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迭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差异研究
——以吉本芭娜娜《厨房》两种汉译本为例

2021-04-22王海纳张贵生

文化与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拟态译本形容

王海纳,张贵生

一、引言

吉本芭娜娜是日本当代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之一,曾获得“山本周五郎奖”和“紫式部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厨房》不仅是她的处女作也是能代表其个人风格的经典之作。其风格细腻沉静,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来体现微妙的心态变化。文中频繁出现拟声拟态词,这些拟声拟态词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学色彩,更表达了人物的丰富情感,渲染了环境氛围。因此,在对《厨房》的翻译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翻译不仅可以准确地还原出原文的风格与氛围,更能为译文画龙点睛,使译文迸发出超越原文的新的生命力。

目前图书市场发行的主要是李萍版《厨房》译本。本文拟根据“功能对等” 翻译理论,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对李萍和鲁平译本中迭语形式拟声拟态词所产生的不同翻译进行对照,分析两译本中针对这类拟声拟态词采用不同翻译方法时所呈现出的翻译效果差异,以探究如何翻译小说中出现的这类拟声拟态词才能更忠诚于原文中拟声拟态词的功能,使译文尽可能地在忠实于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同时拥有原文的气质与灵魂。

二、关于《厨房》

吉本芭娜娜是当代日本大众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孤独与寂寞,纯粹的哀愁与思绪流淌在叙事之中。这种以“孤独”“伤感”“寂寞”为主题的吉本芭娜娜文学让日本年轻一代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吉本芭娜娜通过触发共鸣吸引读者的文学观带来了她作品的一大特色——通俗性。而为实现作品的通俗性,其作品注重于渲染人物的情绪,叙事语言的风格简洁平实,口语色彩浓厚[1]16-18。她喜欢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将人物的情绪与心境娓娓道来,并在这种不急不缓的叙事中抛出突如其来的惊人事实冲击读者的内心[1]72。

《厨房》作为吉本芭娜娜立足于日本文坛的标志,曾斩获海燕新人文学奖和泉镜花文学奖,不仅受到日本年轻读者的追捧,更获得了许多国家读者的一致好评,该作品在发表十余年后仍被评价为一篇具有革命意义的小说。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厨房》中故事情节的推动主要集中在几个场景和人物上。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拟声拟态词的大量运用使得文中的生活细节更加立体真实,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营造文中氛围,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丰满人物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赵雁风等人的论文可知,《厨房》共有五个中文译本。根据译本的出版时间先后,这五个中文译本分别是1992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林少华译本,这一译本将篇名翻译为《厨房浪漫》,收录在《开心哭泣开心泪》一书中,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张哲俊译本,1999年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的吴继文译本,2001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鲁平译本以及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李萍译本[2]。而当下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是2004年出版的李萍译本。由于鲁平译本和李萍译本在出版年份上最为接近,本文选取这两个译本进行文本对比,通过分析两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迭语形式拟声拟态词的翻译以进行讨论。

三、“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简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西方语言学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所提出的。在其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明确提出“动态对等”这一概念,也就是译文与原文最切近的自然对等。但由于“动态”一词易导致人们错认为有影响力的译文就是“动态对等”的典范之作,奈达在1993年又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的核心观点就是追求译文的通顺自然,内容上传神达意并且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相似的。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具有不同的适合程度,分为最高层次和最低层次,译者只能无限地追求并通过努力去迫近最高层次的功能对等,但无法达到绝对的功能对等;而低于最低层次的译文或在目标语中不够通顺自然或无法让读者透过译文欣赏到原文的美[3],这类译文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是不可接受的。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翻译过程中译文与原文的内容对等,认为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译者不应该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而应该着眼于原文传达的内涵与意义,重视目的语读者是否能与原文读者以尽可能接近的欣赏方式理解译文。由于拟声拟态词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语言间的差异导致其在与中文的转换过程中无法完全地对等,在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时,应该认识到拟声拟态词的汉译首先应是意义内容上的转换,其次才追求形式上的相近,最后为了译文的通顺与译文读者的理解,翻译中采取的翻译方法应当使译文与译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与文化习惯相符合[4]。

四、翻译对比及分析

拟声拟态词(「擬音語」「擬態語」)是日本语言的一大特色,两者最开始统称为拟声词(「擬声語」),后来为了方便区分,也会将其统称为「象徴語」或者是「オノマトペ」。描述外界声音的词语就叫作「擬音語」,汉语中称为拟声词或象声词,而把象征性描述自然界状态和人类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词语称为「擬態語」,汉语中也称为拟态词。其中「擬音語」又被细分为描述生物所发出的声音,如鸡叫声等,这类词被称为「擬声語」。描述一些非生物所产生的声音,如拖拽皮包的声音等,被称为「擬音語」。而「擬態語」则被细分为描述生物状态的「擬容語」,如人盯着东西看的样子,描述非生物状态的「擬態語」,如物品闪闪发光的样子,以及专门描述人类心理活动的「擬情語」,如人坐立不安的样子。本文将「擬音語」「擬声語」统称为拟声词,而将「擬容語」「擬態語」「擬情語」统称为拟态词[5]2。

《厨房》一文中多处出现拟声拟态词,以浅野鹤子所编写的《拟声词拟态词词典》以及郭华江主编的《新日汉拟声拟态词词典》为参考,小说中出现的不同拟声拟态词共有51个(还有部分作者自创的拟声词并未列入统计中),其中绝大部分是拟态词。而ABAB类拟声拟态词,即迭语拟声拟态词占据了近75%(见表1),在《厨房》所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其中有些迭语拟声拟态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受篇幅所限,本文仅针对鲁平译本(以下简称鲁译)和李萍译本(以下简称李译)对于《厨房》中出现频率高于一次的迭语拟声拟态词的不同汉译进行对比分析。

表1 《厨房》中出现的迭语拟声拟态词

(一)(ⅴ)KA(ⅴ)KA

例1 焼香しtífu(x)彼tt、泣ffitt(x)しft瞳PH閉(xii)て手PHふtf(ⅰ)RA、祖母の遺影PH見tfと、(xi)ft(ⅴ)KA(ⅴ)KAと涙PHⅩⅤflしft[6]13。

鲁译:上香的时候,他闭着哭肿了的眼睛,两手颤抖,抬头一看祖母遗像,泪水又止不住流了满脸[7]8。

李译:上香的时候,他闭着哭肿的眼睛,手发颤,而一抬头看到奶奶的遗像,泪珠就扑簌簌落下来[8]8。

试译:上香的时候,他闭着哭肿的眼睛双手发颤,一抬头看到奶奶的遗像,又扑簌簌(簌簌)地淌下泪来。

例2 しfkし、気づffkとtiおに涙fu流xvて(ⅴ)KA(ⅴ)KAと胸元に落ちてⅩⅣtfでtttíⅩⅣでⅩⅢfk[6]50。

鲁译:等我回过神来,脸上已经都是泪水,并且不断地落在胸前[7]38。

李译:但是,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却发现泪水早已顺着脸颊流下,打湿了衣襟[8]46。

试译:但当我回过神来,却发现泪水早已打湿了脸颊,啪嗒啪嗒地落在胸前。

「(ⅴ)KA(ⅴ)KA」为拟态词,是指类似眼泪或颗粒状的东西一个接一个连续落下的样子。例1中鲁译的“止不住”与李译的“扑簌簌”对比而言缺乏对流泪状态的表达,只表达了“连续落下”的含义,可形容的东西比较宽泛,例如血止不住地流、雨止不住地下,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译没有做到内容上的对等。而“扑簌簌”用于形容物体轻轻而不断地落下,多用来形容流泪,给了人感官上的形容,相对而言比较具体,既保证了内容上的对等,也向译文读者正确传达了原文的表达含义,符合“功能对等”的理论要求。例2中鲁译的“不断地”与例1相同,只表达了「(ⅴ)KA(ⅴ)KA」的部分含义,而李译则省去不译。虽然省略译法也是翻译方法的一种,但当译后含义与原文不对等时就违背了“功能对等”的内容对等要求,只能算是“漏译”。

(二)(Ⅰ)チャ(Ⅰ)チャ

例3 Thうして、ドアfu(Ⅰ)チャ(Ⅰ)チャと開ⅩⅣて、ものⅩⅢごⅩⅣ美人fu息RAffiffiって走りⅩⅤ(ix)でffiftのtt、Thのとffiだっft[6]18。

鲁译:就在这时,大门咔嚓一声打开,一个大美女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7]12。

李译:就在这时,门“喀啦啦”地开了,一个美极的妇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8]13。

例4 車のfftーPH(Ⅰ)チャ(Ⅰ)チャ鳴(x)しtífu(x)雄一tt戻ってffift[6]20。

鲁译:雄一回来了,手上汽车钥匙叮当作响[7]13。

李译:外面车钥匙叮叮当当响起来,雄一回来了[8]15。

试译:外面传来车钥匙“喀啦喀啦”的声音,雄一回来了。

根据原文语境可知,「(Ⅰ)チャ(Ⅰ)チャ」在文中作拟声词,意为金属等坚硬物体互相撞碰的连续声音。迭语拟声拟态词一般形容物体或动作的反复,例3中鲁译的“咔嚓一声”不符合词语原义,李译中的“ABB型”中文形式上对应“ABAB型”迭语拟声拟态词,“喀啦啦”一词也描述了连续碰撞的声音,做到了较高层次的功能对等。例4中的鲁译和李译都将「(Ⅰ)チャ(Ⅰ)チャ」翻译成了“叮当”,叮当在汉语中一般形容比较清脆的声音,与中文语境中的钥匙声音不相符合。这里两位译者的翻译在“内容对等”上都稍有欠缺,将这个词翻译为“喀嚓喀嚓”或“喀啦喀啦”会更加贴切。

(三)fh(x)fh(x)

例5 肩(xi)でのfh(x)fh(x)の髪、切xv長の瞳の深ⅩⅣ輝ffi、形のよⅩⅣ唇、ⅩⅢっと高ⅩⅣ鼻ⅩⅢ(xii)…[6]19

鲁译:披肩的秀发,细长的丹凤眼中发出深沉的光焰,轮廓优美的双唇,高挺的鼻梁……[7]12

李译:她有着一头柔顺的披肩长发,细长的双眸深邃且神采动人,嘴唇形状优美,鼻梁高挺……[8]14

例6 肩にfkfktf髪fufh(x)fh(x)揺xvft[6]60。

鲁译:她垂在肩膀上的长发轻轻摇曳[7]46。

李译:她头上披肩的长发微微颤动着[8]55。

试译:她披肩的长发摇曳着,沙沙作响。

「fh(x)fh(x)」同时作为拟声词和拟态词,用来形容松散、细小的物体聚在一起互相摩擦的声音和样子或者松散干燥的样子。根据例5的语境可知,此处的「fh(x)fh(x)」是用来形容头发顺滑松散的状态,鲁译“秀发”相比李译“柔顺的”过于概括抽象,但两种译法都基本描述了头发的状态,遵循了原词的含义,做到了“内容对等”。例6中的「fh(x)fh(x)」两种翻译都译为了拟态词,实际上这里也可以考虑成是形容头发沙沙摆动的声音。“沙沙”从语音语感及含义上都更加符合「fh(x)fh(x)」一词,能更好地在“内容对等”的基础上做到“形式对等”。

(四)にⅩⅤにⅩⅤ

例7 彼でfftfとⅩⅤKAの彼女tt、にⅩⅤにⅩⅤしてⅩⅣft。よffkTVで観tfNYのゲイftちの、ffの気弱tí笑顔に似てttⅩⅣft[6]29。

鲁译:她满面笑容,虽然她其实是他。有点像电视上常看到的纽约男同性恋那种柔媚的笑[7]21。

李译:本应是他的她嘻嘻笑着。笑容如同电视上经常见到的纽约的同性恋者们一样,带着些怯懦[8]24。

例8 お(ⅶ)fffh(ix)tt全然動(xii)ずに、にⅩⅤにⅩⅤして答xiift[6]48。

鲁译:祖母并没有什么不悦,还笑着回答她[7]37。

李译:老婆婆毫不在意,依然笑眯眯地回答[8]44。

「にⅩⅤにⅩⅤ」意为以憨厚的心情,喜悦而高兴地笑的样子。而例7中鲁译的“满面笑容”,意为洋溢着笑容,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虽然描述了心情但缺乏对笑容本身的具体形容。嘻嘻笑一般指不严肃或不正经的笑容,而李译的“嘻嘻笑着”是符合惠理子比较外放的人物性格的。在翻译人物举止动作相关的拟声拟态词时,结合人物性格所进行的翻译才能更好地传神达意,完成原文中词语的形象塑造功能,达到“功能对等”的要求。例8描述的是一个孩子朝自己的祖母发脾气后祖母的反应,“笑眯眯”一词更加贴切具体地表达出祖母包容且和蔼的态度,而鲁译的“笑着”只描述了动作没有添加具体的形容,缺乏细节。在翻译拟声拟态词时,应该根据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动作性质对所用词语进行分析,使得译文更加贴切生动、充满细节,使读者通过译文欣赏到原文的美。

(五)(Ⅱ)リ(Ⅱ)リ

例9 ⅩⅣっxiiiも、Thうだ。私ttⅩⅣxiiiも(Ⅱ)リ(Ⅱ)リにtí(x)tíⅩⅣと動けtíⅩⅣ。今回も本当に(Ⅱ)リ(Ⅱ)リのとⅩⅤKAでⅩⅤうしてffftftfkⅩⅣfiッドfu与xii(x)xvftⅩⅤとPH、私ttⅩⅣtffkⅩⅣtíⅩⅣfk(ⅰ)fk(x)tíⅩⅣ神に心fk(x)感謝してⅩⅣft[6]32。

鲁译:一直都是这样:不到一个临界点的话我就会静坐不动。这一次也是站在一个临界点上,然后得以获赐一张温暖的床,这教我打从内心感谢那不知是否存在的神[7]24。

李译:总是这样,我总是不被逼到边缘就不会采取行动。这次同样也是濒临绝境时,有人像这样给予了我一张温暖的床。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不知是否存在的神灵[8]28。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做到“内容对等”,有时不能局限于词语式翻译,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更重要的是让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完整语义,在此“内容对等”的基础上,再考虑单个单词的“形式对等”。「(Ⅱ)リ(Ⅱ)リ」意指极限,没有余地的样子。例9两处鲁译均译为“临界点”这个名词,过于生硬,而李译则与文中的「(Ⅱ)リ(Ⅱ)リにtí(x)tíⅩⅣ」「(Ⅱ)リ(Ⅱ)リのとⅩⅤKA」相结合译为了“逼到边缘”和“濒临绝境”,整体上表达了「(Ⅱ)リ(Ⅱ)リ」的词义,同时译成四字词语也可以增添译文的文采,不仅“信”而且“雅”。

(六)(ⅵ)(ix)(ⅵ)(ix)

例10 (ⅵ)ⅩⅤにⅩⅣてもtí(ix)だfk寝苦しⅩⅣので、部屋fk(x)(ⅵ)(ix)(ⅵ)(ix)楽títiうへと流xvてⅩⅣっft(x)…[6]10

鲁译:由于不管在哪个房间我都睡不安稳,于是不断变换地方……[7]4

李译:因此,我搬出卧室,不断在家中寻找更舒适的场所[8]4。

例11 身の上話(ⅩⅢごⅩⅣ)PH聞ⅩⅣft後、ff(ix)(xi)りちゃ(ix)と考xiiずに雄一と(Ⅳ)(Ⅷ)オPH見tífu(x)花屋の話とfk、お(ⅶ)ffちゃ(ix)の話とfkPHしてⅩⅣtfうちに、(ⅵ)(ix)(ⅵ)(ix)時間fu過ぎてし(xi)っftのだ[6]24。

鲁译:听了那么多(惊人的)故事后,我无法再思考什么,和雄一看着录像带,随口聊着花店以及祖母的事。夜越来越深……[7]16

李译:听完他惊人的身世介绍,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消化,就和他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闲聊起来。说说花店,说说我奶奶,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飞快地过去[8]19。

例12 雄一fuハ(Ⅰ)fftにThう打ってffkxvftのPH、(ⅵ)(ix)(ⅵ)(ix)コピーして(案の定、ⅩⅤの家にttコピー機もひTh(ix)でⅩⅣft)ffて名書ffiPHしft[6]41。

鲁译:雄一帮我打好字,我就拿去复印(当然,他们家也买了影印机) 并一一写上抬头[7]31。

李译:我把他打印出来的明信片一口气复印了一大摞(不出所料,这个家里也配备了复印机),然后写上收信人的名字[8]36。

「(ⅵ)(ix)(ⅵ)(ix)」在例10至例12中均作拟态词使用,意为一个劲儿地、不断地,形容事物毫不停滞,一个连一个地进行或进展的样子。例10中两译本均译为“不断”,用来形容当时主角在家中寻找合适的入眠场所的举动,传达了这个词的原意,做到了“内容对等”。例11中的「(ⅵ)(ix)(ⅵ)(ix)時間fu過ぎてし(xi)っft」描述时间流逝得飞快,鲁译采用意译“夜越来越深”,虽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却没有翻译出原文中“时间飞驰而过” 的含义。相比之下,李译完整地将原文翻译了出来,做到了“内容对等”。例12中结合「(ⅵ)(ix)(ⅵ)(ix)」的原意,鲁译的“一一”意为逐一地、一个个地,更强调的是一种有序感,而没有表达出“不断地,一个劲地”这种含义,违背了“功能对等”的原则,属于错译。而李译的“一口气”意为“连续不断”,用“一+量词”的形式表示快速进行某动作[9],符合原文语意。

五、结语

由于语言间的差异,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尤其是拟态词,在汉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翻译表达。日语是依靠主观的语言,在描述上会更加细分,而汉语则更加客观。相比日语,汉语的构成方式更加依赖于其词意,而日语的构成方式则依赖感官[5]3。通过分析上文的12个例句中两个译本针对迭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可以发现,内容上,鲁译的词语更加抽象,译文相比李译缺乏对细节的描述,部分译文与原文的词意产生了偏离,在“内容对等”上有所欠缺,而李译更加细致具体,译文还原了原文细腻风格的同时生动体现了人物性格,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仍有漏译的情况出现。词性上,鲁译和李译中主要将迭语拟声拟态词翻译为副词。形式上,李译相比鲁译,更加追求“形式对等”,即在翻译上多将迭语拟声拟态词翻译为ABB型词语。

综上可得,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迭语拟声拟态词想要做到更好的“内容对等”,需要结合上下文甚至人物的形象去考虑具体的词意以斟酌用词,使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而在“功能对等”上,难以找到完全一致的词语进行对译,但可以采用ABB型词语、四字词甚至是象声词等进行翻译。在翻译拟声拟态词时,不恰当地减译会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特色,应当先理解词语在原文的具体含义,准确理解后再考虑中文是否有与原文相近的表达,也可利用内涵丰富且形式简洁的四字词语为译文增添文采。先做到翻译上的内容一致,其次才是追求形式一致。翻译拟声拟态词还要考虑译文能否尽可能还原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带给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近的体验。此外,通过对鲁译和李译两个《厨房》译本中代表性迭语拟声拟态词不同翻译的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对于今后日本文学中的拟声拟态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拟态译本形容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你会形容吗
日语拟声拟态词及其教学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别无长物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