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疗法联合微创引流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究

2021-04-21李建民王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汤加减血肿

李建民,白 雨,王艳丽,王 敏

(迁安市人民医院1.神经外科 2.急诊科 3.ICU,河北 唐山 064400)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本文以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期间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2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中医疗法联合微创引流技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期间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2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病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外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22 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1 例患者中有男性33 例,女性28 例;其年龄为35 ~78 岁之间,平均年龄(57.36±6.73)岁。对照组61 例患者中有男性32 例,女性29 例;其年龄为35 ~78 岁,平均年龄(58.93±7.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用微创引流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对其进行CT 扫描的结果将其最大血肿层面的血肿中心作为靶点,确定头皮穿刺点的位置和穿刺的深度。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好,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后,对其颅骨进行钻孔。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头皮穿刺,待针头到达预定的进针深度后,将针头改为钝性针芯,将针芯推入血肿腔内。吸出血肿腔内的陈旧性血液,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向血肿腔内注入血肿液化剂,然后夹闭引流管3 h 左右,再开放引流管[3]。采用微创引流技术联合中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微创引流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术后,依据患者的中医证型对其进行治疗。对于风火上扰型患者,采用羚角钩藤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羚羊角(锉末)4.5 g、川贝母12 g、钩藤、生白芍、滁菊花、茯神木各9 g、生甘草3 g、霜桑叶6 g、鲜生地、淡竹茹各15 g。对于痰热腑实型患者,采用导痰承气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枳实、制胆南星、法半夏、瓜蒌、栀子各10 g、陈皮12 g、厚朴、芒硝各6 g、大黄8 g、白术9 g。对于痰浊内盛型患者,采用涤痰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制胆南星、枳实、甘草各10 g、茯苓15 g、橘红9 g、石菖蒲、竹茹、法半夏各12 g。对于痰瘀阻络型患者,采用化痰祛瘀活络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胆南星、郁金各12 g、石菖蒲、川芎各10 g、赤芍15 g、牛膝9 g。水煎服,每日服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连服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损伤及颅内再出血等)的发生情况,观察其神经功能及脑血肿量的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患者NIHSS 的评分越低,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轻[4]。依据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分为治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下降的幅度≥90%)、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下降的幅度为46% ~89%)、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下降的幅度为18% ~45%)和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下降的幅度小于18%)[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 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 的评分较低,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观察组 61 37.65±6.71 5.37±2.31 9.842 <0.05对照组 61 36.97±7.32 14.43±5.13 9.425 <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肿量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肿量相比,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血肿量较少,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肿量的对比(ml,±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肿量的对比(ml,±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观察组 61 58.24±5.41 3.73±1.62 9.897 <0.05对照组 61 57.78±4.89 6.84±2.06 9.153 <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61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61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05%,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4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损伤及颅内再出血患者的占比均较低,P <0.05。详见表4。

表4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的发病机制为:长期罹患高血压可导致脑底的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局灶性出血、缺血及坏死,从而可削弱血管壁的强度,使血管出现局限性扩张,并可形成微小的动脉瘤。在患者的情绪激动、过度进行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后,其血压可剧烈升高,从而可导致其发生病变的血管发生破裂出血[6]。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手术。但该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微创引流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利用专用的引流管定向对血肿腔进行穿刺、抽吸及引流,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颅内压[7]。不过,单独采用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将脑出血归入“中风”的范畴。中医认为,脑出血的病因在于脏腑功能异常、素体肝阳上亢,加之患者的情绪失调、饮食习惯不健康、过度疲劳等,导致其血随气逆、冲击于脑,引发脑出血[8]。中医依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证型的不同对其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风火闭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可使肝阳得潜、风火熄灭、痰热消散,并可有效地扩张其外周血管,降低其血压及血液的黏稠度。对于痰热腑实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导痰承气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可通腑泻热、祛瘀通络。对于痰浊内盛型脑出血患者,采用涤痰汤加减方对其进行治疗可益气活血、补充元气。对于痰瘀阻络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化痰祛瘀活络汤加减方对其进行治疗可祛瘀化痰、通腑开窍、熄风通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中医疗法联合微创引流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减少其脑血肿量,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汤加减血肿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