损什么。奢谈“家文化”,正是因为公司并不是家。原本在心里很踏实的“家”,一旦浮在口中,员工自会怀疑:老板的家是我的家吗?

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树立品牌,达成盈利,无可厚非,但老板大可不必以“家文化”达成一家之主的目的。无论企业文化的盘做得多大,所求的皆是人与组织的和谐共生。员工无论搭乘哪辆列车,都是为呵护自己的小家。

所以,老板应重新“审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家文化”在新生代员工的身上,逐渐淡化。除非,员工的小家里满是幸福,盛着小家的大家自然能释放出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家文化小家张伟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昨天 今天
看得到的转变
加法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小家小事
小家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