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及施工问题分析

2021-04-28肖隆妍吴强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边沟水沟路段

肖隆妍、吴强

(1.赣州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江西赣州341000;2.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直属分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0 引言

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主体,主要是由土体构成的。由于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容易导致土体强度降低,从而损害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公路断裂、龟裂、上层剥落等问题,给后期维修和养护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进行路基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如何降低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 公路路基排水的设计原则

1.1 结合环境,进行设计

在路基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环境深入调研,并将公路设计与当地资源结合,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在遇到农田地形的时候,要考虑农田排水量相对较大,路基设计要增加排水管道数量或扩大排水管道直径,以提高路基的排水能力。为了防止排水管道过于集中,需要避免将边沟作为农田的用水渠道。

1.2 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

在路基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地形形态和地下水的位置。在排水管设计的时候,不能集中排放,而是应该疏散,坚持就近分流的原则。

1.3 分析地质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在路基设计中,要考虑地质对公路路基的影响。对于排水量要求较大的地质,要使各个排水管道相互配合,并将地面排水系统与路基排水系统结合,从而提高路基的排水性能[1];在遇到桥梁、涵洞的时候,要将排水管道与桥梁涵洞结合,提高排水效率。对于土质松软的地质,应该进行加固修筑;对于坡度较陡的路段,应该采取排水系统防护修筑措施。

1.4 加强环境保护

在路基排水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工程需要,还要着重考虑当地环境,不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分配,尽量节约资源,减少修筑公路对当地资源造成的浪费或者污染。

2 水对公路路基的危害

2.1 地面水对公路路基的危害

地面水对公路路基的危害主要是指水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路基,从而降低了路基的稳定性。如果地面水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路面积水,影响路基的强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路面出现一系列病害,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2]。

2.2 地下水对公路路基的危害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是指地下水提高了路基的湿度,从而对路基产生破坏。当地下水位上升的时候,会导致路基含水量增加,影响路基的强度,严重的会导致路基出现沉降现象。而且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含水量过大,当出现寒冷天气的时候会发生冻结,导致路基出现冻害隐患。

3 公路路基排水的设计方案研究

3.1 路堤边坡的排水设计

在建设路堤的时候,需要加强边坡防护。在实际施工中,常采用网格护坡、实体护坡、拱形骨架护坡等方法。为了防止地面水对路堤造成冲刷,需要设置隔水带将水排出路基。在使用拱形骨架护坡的时候,可将排水系统与拱形骨架护坡结合,起到促进排水的作用。

3.2 挖方边坡的排水设计

挖方边坡是在公路建设中常见的现象。在挖方边坡时,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如果排水不及时,就会对坡面造成严重的冲刷,甚至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发生坍塌。因此,在挖方边坡施工中,需要加强生态防护,并设计排水系统[3]。在坡顶处应该设计截水沟,使地面水通过截水沟引流排出,从而减少水流对坡面造成的冲刷,且在每一节挖方边坡平台都需要设置截水沟,防止水流对边坡造成不良影响。

3.3 地下的排水设计

地下排水设计方案主要是指将土体内部的水排出或者将其隔离,控制路基的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当遇到含水地层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拦截和排放。如果地下水较浅,且没有固定的含水层,需要设计暗沟、隔离层或排水垫层;如果地下水较深,需要采用渗井的方式进行排水。将地下水集中到渗井中,再通过抽水设备排出地面。

4 公路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要点分析

4.1 边沟的设计

公路路基边沟通常设置在挖方边坡的坡脚处,边沟的作用是汇集地面表层的水,并进行集中排放。在公路路基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地质,需要采用不同的断面形式。在普通挖方中,可以采用矩形断面或者梯形断面;如果路基材料为砂石类,可以采用L 型断面[4];在经过村镇路段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带有盖板的矩形断面,以保证行车安全。在整个施工路段中,边沟的断面形式应该保持统一。边沟应与路堑纵坡坡度保持一致,边沟的长度应该尽量短,可设置边沟井,将井中的水引入涵洞进行集中排放。

4.2 截水沟的设计

截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对坡顶的水进行拦截,防止坡顶的水对坡面造成冲刷。在设计截水沟的时候,应该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条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设计。路基截水沟的设计主要包括平台截水沟和坡顶截水沟。挖方路堑主要采用坡顶截水沟,截水沟的距离与坡口距离不小于5m,截水沟的外侧还应该进行防渗处理。砂石类土质挖方边坡可不设置平台截水沟,但是在土质路基挖方边坡的时候,需要设置平台截水沟,对坡面水进行拦截、收集,使地面水排入下一级平台的截水沟中,防止水流对坡面造成冲刷。

4.3 急流槽的设计

对于坡度大于10%的路基,应该设计急流槽。急流槽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地面排水设施,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对路基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设计急流槽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环境和地质特点,并采取防滑措施,保证节流槽的稳定性,可设置凸榫或者防滑平台[5]。对于凸榫处应该采用砌石块的方式加固,防止水流冲击力过大造成影响。

4.4 排水沟的设计

排水沟是路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是将边沟、截水沟以及低洼处的水排至路基范围以外,并通过与其他排水设施连接,避免水流对路基造成影响。在设计排水沟的时候,应该考虑沟底纵坡坡度,采用梯形断面方式。对于易受到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采取加固措施。沟渠加固类型与沟底纵坡关系见表1。

表1 沟渠加固类型与沟底纵坡关系

4.5 蒸发池的设计

在公路施工中,也可能遇到气候干燥或排水困难的低洼路段,这时就需要设置蒸发池。在设计蒸发池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蒸发池设计水位应低于排水沟沟底。二是蒸发池与路基要保持不小于5m 的距离。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其距离应该适当增加,且不小于黄土湿陷的半径,以保证路基稳定性,提高路基安全性。另外,在设计蒸发池容量的时候,应该根据气候条件合理计算,保证蒸发池不会出现沼泽化。在蒸发池的周围,需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出现溺水事故。

5 公路路基地下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当路基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会影响到路基强度和边坡的稳定性,这时应该设置暗沟、渗沟、检查井,以促进地下水排放。在公路路基排水施工中,需要采取沟槽开挖、铺设底浆、砌筑瓷砖等措施,其施工要点包括:其一,在沟槽开挖时,要采用人工结合机械的方式。当机械开挖至沟底距设计标高20~30cm 的时候,需要停止机械开挖,换用人工进行开挖。遇到土质不良的情况,需要采用换填的方式[6]。在施工中,应该避免超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开挖高程进行实时监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其二,铺设底浆的主要目的是防渗,因此在铺设底浆的时候,要控制底浆的原材料,保证质量符合要求,并合理控制底浆的厚度,避免地下水渗出。其三,在进行石砖砌筑的时候,首先选择合格的材料,砖块的厚度不低于15cm,砖块结构密实、无裂纹。另外,应该选择中粗砂作为砂浆材料,并控制含泥量。在搅拌的时候,要保证搅拌均匀,不得出现离析现象。

6 公路路基排水的施工问题

6.1 拐弯路段排水施工问题

拐弯路段是路基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在对拐弯路段路基进行施工的时候,所设计的排水设施也需要拐弯。排水沟分为直线型、转弯型、平顺线型三种,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加强水流疏散。但是在急转弯处不应设置排水沟,否则就会导致水长时间停留在沟中,对路基造成破坏。由于水的浸泡容易对路基造成破坏,削弱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转弯处设计排水沟的时候,应该保证排水沟的半径大于10m,控制在500m 的圆弧形内。这样可以提高路基排水性能,使积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出,避免对路基造成不良影响。

6.2 路堑边的排水施工问题

当遇到路堑的时候,会有来自高地或山林的流水对路基造成冲击,这时需要设计截水沟。在设计截水沟的时候,应该根据地质状况和水流情况合理设计,以免水流对路基造成浸泡或冲刷,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6.3 其他路段路基施工问题

路基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环境调研,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将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在相应的施工路段,避免人员松散,拉长战线,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应该在施工前,修建便道。在雨季的时候,要确定土场的位置,以便施工使用。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特殊材料,要加强储存和做好防雨措施。要合理安排工程量,控制好每一步,循序渐进,保证施工质量。

7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在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公路等级及排水类型确定设计内容和步骤,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7.1 采集数据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着重考虑公路路基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土壤类型、土壤性质等。另外,还需要分析植物生态分布状况、地下水类型和水流速度、泉水位置、雨水流量等。社会环境包括公路路基土地的使用状况、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开发、水土保护措施、防风排水等。

7.2 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布设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沟渠、进水口、管道、透水管、出水口、集水井等排水设施,通过汇集、排放、拦截、输送等方式,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处理,形成排水系统,从而保证公路路基免受水的浸泡。

7.3 加强公路路基沿线水文状况分析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公路路基沿线地段,分析气象、水文等,并估算需排泄量,设计合理的径流量。

7.4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

通过对地质进行详细勘查、计算水力以及根据公路路基维护需求,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结构。

7.5 正确计算排水系统水力

通过分析公路路基沿线状况,计算水流径流量,科学设计排水系统水力,保证各项排水设施能够满足断面所需。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保证水流流速位于设计允许范围内。

7.6 设计排水系统冲刷防护措施

在如出水口、进水口等水流速度较快的地方,需要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

8 公路路基不同路段的排水设计

8.1 不同坡度路段的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需要根据坡度的高低,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对于坡度较低的路段,可以采取分散慢流的方式,使用混凝土作为路缘石,并将路坡积累的雨水引流到边沟中,避免路基受到雨水的浸泡。对于坡度较高的路段,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当地的降水量,并结合坡度需求进行设计,采取边沟填筑的方法,提高沟渠的排水性能。

8.2 土质松软的路基排水设计

对于土质松软的地段,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将水引流出来,防止水对路基产生浸泡,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在设计时,需要通过设计排水层、隔水层、渗水层,提高路基的防水性能,使雨水能够快速排出路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8.3 地下水位较浅的路基设计排水设计

对于地下水位较浅的路段,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路基的隔水性,并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路基长时间受到雨水的浸泡。可以采用修筑铺垫层的方式,阻止雨水与路基接触,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9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路基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加强水流对路基造成的影响分析,避免路基受到水的浸泡和冲击,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在路基排水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统筹规划,加强环境调研,并结合当地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排水措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边沟水沟路段
多中心、多路段、协同应急指挥系统探析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
浅谈灌木、花卉与草坪切边沟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
掉进水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小蚂蚁过水沟
道路路基防排结合式防水设计和施工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
荒沙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