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4-22李鸿光

文化与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科中国画山水

李鸿光

2017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新工科,2018年8月后,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相继推出。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标志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启[1]。由此,“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新文科”作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设想被教育部正式提出后,在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关注,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中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美学哲学思想观念屹立于中华瑰宝之林。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作为中国画基础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目。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的新阶段、文科人才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新文科艺术的热爱。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建设和要求,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旨在更好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新文科及其对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建设的要求

(一)新文科的内涵

新文科概念,最早出现在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即打通学科壁垒,将传统人文社科教育与新科技相结合,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培养跨学科人才[2]。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在全球新科技革命形势下,培养新型文科人才,进行高素质人文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新文科在中国语境下需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即“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3]。

新文科的提出,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话语体系和推进文科与新科技的融合。所谓“新”,体现在新时代所带来的人文精神主题变化,而且体现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上,同时也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上[4]。

(二)新文科对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建设的要求

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即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技法体系。对山水画技法程式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对于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历代山水画家沿革承变的创造轨迹。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发展概况,着重从传统大角度,通过对一定的程式化的了解、练习,逐步熟练笔墨的技法,体悟中国传统绘画“意象”“意境”“气韵生动”的审美精神,提高造型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基础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山水画教学,并启发和提高学生中国画方面的艺术修养。结合“新文科”所倡导的学科融合、战略导向、创新思维等,在课程教学建设中,体现为四个方面的要求。

1. 学科素养方面

牢固掌握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且运用到实践中。积极探索美术新知识,提高技能运用的能力。具有知识创新和技能创新意识。能把握美术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融会、拓展能力。结合课程,引导学生具备传统山水画分析和审美能力,形成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自信心,激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知识的欲望,志愿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2. 教学能力方面

深入理解中学美术课标,熟练掌握中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规律,了解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征。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具备中学美术教学基本技能和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工作。结合本课程,初步让学生构建起对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绘画风格、特点的系统知识,熟悉临摹范本的形式特点、风格、笔墨技法,掌握山水画艺术规律和表现方法。初步具备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教学研究能力。

3. 学会反思方面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主观意识,具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事业进取心,了解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主动顺应国内教育改革潮流和时代需求,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计划,养成必要的反思习惯,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4. 沟通合作方面

树立团队意识和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共同协作,建立共同目标,相互支持,彼此信任,勇于担当,在团队里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效处理好个人和团队的利益关系,发挥好团队的核心力量和作用,较好完成团队的任务和目标。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善于与学习伙伴合作交流,并在沟通合作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

二、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不够合理

一门课程的学习,只有经过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尤其是中国画(写意山水),这门课程不只对学生的绘画技巧有着高要求,还要求学生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对生活有感悟,对美的元素有一定认知力和理解力。中国画(写意山水)教学也并非是一百多节课时所能覆盖的。当前,该门课程仍存在教学内容不够系统,课时量相对略少,安排不够合理等现象,以致写生课程和创作课程难以较好地开展。学生仅仅学习相关技法,缺少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机会。创作与临摹、技能训练不同,学生从选题、构思、构图,最后到创作都需要有对生活独立的思考和体悟。但目前来看,该课程教学与毕业创作课程衔接度不够深入,以致毕业创作的立意、形式都缺少内涵及深度,作品缺乏新意,尺幅方面较为拘束,缺乏深度和内涵。

(二)课程教学方式及方法不够恰当

由于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素描、色彩写实的教学模式,并将西画教学方式运用在中国画(写意山水)教学中,因而导致忽视传统教学,使得教学不系统、不透彻,以致学生对中国画(写意山水)的认知和观念模糊,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具体到临摹课程教学中,在笔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因缺少书写实践,缺乏领悟和锻炼笔墨的技巧而容易犯错。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技能,给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输入正确的观念和作画程序。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评定学生技能知识掌握程度、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在考核与评价方式上,缺乏分阶段科学性考核标准,且评价方式较为模糊笼统。课程多由专业老师直接跟班代上,考核形式过于传统,以致学生表现方式太过被动。专业老师往往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期末作业,把学生基本技法掌握程度和画面最终效果作为打分依据,随意性较大,没有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诉求,缺少科学理论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的交流。课程考核评价缺乏具有挑战性的核心标准。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及改革

中国画(写意山水)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需要重视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融入,将培养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的目标深入课程的各个方面,确保学生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两者的关系和改革体现如下(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及改革

(二)教学方式及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式上,应积极进行创新,突出个性化发展。要重视中国画(写意山水)理论文化、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增强画史、画论、技法理论等理论方面书籍的阅读,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形成个人的艺术思想。结合中国画(写意山水)自身的文化特点、艺术规律,系统地做好临摹课程、写生课程、创作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上优化中国画(写意山水)的创作风格理解,正确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视觉效果。多采用辅助工具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的优化

课程考核不断完善和细化。考核方式由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等组成,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堂考勤等构成。期末成绩主要指期末考试成绩,由主讲教师自由命题,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分标准如下(见表2)。

表2 评分标准

(续表)

此外,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从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优化教材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完善课程配套设施等方面来开展。

四、结语

中国画(写意山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创新,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有必要和义务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因此,作为高校及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应立足于新文科对课程的建设要求,本着优化课程结构、体现传统艺术魅力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革新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文科中国画山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山水间》
中国画
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远方》中国画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