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愈视角下的武汉光谷城市步道设计

2021-04-23李映彤,梁蔡月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城市

李映彤,梁蔡月

摘要:城市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日益缩小,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更多的人开始向往放松的生活环境。当前关于疗愈的研究大多在花园、医院、住宅等方面,与高密度城市有关的疗愈环境理论较少,结合城市步道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文章基于疗愈视角,思考步道景观具有的疗愈功能。

关键词:疗愈;城市;步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3

0 引言

城市人群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逐步攀升,需要释放压力、疗愈恢复的环境,大多会选择公园、绿地等,但由于其距离普遍较远,不够方便。步道作为城市居民活动的必经之地,其优势和便利被发掘出来。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區、每日必经之地设计一个开放、交流的公共空间,并种植带有疗愈效果的植被,可以对城市居民产生疗愈作用。

1 疗愈景观与步道设计

1.1 疗愈景观

疗愈最初来源于临床医学,本意是指身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后多用于心理学领域,表示缓解压力。疗愈景观的概念由健康地理学家盖斯勒(Gesler)提出[1],是指以疗愈为目的,通过环境抚慰让人感觉到舒适放松,帮助人们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改善情绪。

疗愈景观通过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情况,与景观元素相作用,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概念,不再依赖医疗和药物,而是创建一个提升使用者健康水平的生产生活环境。以预防和适当治疗为目的,有意将自然或人文景观中积极的元素发挥出来,从各方面加强景观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调节其不良情绪,发挥自然环境的康复功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1.2 城市步道设计

城市步道指车辆无法行走的步行道路,一般位于公园内,作为公共空间,其功能主要有休闲、运动、游玩、交流等。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慢跑、散步为主的运动开始流行,对当前的步行环境提出了新要求。

见缝插针的造景模式在当今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道路形态的千变万化导致街边绿化形式变得更加多样,适合当代发展的模式应运而生。步道作为与城市人群接触频率较高的地方,将公共交通进行衔接,整合街边零散绿地,为人们提供了游憩、生态、交流、健身等多样化并存的步行空间。

2 疗愈实施方法

2.1 心理疗法

中医学称之为意疗,常用来治疗情志类疾病。人的行为、情绪和状态受积极心理学影响,一个良好且相互关联的环境可以提供积极的反馈,并使人的情绪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旦建立了信念,就会随之影响行为和情绪,进一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良性循环的积极环境是喜闻乐见的。

心理疗法的原理是从内心出发,触动人们的感受和情绪,增加与天然动植物的接触,使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达到烘托气氛、治愈使用者的目的。人们走在绿地上,感受阳光和微风,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会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的慰藉和安慰,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

2.2 五感疗法

第一,视觉。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植物、构筑物、铺装等,结合柔和的灯光,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选择色彩鲜艳、叶片质感丰富的植物,增强观赏的层次感,配置每个季节都盛开的植物,让其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欣赏植物由幼苗到盛放直至最后凋落的过程,创造特色的视觉疗愈效果。

第二,听觉。运用自然、非自然的声音产生疗愈效果,在嘈杂的环境中安放融合空间的发声系统,播放舒缓的音乐,或像下雨声、雪落声、海浪声这样的白噪音,将场所衬托得更加安静、祥和。也可使用梧桐、雪松、竹叶等带密叶的高大植物形成半围合空间,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不同大小的风力还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效果[2],空间内丰富的声音可使人放松,丢掉纷乱的思绪。

第三,味觉。主要使用食用性与药用性植物,植物生长、开花直至结果,在采摘过程中可以直接食用,带来不一样的趣味与娱乐性,让人们能够品尝不同味道的果实,同时起到保健作用。

第四,嗅觉。与芳香疗法相辅相成,植物群落散发馥郁香味,清新空气,释放植物精华,通过人们的嗅觉传递到大脑皮层,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例如,玉兰花散发幽幽清香,让人心旷神怡,被广泛使用;蔷薇香气可以镇静情绪,并缓解身心疲劳;有的芳香植物还可治疗气管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第五,触觉。植物、设施、道路、铺装材质等元素在与使用者接触中都会产生多样化的触觉感受,抚摸软软的花朵和草地能让人内心柔软美好;在软质铺装上步行会让人更加舒适自在;一小段的鹅卵石可以按摩足底,疏通身体,缓解身体的不适。在思考疗愈性空间景观的触觉感受时,也要兼顾使用者的需求与安危,避免选用尖锐锋利的植物、设施,以防人们在接触时出现被划伤等意外。触觉作为主动的、亲近的疗愈方法,能够让人放松自在。

2.3 游戏疗法

将游戏这项娱乐活动作为治疗手段,设置一定的游乐设施设备,让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游戏、与人沟通、共同嬉戏,可以增强社交能力。此疗法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尤其是儿童,有组织的互动性游戏活动可以实现互动、交流[3],有趣的游戏在吸引儿童参与的同时,也能强化体能训练。

3 武汉光谷步行区步道设计

3.1 步道设计要素

3.1.1 流线要素

通行是光谷步道最主要的功能,其动线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二层为过街快速通道,整体接通马路两侧,用作人行天桥,其次是连接两端的商业建筑,提升商业活跃度,也方便人的行为动线(见图1)。

步道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其整体性。设计共分为两层,考虑到人行为模式与需求的不同,一层为感官慢性区,结合疗愈景观的设计要素使其具有休息、交流、放松、疗愈的功能。设计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根据功能进行分区和组合。

3.1.2 铺装材质要素

光谷步行区及其周边的铺装主要是硬质的柏油路,比较固化且单一,让人觉得沉闷,没有活力,而有设计感的铺装可以增强装饰效果,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在设计中用彩石环氧通体透水砖沿人的行动线排布,形成视觉上的引导,不同功能区域用不同颜色的铺装材质进行划分。武汉夏季多暴雨,易积水,所以整体材料多采用渗水砖,其作为绿色环保建材,透水性好且防滑。

3.1.3 标识要素

标识就是用标记的方法传达所需的事情,它是指信息内容本身,而不能单纯地用物品来表示。一般来说,视觉所见的事物、声音、气味等都可以是标识,但由于使用的便利性,现多用关于视觉的标识方法。

光谷周边标识整体较乱,由于其地下通道来往复杂、出入口很多,自建成來,很多人抱怨这一设计不合理。步道空间的标识系统采用视觉上的标识牌,具有便捷、易懂、识别清晰、具有连续性等功能。标识牌内容明确、简单,人们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从而达到快速指引的目的。由于人活动的连续性,标识牌提供连续的指导,引导人们到指定的地方,标识牌之间必须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样式、大小、颜色,做到设计的系统化。

3.1.4 光影照明要素

如果框架是骨架,内部是血肉,那么光与影就是空间的脉络,它使整个建筑成为不可分割且完美共生的灵魂设计。自然光的变化具有规律性,它随着不同时间、季节、天气而发生变化,对周围产生影响。人工照明则赋予了现代建筑新的生命,许多白天不起眼的建筑在夜晚仿若新生。

武汉光谷在夜晚有着多样的灯光,星河作为地标性建筑在每晚按时亮起。该设计的照明应与周边的灯光呼应。步道的整个照明路线紧随人流动线,使视野清晰,减少了安全隐患,其余地带作辅助照明,柔和的灯光能够达到疗愈效果。此外,其也可以根据节日的需求,对周边的建筑特性进行氛围渲染,让整个步行区域在夜晚呈现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3.1.5 植物与绿化要素

从武汉的地理环境、气候、湿度等多方面出发,考虑种植适宜本土生长的植物。而城市步道空间设计的景观必须同时考虑艺术性、疗愈性、功能性,景观植物要起到释放心理压力、改善亚健康状况的作用。首先,要合理控制绿化比例,软、硬质景观比例约为8︰2;其次,植物类别选择具有保健、杀菌、稳定情绪效果的植物,避免种植有毒有刺的植物;最后,还要利用植物划分边界,形成虚隔、实隔的空间。

蓬勃生长的植物代表着向上的生命力,充满希望和魅力,人类会本能地喜欢自然、亲近自然。在植物的选择上,乔木有杜英、珙桐、连香树,灌木有小叶黄杨、红花檵木、海桐,草本植物有黄馨、粉团蔷薇、鸢尾、绣球花,地被植物有天堂草、结缕草、地毯草,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常青藤、扶芳藤。

选择多种植物不仅丰富了植物种类,还使其观赏价值更高,更保证了空间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其生态美化功能,能为整个空间带来活力,也能达到凝神静心的目的。

3.2 步道疗愈景观的设计策略

3.2.1 心理疗法——静坐冥想区

要使一个独立的小空间能够供人冥想及思考,就需要合理的面积、宜人的气候和一定的空间密闭性,正确利用景观和植物,营造自由、舒适的室内氛围,静坐于这样的空间,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

该区域是一层端头的圆形半开放空间,中间安放环形座椅,周边是隔音玻璃和绿篱(见图2),阻挡外部噪声,隔绝部分视野,内部的闲适宁静与外部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感更能让人内心平静。整体色彩以各种绿色等冷色调为主,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形成森林群落,躲避外面的干扰。

3.2.2 芳香疗法——保健游览区

设计关注整个游览线路和景观小点,设置具有感染力、艺术性以及可以互动的景观节点,让使用者在观赏过程中可以缓解因工作过忙、久坐不动而造成的身体亚健康问题[4]。

种植保健、芳香、药草类植物,如香气浓郁的桂花、含笑,淡雅的玉兰、茶花,清新的紫苏、薄荷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进而改善身体状况。人行道路边有具备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的景观小品,通过与草地植物相结合,可以让人们在行走观赏的同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增强愉悦感,消除不耐烦的情绪,获得身心的双重疗愈。

3.2.3 游戏疗法——互动交流区

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来说,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也渴望陪伴,但大多数人不善于社交,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需要一些小的空间来增加非正式的社交机会,创造一个可以轻松交流对话的环境。

该区域位于一端的大楼梯,楼梯被一分为二,一半满足步行的基本功能,另一半设计成一个可供孩童玩耍或成年人交流的场地,并沿线设置花池种植植物(见图3),让人在交流活动中随时与植物亲密接触。人是感性群居动物,在交流、闲谈、聚会中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与他人沟通、互动、交流可以消除部分焦虑和易怒,释放不良情绪。

4 结语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也面临生活和工作压力,因此需要一个既具有调理身心健康的疗愈作用又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的景观空间。在此背景下,将具有一定功效的疗愈景观与城市步道设计融为一体,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休息和社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嘉琪,徐斌,余江勇,等.康养型城市屋顶花园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21,23(17):90-94.

[2] 杜高扬,王蕊,汪斌.疗愈视角下永济市樱花园景观改造设计探索[J].城市住宅,2021,28(10):169-170.

[3] 杨光.心理健康视角下城市微型疗愈空间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16):60-61.

[4] 薛巾,王淑华.疗愈景观在未来社区中的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7):46-50.

作者简介:李映彤(1969—),男,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居住。

梁蔡月(1999—),女,湖北荆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居住。

猜你喜欢

城市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