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核磁检查诊断直肠癌的准确性分析

2021-04-21李国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膜核磁肌层

李国柱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放射中心,甘肃 定西 743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最具代表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此病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此病患者病情的分期,选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因此,对直肠癌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对临床医生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50 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用核磁检查诊断直肠癌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50 例直肠癌患者。这5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经病理检查证实,这50 例患者中病情分期为T1~2期者有24 例,为T3a~3d期者有16 例,为T4a~4b期者有10 例。在这50 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7 例和23 例,其年龄为48 ~84 岁,平均年龄为(66.47±23.19)岁。

1.2 方法

对这50 例患者均进行核磁检查和CT 检查。在患者进行检查前24 小时给其服用缓泻剂,并告知其在进行检查的当保持空腹。进行核磁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VANTO 型l.5 T 超导磁共振仪,具体的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相控阵体线圈扫描,先扫描其整个盆腔,扫描时的层厚为5 mm,层间隔为1.0 mm,FOV为380mm×380 mm。在发现病灶后,对病灶进行小FOV高分辨扫描,扫描的范围包括病灶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时的层厚为3 mm,层间隔为0.3 mm,FOV 为230mm×230 mm。在完成常规扫描后,若效果不够理想,可对病灶进行增强核磁扫描。进行增强核磁扫描使用的造影剂为钆双胺。钆双胺的用量为 0.1 mmol/kg,注射时的流速为 2.5 ml/s 进行CT 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fion 型螺旋CT 扫描仪,其电流为CARE Dose 4D 自动管电流,电压为120 kv,重建层距为 0.7 mm,重建层厚为 1 mm。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对其中隔顶部至骨盆底部的范围进行扫描(对于肠管内有少量液体的患者,可对其进行俯卧位扫描)。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患者进行增强CT 扫描。进行增强CT 扫描使用的造影剂为优维显370,其注射的位置为肘前静脉,注射量为70 ml,注射时的速率为4m/s。进行增强CT 扫描的时间为动脉期30 秒、静脉期65 秒、延迟期120 秒。完成上述两种检查后,由影像科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阅片和诊断。

1.3 观察指标

将这50 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其进行核磁检查和CT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直肠癌的分期标准为[1]:1)T1期:肿瘤侵犯至黏膜下层;2)T2期:肿瘤侵犯至固有肌层,但未穿透肌外膜;3)T3期:T3a期,肿瘤突破固有肌层的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不足1 mm 处;T3b期,肿瘤突破固有肌层的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1 ~5 mm 处;T3c期,肿瘤突破固有肌层的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6 ~15 mm 处;T3d期,肿瘤突破固有肌层的外膜,到达直肠周围系膜脂肪内15 mm 以上的部位;4)T4期:T4a期,肿瘤累及腹膜或浆膜(上段直肠);T4b期,肿瘤侵犯毗邻的脏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这50 例患者中病情处于T1~2期、T3a~3d期和T4a~4b期的患者进行核磁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其进行CT 检查的准确率,P <0.05。这50 例患者进行核磁检查的总准确率高于其进行CT 检查的总准确率,P <0.05。详见表1。

表1 这50 例患者进行核磁检查和CT 检查准确率的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诊断直肠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和肠镜检查等。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对肠道的清洁度要求较高。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针对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生化检验。但该检查方法属于辅助性检查方法,其检查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上确诊直肠癌的依据。进行病理检查是临床上诊断直肠癌的“金标准”。不过,该检查方法只能在患者接受手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性高的直肠癌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准确地发现直肠癌的浸润程度,还能准确地发现其是否存在远端转移等情况[2]。核磁检查是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进行核磁检查获得的图片其清晰度和分辨率均十分理想。用该检查方法诊断直肠癌,可清晰地观察到病灶与直肠壁、肌层、浆膜层的关系[3]。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核磁检查诊断直肠癌的准确性较高。

猜你喜欢

外膜核磁肌层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血管外膜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的特征
X光、CT和核磁如何选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移植血管外膜早期NADPH氧化酶激活和新生血管形成
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外膜滋养血管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