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落南山

2021-04-21吴晓

书屋 2021年4期
关键词:俳句咏梅梅花

吴晓

众所周知,日本受中华文化和文学作品的影响颇深,追其历史应从汉、唐开始,从政治、科技、经济、军事、文学、艺术、茶道、手工业等无微不至。彼时,日本政界和文坛皆大力推行汉学,日本的诗歌则包含有和歌、俳句、川柳、汉词四种形式。

“梅花”在奈良时代(710—794)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就以其素朴、别致、清高、优雅被众多日本皇室、贵族所追捧。京都自然成了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其盛况如同中国唐朝的洛阳城。当时京都的建筑高度效仿洛阳城,甚至京都直接就叫作洛阳或洛城,读日本著名历史学家高桥昌明教授写的《千年古都—京都》便可知。

公元730年正月在大宰府邸,见到梅花漫天飞飘的大伴旅人(665—731)想起《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中“淡然自放,快然自足。若非翰苑,何以摅情诗纪落梅之篇,古今夫何异矣!宜赋园梅,聊成短咏”的佳句,他一时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于是召集三十多名官吏及家眷召开梅花歌宴。大伴旅人当时模仿王羲之的《兰亭序》,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于时,初春令月,气淑和风,梅披镜前之粉,兰黛珮后之香。”

俳句的题材最初多半局限于客观写景,每首诗中通常有一“季题”,使作者与某个季节产生联想,唤起明确的感情反应。俳句代表人物小林一茶以超脱的率真和诙谐化解贫穷、孤寂和阴影,泯灭强与弱、亲与疏、神圣与卑微的界限,这或许就是一茶俳句最具魅力的地方。

一枝,即让

京都的天空成形——

啊,梅花

单纯地信赖地

飘落下来,花啊

就像花一般

在繁花间

蠕动难安的

我等众生啊

小林一茶十五岁习俳句,早早赴江户谋生,曾到京都、四国等地流浪,晚年回乡定居,子女却都先于自己离世,因困窘寂寥直至病故。他一生创作有两万多句,后人称其俳风自嘲自笑,不是乐天,不是厌世,而逸气超然。他一生悲苦,却热爱大自然,对万物皆有同情心,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性,万事万物皆有情,也是佛家思想的“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写照。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万物之灵气灌溉,万物由心所生,天心即吾心。

陈黎教授和张芬龄教授共同编译了《但愿呼我名为旅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三百首)。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前期的俳句大师,有“俳圣”之誉,被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称为“《万叶集》以后的最大诗人”。书中介绍:“日本美学中著名的‘枯淡、闲寂、轻妙在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得到完美体现。”

法国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说:俳句是“最精练的小说”,而评论家把俳句比作一口钟,沉寂无声。读者得学做虔诚的撞钟人,才听得见空灵幽玄的钟声。明治至昭和时期,与谢野晶子于1901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乱发》,收了三百九十九首由爱情激发的短歌,崭新的风格与大胆热情的内容轰动了当时日本诗坛。这些短歌为传统和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浪漫的光环始终为日本人民所敬爱。

你的心不在一夜共寝后

我们晨别时你诗写的那些梅花:

去年秋天,是她

——倚着这柱子

今夜你未归:

我把这个家当作

寺庙一夜吧——

连根拔掉红梅,

丢弃!

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咏梅到极致的真还不少,《卜算子·咏梅》就有两首词是我所钟爱的,写得极好。其中一首是南宋爱国词人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上阕写梅花所处的困境,下阕写梅花的灵魂及自己的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用清新的情調写出了梅花的傲然不屈,暗喻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写的《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首诗用梅花象征道德高尚的士大夫,以庭中杂树象征没有节操的士大夫,讽刺其软弱动摇,两相对比,讥讽寓于其间。

王安石的《梅花》自然家喻户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欣赏,却毫不在意。凄冷的环境突出了孤芳自赏的形态和为人的态度,透露出作者当时所处的政治背景恶劣,却依然能坚持自己的主张。

晚清著名词人郑文焯写的词《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透过“伤春”预见他自己相同的命运,故而深感“红更苦”。

民国时期徐志摩与林徽因曾经是诗坛的一对璧人,可谓珠联璧合。林徽因的散文《蛛丝和梅花》中写过一段:“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徐志摩则在《猛虎集》的序言中说道:“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也说明诗人写诗是用情到了极致:真切、伤怀。林徽因评价徐志摩是“愚诚的”、“痴的”、“幼儿般纯真的心灵”。我想,只有这样的诗人才能写出纯净如泉水般的诗句。不矫揉造作、不附庸风雅,摒弃了浮靡之音。

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皆如此,文人骚客也绝非等闲之辈,不胜枚举的大诗人们大都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就是典范,他的一首《卜算子·咏梅》实为难忘,早已被收录到了小学语文课本,孩子们读得朗朗上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创作于1961年,上阕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了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写梅花的精神风貌,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塑造了梅花俊美、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等手法,耐人寻味。陈晋教授《读毛泽东札记·二集》,提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诗性的革命政党。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诗性彰著,大多有比较浓厚的文化人底色……无论新、旧体诗,都是共产党人在独特文化土壤上开出的理想之花……写诗和革命都到了不要命的程度,进而让诗性文化和人生实践实现无缝对接,一体融合……毛泽东的诗性才华,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上得以张扬宣达,进而成为这个诗人群体的领袖。”

现代诗中提到梅花的诗,我极喜欢湘籍诗人张枣写的《镜中》,他写出了梅花落南山的诗般意境,同时也将“南山”、“梅花”这些中国古典文学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梅花香气四溢,满天飞舞,有种宛如梦境般的凄楚和无端的哀愁: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羞惭

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

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女诗人席慕蓉曾说:“万物皆由天赐,不容矫饰,朴素的初心从不说谎。”“花落”也叫“落英”,是一种残缺的、失落之美。怎见浮生不若梦?但我们不能为此就沉浸于梦中,虚妄了春花秋月。人活一世,即便不求惊天动地,也还是要留下些什么才好:让活着的人有迹可循,哪怕简单且平凡的故事,亦算是一种功德回向。

谁说梅花是“冬之花”?它用生命最后的美丽唤醒着春的到来。

猜你喜欢

俳句咏梅梅花
趣说俳句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梅花
新派俳句的倾向
梅花引
关于松尾芭蕉俳句汉译的研究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