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Fib和CPR的影响

2021-04-21李锐李昱

当代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二萜葡胺内酯

李锐,李昱

(1.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鞍山 114000;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大连 116000)

脑梗死全球发病率约150~200/10万,预计每年该病死亡人数约510 万。据统计[1],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患者超过150 万,现有患者约600 万,其中约75%以上存在劳动力丧失,40%存在重度残疾。该病主要以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猝然昏倒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偏盲偏瘫、昏迷、脑疝、四肢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此外,急性脑卒中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因此,需找寻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以降低该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38)与实验组(n=37)。参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4~80岁,平均(69.73±2.18)岁;病程8~24 h,平均(14.85±0.76)h。实验组男 21 例,女 16 例;年龄 53~79 岁,平均(69.34±2.27)岁;病程9~24 h,平均(15.02±0.68)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一致[2],经常规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本研究;患者与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性器质性疾病者;存在脑创伤、颅内出血者;研究前接受手术治疗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溶栓、脑保护、抗凝、降颅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萄胺注射液(江苏康缘美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24)治疗,采用25 mg银杏二萜内酯葡萄胺与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250)实施静脉注射,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3 个标准。优: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90%;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NIHSS评分下降50%~90%;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较大变化或有加重表现,NIHSS 评分下降<15%或有所增加。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标准[4]:轻度缺损,<15分;中度缺损,16~20分;重度损伤,21~42分。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治疗后19.01±1.82 15.04±2.05 9.159 0.000例数38 37治疗前28.13±1.72 28.36±1.58 0.623 0.286

2.3 两组治疗前后Fib、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ib、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Fib、CRP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ib、CRP水平比较(,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Fib and C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ib、CRP水平比较(,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Fib and C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

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38 37 Fib CRP治疗前102.85±20.46 103.11±19.87 0.058 0.477治疗后97.63±12.58 89.97±12.56 2.725 0.004治疗前94.87±12.62 95.10±12.83 0.081 0.468治疗后78.16±10.34 70.19±10.52 3.417 0.001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具有病情危重、发展速度快、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点。有关文献[5-6]报道,急性脑梗死致死率约8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精神与经济压力。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该病治疗工作的重视,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多由于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出现软化与病变,因此,临床上在开展治疗工作时,应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防控血栓形成为主。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一种祛瘀剂,主要由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银杏内酯K构成,有活血化瘀之效用,适用于治疗轻中度脑梗死[8]。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内的银杏内酯A可预防应激性溃疡,对胆碱能所造成的记忆损伤有恢复功能,并能抑制ChAT 活性,缓解心肌缺血状况,并可起到抗焦虑效果,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实践,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9]。银杏内酯B可捕获与清除自由基,阻碍MDA 的生成,并具有抗脂质过氧损伤效果,可起到延迟衰老之效。另外,银杏内酯B 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较强抗结作用,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血栓治疗中。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银杏内酯B可有效阻碍血栓的形成,疏通患者经络,从而预防该病深入发展。银杏内酯K 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类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改善患者脑血液、经络阻塞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应用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另外,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还可清除患者体内已合成的氧自由基,保护神经元,从而减轻该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Fib 是分布于血浆内的一种蛋白质,属于血液凝固因子,在人体血液内的含量通常仅有0.2~0.3 g/dL,而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的Fib水平相对较高。CRP是临床上诊断多数疾病的常用指标,当机体出现组织损伤或感染时,血浆内部分蛋白质会积极上升,以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与激活补体,从而起到调节机体作用,清除损伤、凋亡、坏死细胞及侵入机体的病源微生物。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降低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促使前列腺素生成,从而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Fib、CRP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Fib、CRP 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有助于其较快恢复。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相关指标水平。

猜你喜欢

二萜葡胺内酯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穿心莲内酯滴丸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的合成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