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2021-04-21李劲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白头翁

李劲芽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四川 资阳 6413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间断性腹泻、血便、腹痛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往,临床上常对UC 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使用西药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其病情易复发。参苓白术散加减具有补肺健脾利湿的功效。白头翁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对UC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7 例U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2]。2)患者的年龄为18 ~50 岁。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结肠癌、直肠癌、放射性肠炎等疾病。2)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肠梗阻、巨结肠等并发症。3)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患者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5)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将这77 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联合组(n=39)与西药组(n=38)。在中药联合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8 例;其平均年龄为(37.54±6.25)岁;其平均病程为(4.21±3.75)年。在西药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8 例;其平均年龄为(37.13±6.34)岁;其平均病程为(4.32±3.6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 >0.05。

1.2 方法

对中药联合组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进行治疗。1)参苓白术散加减的药物组成及用法为:党参、山药、薏苡仁、白芍各20 g,茯苓、白术、陈皮、半夏、黄连、木香、地榆各15 g,炙甘草6 g。为便血者加用地榆,以起到凉血止血的效果;为长期腹泻者加用石榴皮及诃子,以起到收湿止泻的效果。水煎服,每日1 剂(300 ml),分早、中、晚3 次服用,连续治疗15 d。2)白头翁汤的药物组成及用法为:白头翁20 g,黄连6 g,黄柏、秦皮各15 g。水煎,取汁250 ml。告知患者在每晚临睡前使用白头翁汤进行灌肠,连续治疗15 d。对西药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生产厂家: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24 s)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 次,4 次/d。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每日的用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Mayo 评分、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及临床疗效。使用Mayo 评分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患者的Mayo 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3]。使用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评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越高,表示其临床症状越严重。根据《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规定,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肠黏膜溃疡处完全愈合)、好转(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肠黏膜溃疡处的面积缩小)及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三个等级[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ayo 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yo 评分相比较,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其Mayo 评分均更低,P <0.05。接受治疗后,与西药组患者相比,中药联合组患者的Mayo 评分更低,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ayo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1 两组患者Mayo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Mayo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联合组 39 8.48±2.95 2.94±1.89西药组 38 8.52±2.87 4.35±2.59 t 值 0.060 2.734 P 值 0.952 0.008

2.2 两组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相比较,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其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均更低,P <0.05。接受治疗后,与西药组患者相比,中药联合组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更低,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两组患者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Rachmilewitz 内镜指数的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联合组 39 7.68±0.48 2.59±1.18西药组 38 7.70±0.51 4.23±1.45 t 值 0.177 5.450 P 值 0.859 0.000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与西药组患者相比,中药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UC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我国UC 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UC 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20 ~40 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UC 具有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中医认为,UC 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外感邪毒、肠胃湿热之邪堆积,进而导致患者气机失调、气滞血瘀。此外,饮食习惯不佳、长期劳神费心、情志郁结、先天脾胃虚弱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病机。UC 多为标实本虚证,治疗该病应以驱邪扶正为主要原则。本研究所用的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四君子汤为主,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共行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和胃之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黄连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陈皮、木香具有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补肺、健脾、利湿之功。白头翁汤中的黄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黄连、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提高其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白头翁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白头翁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想改名的白头翁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白头翁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白头翁药材的有效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