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21林芊红黄桂珍杨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套管

林芊红,黄桂珍,杨小燕

(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临床上常对肺癌、贲门恶性肿瘤及食管癌等胸外科疾病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进行开胸手术的时间较长、术中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易导致其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2]。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指导,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在围手术期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年龄>18 岁。2)患者首次接受胸外科手术。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4)患者具备正常交流、沟通的能力。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2)合并有急、慢性感染疾病的患者。3)存在重度贫血及营养不良的患者。4)对本研究中治护操作依从度较低的患者。5)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的患者。6)合并有其他口、咽部疾病的患者。7)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8)存在潜在通气困难的患者。将这12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26 例;其年龄为42 ~76 岁,平均年龄为(59.62±3.41)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有4 例,为初中学历的患者有15 例,为高中学历的患者有21 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有20 例;接受全肺切除术的患者有14 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有18 例,接受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有14 例,接受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有14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 例,女性患者25 例;其年龄为42 ~75 岁,平均年龄为(59.65±3.39)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有5 例,为初中学历的患者有18 例,为高中学历的患者有20 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有17 例;接受全肺切除术的患者有14 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有19 例,接受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有13 例,接受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有1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胸外科手术,在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协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情况,若其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协助医师对其进行救治。3)术后,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是:1)告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详细为其讲解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方法。让患者戒烟、戒酒。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让患者深吸气后憋气2 s,然后,让其缩唇慢呼气,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为2:1。对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指导,可降低其耗氧量,提高其通气量及活动耐力。3)对患者进行卧位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时,护理人员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将床头抬高30 ~60°,以保持其血压的稳定,松弛其胸腹部肌肉,保证其肺部气体交换顺畅。4)指导患者进行深咳,以促进其痰液的排出。协助患者取坐位,遵循从外向内、从下到上的原则叩击其背部。遵医嘱对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5)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叮嘱患者饭后及时漱口,以免发生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

1.3 观察指标

接受治护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评分、气管套管拔除的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满分为80分)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症状、心理、饮食及药物管理等20 个评分项目[4]。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强。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口腔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评分相比,t=0.0421,P=0.9665。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t=17.8960,P=0.0000。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表1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平均评分 t 值 P 值治护前 治护后对照组 60 42.08±2.59 62.52±3.44 36.7690 0.0000观察组 60 42.06±2.62 74.26±3.74 54.6207 0.0000 t 值 0.0421 17.8960 P 值 0.9665 0.0000

2.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胸腔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胸腔引流管拔除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000。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胸腔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表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胸腔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组别 例数 气管套管拔除的平均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时间对照组 60 2.99±0.26 3.92±0.62 9.62±1.64观察组 60 1.96±0.11 2.86±0.33 7.26±0.66 t 值 28.2608 11.6903 10.3407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2.3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6.9878,P=0.0082,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胸外科手术具有波及范围广、创伤性大等特点。胸腔中的心、肺等组织较为脆弱,患者接受胸外科手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5]。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地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6-7]。根据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度[8]。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优势有:1)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可提高其通气量及活动耐力。2)指导患者进行深咳,可促进其痰液的排出。3)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叮嘱其饭后及时漱口,可避免其发生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并缩短其术毕至气管套管及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9-10]。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围手术期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加快其康复的速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胸外科胸腔套管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