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治理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对策研究

2021-04-26刘福芹李奕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治理乡村振兴

刘福芹 李奕君

作者简介:刘福芹,女,河北秦皇岛人,高级经济师,秦皇岛日报社编务办,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理论、政策、媒体及旅游业态发展等。

摘 要: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站在“十四五”时期历史新起点,如何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提高治理能力+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为主线,对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治理;巩固脱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04

脱贫攻坚战打得真漂亮,经过8年的不懈奋斗,贫困地区摘掉了穷帽子,贫困群众脸上绽放了幸福的笑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团结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国小康社会。”

1 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采取了具有特殊性、原创性的许多重大举措,各地区的扶贫干部带领贫困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上下,干部群众,一心一意直面困难和挑战,历时8年,向党中央,向人民群众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按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县都摘掉了穷帽子,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消除了,近1亿贫困村民,实现了脱贫的梦想,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精准扶贫给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带来了福音,贫困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贫困地区旧貌展新颜。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条件好了,生活条件充分完善,日子越过越红火。衣食住行、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全都有了保障,人们的心情就像成熟的红石榴,乐开了花。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党建促脱贫,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得到有力加强,基层干部扶贫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在疫情防控中,扶贫干部们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群策群力,勇斗疫魔,扶贫工作组变身防疫组、战疫队,他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牢固,成了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

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脱贫攻坚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疫情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贫困户生产经营、扶贫项目开工等受阻。二是防返贫工作仍需要加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动力不够。有些已经脱贫的地区产业项目发展不扎实,很多扶贫项目缺乏创新盲目跟风,有的过度依赖政策性补贴,有的就业扶贫岗位缺乏长期性,有的地方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投入力度下降、扶贫重点转移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任务艰巨。稳定住、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任务艱巨。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需要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认真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策。

3 提高治理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策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治理能力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新时代,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依然艰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十四五”规划,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擘画了新蓝图,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3.1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设一个好支部”,抓党建促脱贫,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基层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领导的有效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让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解决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举旗帜聚民心。把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强有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提高治理能力的道路引领,有效提升扶贫工作组织凝聚力。一是强化贫困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力,带领群众走乡村振兴之路。二是加强贫困村党组织管理,对某些软弱涣散党组织及时整顿。三是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3.2 培养锻炼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基层治理人才库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需要一批专业能力强、素质过硬的扶贫干部。建设基层治理人才库,提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保证帮扶干部具备产业发展指导能力,让帮扶力量更强更专业,使党员和普通群众的联系跟紧密,关系更和谐。熟悉贫困村情况的干部,可以更精准的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是实现提高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之一。一是保持扶贫干部队伍稳定,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主要负责同志、扶贫系统干部、基层干部、贫困村干部轮训力度,提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三是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注重提拔优秀扶贫干部、落实好津补贴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政府、社会尽量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能俯下身子安心工作,让扶贫干部越干越有奔头。四是要建设一支懂管理会管理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3.3 加大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战略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明显的产业。”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国际上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供学习参考,因贫困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受经济基础、教育水平、人口素质、地区环境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各地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不尽相同,需要通过供给侧、需求侧研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一是摸清家底,促进扶贫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在三次产业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提高种植业生产水平;提高畜牧业比重;重视生态林业经济;注重渔业养殖与适度捕捞相结合。二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难中之难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自然和人文条件比较适宜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少,风景独特等特色,发展“特色旅游+特色产品+特色民宿+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例如,年仅20岁网红小伙丁真,把四川甘孜理塘成功推荐给国内外游客。通过网络营销把老少边穷地区特色绿水青山变成国际范儿的旅游观光、学习创作、休养生息的金山银山。三是推进规模化经营,打破分散经营模式。成立以“合作社+农户+产供销联盟+数字信息技术”为模式的经营组织。完善产业扶贫体系,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产业扶贫项目,实现扶贫经济稳步发展。

3.4 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贫困群众,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的富有将影响中国乡村经济的未来。要实现脱真贫,真脱贫,除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高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从思想上彻底拔除穷根,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一是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用文化赋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深入推进文化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留住乡愁,创办脱贫“农民夜校”“講习所”,通过文化教育搭起脱贫奔小康的坚实阶梯,让群众能“攀”、想“攀”、敢“攀”,提高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二是教育群众在思想、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不断提高认识,不等不靠不要,不养懒汉,充当家乡建设的推动者,贫困村的乡愁是让人们意识到,不是要远离贫困的家乡,而是要让家乡远离贫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弘扬自强精神,注重培养脱贫典型,利用新闻媒体推广脱贫典型,带动贫困群众一起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三是通过文化供给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用自治、法治、德治,引导人们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让民风民俗文化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品牌。

3.5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互相促进。从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消除绝对贫困,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仍然任重道远。一是推进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摆脱贫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高质量脱贫放到首位。剩余贫困人口中大多是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加快制度政策建设,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政策,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机构集中力量把扶贫工作的“难中难——老弱病残”管起来、帮起来,攻下脱贫的硬骨头。二是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强化乡村法制建设,建设平安乡村,提高德治水平;夯实农业生产力基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坚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扩大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系统链接。三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面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做好特重大疾病救助工作,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鼓励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扶持引导城市专业人才到农村二次创业,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提高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 结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谱写人类反贫困史上的新篇章,创造新奇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2018.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张占斌.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罗雪飞.治国之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治理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