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大桥连续梁悬臂挂篮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21-04-28曹文斌孙剑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吊杆合龙挂篮

曹文斌、孙剑

(1.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都昌分中心,江西都昌332600;2.都昌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西都昌332600)

0 引言

在特大桥连续梁悬臂挂篮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悬臂挂篮拼装和试验,挂篮的设计应该采用无平衡重桁架式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分析预拱度,对加固模板进行调整,使挂篮在各个阶段能够保持平衡稳定。在钢筋绑扎后,需要安装预应力的管道,并进行混凝土灌注压浆;其次,需要控制T 构两悬臂端混凝土浇筑速度;最后,在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方可移动挂篮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1 国内连续梁施工现状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连续梁施工,至今(2021年)已有将近70年的历史。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连续梁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大,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目前我国连续梁施工技术已经领先国际水平[1]。连续梁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顶推法施工、挂篮悬臂施工、满堂支架施工、逐孔施工,不同的方法对施工要求不同。在众多施工方法中,悬臂挂篮施工方法由于不需要搭设支架,在施工期间对行车影响较小,跨越幅度大,所以应用最广泛。目前,在我国开通的16 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连续梁使用比例超过50%。其中,津秦铁路客专线在2010年被列为全国铁路十大重难点工程之一。

2 连续梁悬臂挂篮施工优缺点

从我国目前已经修建的桥梁来看,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无须大型吊装设备辅助,降低工程造价。二是悬臂挂篮施工方法有利于截面的控制,同时还能够控制梁体内外侧标高度。三是悬臂挂篮施工无须支架,有利于通航河流建桥[2];适用于大跨度深山峡谷;在城市建立交桥也不影响公路铁路正常运行。四是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正常的混凝土施工包括内模安装、钢筋加工、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管道压浆等步骤。在悬臂挂篮施工中,虽然也需要进行这些步骤,但是整个施工过程相对简单,而且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小,可以进行连续施工。

当然悬臂挂篮施工方法也并不是没有缺点:一是受施工参数影响。在采用悬臂挂篮施工的时候,受到位置的影响,要逐阶段控制挂篮标高。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区段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不同,在合龙时,需要进行体系转换。但是由于混凝土会产生收缩变形,而且内力分布十分复杂,对施工来说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悬臂挂篮施工中,需要控制各个参数,保证操作精细化,这就加大了施工的难度。二是必须进行挂篮的安全性验算。由于悬臂挂篮施工是在空中进行的,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安全性验算,以保证挂篮安全可靠,防止出现梁体倾覆或者梁端位移。

3 挂篮结构

3.1 主桁架系统

主桁架是挂篮的重要承重结构,主要由3 片主桁架、槽钢板、横向连接结构和顶棚梁组成。槽钢板厚度为1cm 的钢板焊层,焊缝高度为8mm,桁架两结构端采用钢板和螺栓连接,挂篮主桁架悬臂长4.78m。3 片主桁架分别布于箱体3 个腹部位置。横向联系结构由槽钢、钢板、角钢主焊合成,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以保证框架整体的稳定性[3]。顶棚梁长17.52m,由两条工字钢组成。工字钢设14 块横隔板和12 块厚度为1cm 的加筋钢板。共有10 个吊点,2 个外横前吊点、4 个底模平台吊点、4 个内模前吊点。

3.2 吊挂系统

3.2.1 前吊装置

前吊装置的作用是将浇筑的混凝土重量转移至挂篮的3 片主桁架上。前吊系统由4 根钢板吊带和螺纹钢组成。

3.2.2 后吊装置

后吊装置的作用是将混凝土的重量转移至已浇筑完成的箱体上。后吊系统主要由6 根螺纹钢和4 块钢板、2 根吊带组成。吊带穿过箱梁底板的预留孔与底模平台横梁连接,每根吊带通过梁体连接在已浇筑完成的箱梁底板上。

3.3 模板系统

3.3.1 外侧模

外侧模主要是由面板和钢桁架焊接而成。面板为厚度6mm 的钢模板,钢桁架由横杆、竖杆、角钢连接而成。外侧模长度为5m,主要用于梁部两端施工中[4]。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量标高的变化,并设置活动件。外侧模支撑在外滑梁上,设有后吊架,后吊架上装有滑轮。在挂篮行走的时候,外滑梁与外侧模一起沿滑轮滑行。

3.3.2 内模

内模主要为轻型钢板,每个内模桁架吊在2 根内模滑行梁上,并沿内模梁滑行。

3.3.3 底模

底模由底模板和底模架组成。底模后横梁和前横梁均可作为槽钢的受力点,分别用于前吊杆和后吊杆。底模板宽度应比箱梁底宽小8mm,缝隙处应填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3.4 行走系统和后锚固系统

3.4.1 行走系统

行走系统由轨道前支座、钢枕、后支座组成。前后支座设置在轨道顶面,前支座沿轨道滑行。在行走时,应在滑板上涂抹润滑油,以减少行走的摩擦系数。挂篮主桁架通过后钢板沿轨道上翼缘向前滑行。

3.4.2 后锚固系统

挂篮的后锚固系统由锚轨扁担、后锚扁担组成[5]。在挂篮节段混凝土浇筑时,挂篮的后端通过后锚扁担与螺纹钢将主桁架后节点锚固在轨道上。轨道通过锚轨扁担和箱体顶面的竖向预应力连接,将所承受的力传递至箱梁。

4 悬臂挂篮安装和调试关键施工技术

4.1 悬臂挂篮安装

悬臂挂篮安装应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轨道锚固系统—足构架立柱—足构架斜拉杆—后锚系统—门架—前横梁吊带系统—底托系统—前排梁衡量—底模外侧模、内模系统。具体安装步骤为:按照要求设置轨枕,并根据桥梁中心线确定轨道中心,铺设轨道,利用连接器连接螺纹钢和轨道锚固钢筋,以此作为锚固轨道。在安装滑移支架的时候,需要使滑移支架支柱与梁端处于同一直线。对主构架进行吊装,采用螺栓和反扣轮系统相连,安装竖杆间的横杆,并用销轴与横杆相连。随后安装两侧吊架竖杆,并采用销轴连接。两侧竖杆顶部使用螺纹钢相连,同时调整主构架垂直度。在进行前横梁安装的时候,应当使用高强度螺栓。同时在桥下,对前吊带和前吊杆进行组装前的准备。将前吊带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从横梁上穿出,并安装千斤顶和扁担梁。通过梁体底板预留孔穿出内扣吊杆,根据现场起吊能力,调整和拼装桥下底托系统[6]。当起吊能力不足时,需要分析托梁重量,并按顺序进行分布吊装。在前吊杆和前托梁之间采用销轴相连,完成底模吊装之后,需要进行定位,并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随后对内滑梁前后吊杆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对挂篮进行加载试验,并适当调整模板的标高,绑扎好底板和腹板钢筋之后,再对内模支架进行分片吊装,并安装内模板,挂篮安装允许误差见表1。

表1 挂篮安装允许误差

4.2 挂篮预压

在完成挂篮安装后,需要对安装的挂篮进行预压,目的是消除非弹性变形,并确定变形曲线值,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有效参考。悬臂挂篮预压方法需要按照悬臂挂梁段自重进行,初始预压值为1.1 倍的设计压力。预压借助反力架完成,并分三次进行,每次加完压力后,需要对实际变形值进行测量。在加压结束之后,再次测量最终变形值,随后,对变形观测值进行分析,确定挂篮修正值。

4.3 挂篮行走

挂篮行走前,需要检查挂篮结构状态和不同部位的连接状况,如果发现缺陷,应立即整改。清理挂篮轨道上的障碍物。挂篮行走应缓慢进行,移动速度不能超过10cm/min[7]。采用千斤顶缓慢松开挂篮尾部的后锚钢筋,沿挂篮前进方向铺设第二阶段轨道。在挂篮行走的时候,需要做好位置标记,一般为主桁架竖杆中心距离两端50cm 的位置。为防止挂篮行走受到过大的阻力,需要在滑移底板上涂抹润滑油。在挂篮行走过程中,应该同步控制其他相应构件,并保持行走一致。在挂篮行走至控制位置后,停止行走,锚固挂篮尾部,并安装吊杆,调整底模和侧模高层。

4.4 体系转换

在进行悬臂挂篮施工的时候,结构体系转换至关重要。而合龙段施工又是重中之重。如果体系转换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梁体受力不均,甚至出现梁体破坏,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连续梁的体系转换是两个T 构向双悬臂的转换,转换成刚构连续。在体系转换过程中,需要确保结构内力调整分配满足设计要求,并协调合龙段悬臂端内力,解决连续梁临时固结和锁定的技术问题。在具体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在合龙边跨和中跨的时候,应该先焊接连接筋,再利用永久性的预应力临时张拉。在施工中,需要考虑温差产生的收缩变化。在焊接前,保证结构变形协调,采用56 号工字钢进行焊接。在三孔钢连续梁跨中段合龙的时候,应该合理控制液压千斤顶的施加压力和水平顶力。在进行中跨合拢段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在两悬臂端配置与混凝土重量相当的水箱作为压重,并在浇筑过程中持续放水,始终保持两边重量相当,使合龙段处于稳定状态。五孔连续梁固结的措施是在安装临时支座时,分析梁体受力情况,在进行体系转换前,预埋螺纹钢,并与梁体进行连接,以控制悬臂施工产生的拉应力[8]。合龙段施工完成安装后,需要拆除临时固结,并切断螺纹钢,转换到永久支座上。进行预应力张拉,完成体系转换。预应力张拉是整个连续梁施工的难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梁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时候,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方案。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分析预测压力,保证预应力控制值与实际设计要求一致。

4.5 线形控制

在挂篮移走之前,为了保证合龙段施工质量,需要合理控制合龙段竖向挠度的偏差,使其能够满足桥面现行要求。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并利用桥梁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调整实际参数。根据桥梁浇筑段的立模标高做出预测。包括浇筑段牢度变化值、应力、温度变化以及挂篮自身的弹性变形等。挠度观测点应该在腹板正上方5cm 处[9]。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每一截面内模的检测以及预应力张拉前后的标高观测,并掌握各个节点的挠度以及箱梁曲线的变换历程。同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对挠度的影响。要在早上7 点至18 点前进行温度影响观测,并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埋传感器,通过布置测点分析温度对挠度产生的影响,以监测桥墩连续悬臂梁灌注期间的稳定性和施工时的不平衡影响。通过计算预测,分析解决线形控制问题。

4.6 挂篮脱模

在完成节段浇筑以及预应力张拉后,才能进行脱模工作。在脱模时,首先将外侧模骨架拉杆松开,然后调节千斤顶,将底模内后吊杆千斤顶松开。调节外滑梁后,将螺纹钢螺母松开至一定高度,将侧面吊架和外侧模间的倒链松开。调节前吊杆千斤顶,将外滑梁前吊杆和前横梁与外侧模间倒链松开。利用侧模模板自重脱离混凝土,并控制脱模高度为10cm 左右。最后对后吊杆进行拆除。在拆内模的时候,需要先将吊杆螺母松开至一定位置,并对内滑梁前吊带进行调节。为了方便滑梁行走,滑梁前端应比后端略低。

5 结语

总而言之,悬臂挂篮是特大桥连续梁的关键技术。在采用悬臂挂篮施工的时候,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控制。在施工前,需要分析可行性,并把握关键技术和相关参数,保证悬臂挂篮顺利安装和安全应用,为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吊杆合龙挂篮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篮施工行走就位固定技术分析
人行悬索桥吊杆的损伤识别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破断动力响应与结构强健性分析
桥梁工程中连续刚构挂篮悬浇段的施工技术
福州湾边大桥吊杆病害成因及处治方案分析
国内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梁合龙 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阿墨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中老铁路建设再获突破性进展 超百米四线铁路特大桥成功合龙
大跨长联连续刚构七次合龙结构体系转换施工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