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根育干 强枝固叶
——以“鸦片战争前的明清时期”知识点复习为例

2021-04-22重庆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1期
关键词:真题时期课程标准

重庆

探索实用、高效的复习方略,提升备考效率,是广大高三师生一直孜孜以求、尝试攻克的一个课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指导中,围绕“立德树人”之“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根”,概括阶段特征为“干”,凝练领域本质属性为“枝”,梳理基本知识为“叶”,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效果良好。现谨以“鸦片战争前的明清时期”知识点的复习为例,加以说明,以求教于方家。

一、培育核心素养——“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评价理念要实现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

例如,通过辨识“明朝形势图(1433 年)”“清朝疆域图(1820 年)”,梳理明清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凝练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基本特征等可落实对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培养;通过三维坐标等可渗透对唯物史观的培养;通过研习新材料等可落实对史料实证的培养;通过掌握中国版图、科技成就、对外关系的变化等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二、概括阶段特征——“干”

历史阶段特征是一个长时段或时期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领域内在、隐性的规律性联系,是该时段或时期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对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说,这是该阶段或时期区别于其他阶段或时期的独特之处,强调的是一种质的差异,给该阶段或时期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该阶段或时期具有一定的特征,即特殊性。它是客观历史具体存在和演变的个性,包括史事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形式,它源于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的具体性和多样性;从同一阶段或时期来看,它不是该阶段或时期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某领域中的基本史事、历史表象的一一罗列,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凝练出该阶段或时期共性的、鲜明的、突出的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是高中历史学科重要的能力要求,是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学生若能准确、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某一长时段或时期的阶段特征,既可帮助其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助于其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复习“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时期”时,教师可投影出三维坐标图(见图1):

图1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明确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感悟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领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思想文化成果对社会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反作用。由此可使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概括出明清时期(1368—1840 年)的阶段总特征:中国版图奠定,封建社会渐趋衰落,逐渐落后于西方(或概括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三、凝练领域本质属性——“枝”

凝练历史阶段或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内在的本质属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感悟、体验、明了历史上发生的各类情况,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时期的领域本质属性分别是: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表明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潮流。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并存。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坚守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

理学占主导地位;传统科技发达,但未产生近代科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四、梳理基本知识——“叶”

历史基本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任何结论和认识的得出都是以坚实的史实为基础的,知识的多寡、深度和完善程度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广度、深度及解决问题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复习备考效率的高低。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时,若没有基本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效。《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高考历史真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如果不能掌握好书中之理,便无法解答好书外之题,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方能应对高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在复习时应引导学生依循《课程标准》,依托教材,梳理出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一)夯实基础

一方面,教师可用思维导图(见图2)引领学生复习具体知识,检查、反馈一轮复习效果;另一方面,可通过表格(见表1)引导学生比较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社会。

图2

表1 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比较

(二)体悟真题

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具有极其明显的导向功能,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深度挖掘其隐含的教育导向信息,掌握高考“考查什么”“怎样考查”“如何解答”。高考真题已成为教师沿着正确轨道进行教育教学和复习备考的指南针,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风向标。通过研究高考真题可达到教学与高考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和复习备考的效率。

1.真题采撷

表2 2018—2020 年全国卷考查“明清史”的题目汇总表

2.导向探微

表3

3.典例剖析

例1.(2020·全国卷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思维路径】本题以“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为切入点,考查明朝内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神宗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任意妄为,故A 项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 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的特征,故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故排除C 项;内阁首辅不是宰相,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故排除D 项。

(三)实战演练

在二轮复习中,若不进行演练,学生难以评价自己的学习程度,难以手脑并用地接触各种历史知识和问题,难以提高记忆效果和解题能力,难以发现新问题、激发复习兴趣,并为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因此,依照高考真题的题型及分数进行实战演练十分必要,通过演练,可夯实基础知识,逐渐熟悉、掌握解答各类试题的思路、技巧,总结适合自身的答题规律并铭刻于心。在编制、选择实战演练题时,教师必须充分依循《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考试大纲》),依据教材,依照学生认知水准,力争使题目难度接近高考真题,但数量不宜太多,切忌题海战术,题不在多,有“法”则灵。

例2.(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 张,织工2 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 年),缺机170 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 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变化:明中期以后,从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民营手工业为主。

(2)原因: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笔者近几年的复习探索表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只要充分依循《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根”,概括阶段特征为“干”,凝练领域本质属性为“枝”,梳理基本知识为“叶”,体悟高考真题,进行实战演练,“立德树人”和复习效率之“树”便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成长为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真题时期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玩转高考真题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战时期蛰豪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